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分类的数学教案篇一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数量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依据: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 重点: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 难点: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依据: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 1、观察法 3、游戏法 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因为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学的主动,学的愉快,所以整个活动又以3个游戏贯穿始终。 教具: 圆点卡片每人一张、动物图片每人一张、车票(分别标有数字可挂在脖子上)每人一张、数字卡片1-5、小房子(分别标有数字1-5)5个、磁带(音乐开火车) 依据:每人一套学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静有动,动手动脑,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组织 幼儿认读 展开: 1、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数量,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 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数量一致的卡片。 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 2、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数量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 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 3、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 请5名幼儿分别当1.2.3.4.5号小火车。 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幼儿园中班分类的数学教案篇二1、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比较、概括能力。 动物头饰:猫、狗、猪、熊、兔子;黑板画;点子卡片每人一套。 1、导入活动:拍手游戏,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如看点子卡片拍手,边拍手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幼儿还可根据点子的数量模仿拍几下皮球的动作,边拍边数,并说出总数。 看颜色,说一说,几里面有几个1? 3、看黑板画,数一数,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添画少的小动物,观察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教师讲完,幼儿动手画) 4、运用听觉感知数,比比谁的耳朵灵。如老师请个别幼儿学动物叫声(数量是5以内),其他幼儿回答:"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共叫了几声?" 5、游戏《乒乓球》结束活动。 点子卡片练习,添画小动物。 认识粗细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幼儿操作任意排 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认识厚薄活动目标: 1、感知6以内的数。 2、通过观察比较正确认识和区分物体的高矮和厚薄,能将物体按高矮和厚薄排序。 3、在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幼儿园中班分类的数学教案篇三1、能了解0所代表的概念。 2、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数字"0",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 3、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用处。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1、《五只小猴荡秋千》手指谣。 2、五只小猴荡秋千图片。鳄鱼一只(手偶),0~5数字卡片及对应数量的小猴图片。 1、手指游戏,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教师出示小猴荡秋千图片,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和幼儿一同玩《五只小猴荡秋千》手指游戏: 五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四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三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两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一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没有小猴荡秋千~随着游戏结束,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是否发现小猴子越来越少了? (强调最后一句:没有小猴荡秋千)--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呢? (被鳄鱼吃掉了) (3.)提问:"没有"怎么表示呢? (引出"0"的概念,"0"就是没有) 2、认识数字"0"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作力。 (1.)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0"像什么? (2.)引导孩子上台画一画。 3、认识数字"0"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处。 (1.)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说说"0"的其他含义。 教师根据图片进行小结: 微波炉和洗衣机旋钮上的"0"表示时间;温度计的刻度上的"0"表示温度的度数;遥控器按键上的"0"表示频道;尺子刻度上的"0"表示起点;计算器和手机,电话以及电话号码里的"0"表示数字。 幼儿园中班分类的数学教案篇四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观察和操作,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尝试按两种以上的特征将物体分类。有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分类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按物体的某种相同特征(用途、颜色、大小、形状)的东西可以归成一类,培养幼儿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按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注重幼儿在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同时,理解物品的用途。