最近看到一个说法:人要保持轻微痛感。痛,怎样讲呢,就是人一旦进入到一个全新领域,往往会伴随破旧立新的阵痛。很多人怕“破”,是怕毁掉自己趋于稳定的秩序,这是常见的思维误区。海明威谈到“破”,便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一切全凭你怎样去看待。当你明白它只是一项手段,而它的最终目的,是要立,就知道比起摧毁,它更接近于除障。带上你的勇气,匹马破阵,走出你的舒适区,打破你的认知壁垒,也别再为偏见服务,当你从此迈入更广阔的天地,世上就很难再有困住你的局。01不要在舒适地带停滞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总是那样发人深省。实验者把青蛙放进滚烫的水里,它就受不了,跳出来,但把它放在凉水里,再一点点加热,青蛙因为惰性,先是慢慢适应着,待到它反应过来,却为时已晚,自己已经被煮熟了。你是温水中的那只青蛙吗?舒适区里的人,因为在区域内有着十足的掌控感,总是能游刃有余地发挥,因而毫无压力,倍感轻松。况且人们,往往还有安于逸乐的心。这一堂课已经赢来满堂彩了,真的还有改进的必要吗?这孩子打小就听我的,我要更新的教育理念,有什么用?下棋只和下得没我好的人下,总下,我不是总能赢吗?一个人,长久地待在舒适圈里,处境将变得十分危险。你会因为在舒服的空气里沉醉下去,渐渐失掉危机意识与警惕心,久而久之,不是被人赶超,就是被时代淘汰了。曾听过一段演讲,主讲人说:“如果你一直待在舒适圈里生活,你的日子将会越过越难,短暂的舒适只会阻碍你的成长,跳出舒适圈虽然伴随阵痛,却会实实在在拓宽你人生的边界。”所以,若你想看见更大的世界,就先试着给自己一点小小的痛感吧!几分艰涩,些许不适,都不要紧,且看它一点一点抽成新枝。02不要让认知成茧前两天还和家人说到短视频与购物平台,在成套的大数据算法下,这一招“投其所好”,算是被它玩明白了。你喜欢什么,它就殷勤地为你推送什么,看得越仔细,推送得就越精准,你无法抵抗它,就是因为它比蛔虫还要知心。家人却不满意,“来来回回,就那点东西,想看点别的,啥也没有。”这就是它的弊端所在。大数据在织就信息茧房的过程中日益聪明起来,人在茧房内,认知却越来越有限。尼采曾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我们眼光的所到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后有人说:“阻碍你前进的不是高山,而是‘我知道’”。当一个人囿在固有的认知与经验里,人生就很难更上一层楼。你所掌握的知识越少,你感到的未知世界就越模糊,人就越容易自大,而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你越会发现,未知世界深不可测,人就往往更谦卑。为了能看看更大的世界,我们要跳脱出现有的认知圈,读万卷书,与大师的思想深度交流,看遍千万种生活,感受四面八方的震撼。也许你会产生自我怀疑的灼痛,可要能看见这世上包罗万象的美,一切都值了。03不要被偏见设限曾经刷到过一个帖子,题目是:“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微歧视”,例如:你这种性格,社会上肯定吃不开。我不用看就知道这是女司机。爸妈都这样,孩子能好到哪去。抑郁症,都是闲出来的。很多时候,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因为知识储备不足,无知致错,它给人带来的伤害,尚有情可原,而一个人自以为是的偏见,给人带来的伤害是刻意的,它更深,也更不可磨灭。有句话说得好:“心中有偏见的话,永远看不见真相。”所谓人看见的,都是自己愿意看见的,已经不自觉地形成偏见了,还要选择性地只接受自己认同的,久了,你就在反复地强化中,误以为自己的理念才是裁决一切的真理。而有些人,不愿让自己听到的某一观念先入为主地壮大成偏见,而是选择听百家之言,充分考虑各种立场后,形成一个尽可能客观的评判,尽管随时会感到价值观动摇的阵痛,却依然无悔,这样的人,往往有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格局。我们终其一生,其实都是要走出偏见,让胸怀更广,让目光更远。一个人肯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很不容易,学着吸纳,学着推翻,越是谦虚的人,心就越平和,越慈悲。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
上一篇:只有淡泊的人生,才有快乐的生活
下一篇:快崩溃时,四种心态拯救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