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成长并长成,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应该是偶然的。我作为一个农村娃,如今成长为一位机关干部,得益于达州日报,这是必然的。事实是:如果没有达州日报这块沃土,我这个“秧秧儿”不可能成长为如今的挺拔大树! 我八岁时,该上学了,婆婆送我到金光大队小学去报名,邻里乡亲说:“王老婆婆,你那孙儿读书读出来了的话,太阳恐怕要从西边出来哟!”婆婆说:“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秧秧儿’会出人头地,只是想他能写得来自己的名字、识几个数字就行了!”学费是姑姑送婆婆的鸡蛋,她舍不得吃拿到街上去卖了筹的,冬天婆婆就背萝卜到文崇街上去卖。1988年,我初中毕业考上渠县涌兴中学,当时家徒四壁,婆婆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我实在不忍心她老人家再为我挣学费钱了,于是,我心甘情愿地回乡务农。 我读初中时对写作情有独钟,初中一年级就在文学刊物上发表小说《红霞》和《帮助》,还参加了“渠县首届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回乡务农,耕田犁地,背、挑、抬,我样样都干。一次在乡场上偶然闲谈中,我听说渠县共和乡一位退伍军人办了个电影院,觉得非常新鲜,于是顶烈日过巴河,步行10余公里问路找到了当事人进行了采访。不久,我采写的稿件《三县交界偏僻处,一座影院乐喧喧》发表在通川日报上。 当看到自己的新闻稿件成为了一行行墨香四溢、沁人心脾的铅字,更因为一块钱的稿费可以让家里又多买两把挂面,让我在劳作之余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1989年,因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1500余件,我被渠县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改革开放十年“渠县十大杰出青年”,《新闻工作通讯》也报道了我自学成才的事迹。 那时,稿费普遍偏低,加之我写作水平有限,不可能靠写作养家糊口,读了通川日报上一篇名叫《万元户的崛起》的通讯,深受启发,1992年,我开始私人办学。1994年,在渠县文教局任职的通川日报通讯员卢贵清同志,到我的私人学校深入采访后,先后在通川日报和四川日报上发表了通讯《把爱心献给山区穷孩子》,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2001年,我被聘为渠县报记者,正式被聘为达州日报特约记者。我采写了许许多多稿件,每次投递到达州日报,编辑老师都认真阅读、修改,直至把它变为铅字。达州日报编辑、记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直影响着我。 2003年,我被分配到交通部门工作,仍然做达州日报通讯员,业余时间采写了许多稿件,在达州日报发表后给公众提供了许多讯息,推动了交通运输工作。 我的身份是单位的工勤人员,2015年,县委考虑到我能说会写,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破格提拔我为渠县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我发自内心地感谢组织的信任,感恩组织的培养。这些年,我先后成为国家邮政局特邀监督员、四川省公安厅监管总队特邀监督员、达州市公安局党风政风警风特邀监督员、渠县公安局党风政风警风特邀监督员、渠县监委特约监察员、四川省互联网不良违法信息举报中心义务监督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渠县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乐于奉献,乐此不疲。 长期以来,达州日报社凡是有活动,我都积极参加。2017年,我参加达州日报社“首届党报读者节·我和党报的故事”征文活动,我的《一辈子乐做达州日报通讯员》荣获优秀奖;2020年12月18日“我与晚报二十年征文”一二三等奖揭晓,我的《达州晚报伴我成长》荣获二等奖。我给达州日报、达州晚报写的每篇文章,都是发自内心,真情流露,始终满怀感激与感恩。 半百光阴人未老,一世风霜志更坚。我从一名种田农民到私人学校负责人,再到一名机关干部,并成为“作家”,达州日报功不可没。今年,达州日报已风风雨雨走过70载,我也年过半百,我想:人间七十古来稀,达州日报正当时!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