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梨子、香蕉、皮球、玩具汽车、树叶、篮球;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梨子、香蕉、皮球、汽车。(教师问:小朋友,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怎样分?) 2、幼儿小组讨论。 可能的分法有: (1)按用途分类。 (2)按形状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苹果、皮球是圆形的,梨和车不是圆形的;我是把用途相同的放在一起的:苹果、梨、香蕉是水果,皮球、车是玩具。 3、以拾落叶的情节出示树叶,树叶大小、颜色不同。 问:我们要把这些树叶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有几种分法? 幼儿讨论可能的分法有: (1)按大小分类。 (2)按颜色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或者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4、操作活动。 分积木:启发幼儿按积木的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5、活动延伸:1、幼儿继续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分类的意识。 2、教师可利用日常环境让幼儿学习分类,比如:可以对秋天的落叶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还可以对水果、蔬菜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观察和操作,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 2.尝试按两种以上的特征将物体分类。 3.有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方法。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四座不同的小房子;大小、颜色不同的积木若干;大小、颜色不同的各种水果玩具若干。动物小狗、小鸡、小猫、小鸭的头饰。 2.学具:操作卡、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小猫、小狗、小鸭、小鸡的头饰。 师:小动物在森林里盖房子,让我们看看这些房子漂亮吗?(出示四座小房子,让小朋友观察。) 2.引导小朋友观察,并说出每座小房子的不同特征,如房顶的形状、颜色;有没有窗户;门的形状、颜色等,鼓励小朋友大胆的说出这些房子的各种特征。 3.小动物找家:教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出这些房子的各种特征,请小朋友为小动物找到家。 如:"汪汪汪,我的房子是红色的圆顶房子",那么请小朋友根据这两个特征,为小狗找家。同上方法,根据教师的指令,按两个特征为其他小朋友找家。 4.四个小朋友分别戴上小狗、小鸡、小猫、小鸭头饰,任选一个房子,说出两个特征。如:"我的房子是没有窗户的小房子"。 二、操作活动 1.分积木。 (1)每个小朋友一盒大小、形状、颜色的积木,自己先练习按两种特征分类。 如:"红色的大积木在一边,其他形状的放另一边。" (2)教师口述指令、小朋友找出积木举起来。 如:"黄色的圆积木"。小朋友就把符合这两个特征的积木举起来。 3.操作卡练习——给饼饼涂颜色。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2、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录象、操作图片、小动物图片、小房子、实物若干、玩具柜、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一家人”复习巩固数字 师:你有家,我有家,我们都有一个家。小朋友,我们玩一个一家人的游戏呀?老师先说游戏规则。 游戏:“你有家,我有家,我们都有一个家;数一数,拉一拉,我们几个是一家。”念完儿歌,幼儿赶紧找到相应数目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圆圈内。(教师说10以内的数量) 师:小朋友一家可以在一起玩游戏,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一家在做什么? 二、幼儿通过看课件,初步感知按数量分类的意义 2、幼儿动手操作各种分法后汇报自己是怎么分的。 3、师幼共同观看课件中小熊的分法,说一说小熊是怎么分的? 4、教师小结:小熊是按数量分类的,就是把数量相同的物体放到一起。 三、通过操作游戏巩固按数量分类 1、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2)教师说游戏规则:请小朋友数一数小动物的只数,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到几号房子里,每个小朋友只许选择一种小动物。(教师提醒幼儿要数准小动物的数量后,在把他们送回家。) (3)幼儿集体游戏 (4)师:你把小动物送到哪座房子里了?为什么? 2、游戏:“娃娃家超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分类情况。 3、扩展:按其他标准分类 (1)师:小朋友,你去过超市吗?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2)幼:把吃的分一类,把玩的分一类…… (3)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超市的录象,看看录象中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4、教师小结:超市里的东西可以按种类、用途、颜色等标准分类,这样摆放可以方便顾客买东西,看起来也比较整齐。 5、幼儿按照自定标准把物品重新分类。 6、分好后,幼儿分组完娃娃家超市游戏。 四、自然结束 幼儿园中班分类的数学教案篇五1、学习用自然物一个接着一个的方法测量出蔬菜的长度。 2、尝试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测量的结果。 1、课件-黄瓜,茄子 2、长长的蔬菜实物若干,各种小型测量工具如小棒等若干,记录纸。 1、观察图片:黄瓜,茄子 教师:这是什么蔬菜? 黄瓜和茄子看上去怎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长长的蔬菜。) 2、这些长长的蔬菜有多长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量一量) 1、教师:用什么量?怎样量? 引导幼儿回忆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 2、请幼儿演示用一个接着一个的测量方法测量黄瓜。 告诉幼儿量好后还要想办法记录下来,怎么记录呢? 教师:有一根小棒就画一条短线,量出来有几根小棒就画几条短线。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让幼儿想一想除了可以画短线来表示,还可以画什么呢? (提示幼儿还可以用圆点、图形等。) 1、提出测量要求: 每张桌子上有两种蔬菜和一种测量工具,先量一种,然后跟小伙伴交换。 量好了拿出记录纸和笔用刚才说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对记录有困难的进行引导。 3、交流: 你们用的是什么工具测量的,你们的蔬菜量出来有多长? 4、引导幼儿从结果不同的小组中发现问题并讨论: 为什么两个人用同样的工具量一样的蔬菜,可是量出来是不一样长的呢? 引出测量方法的问题,师幼一起讨论。 1、教师:我们用了一种工具来测量蔬菜,现在请你们互相交换, 试试用其他的工具去测量,然后也像刚才一样记录验证。 2、幼儿操作。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
上一篇: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方案(大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