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中班教案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掌握一份好的二年级教案,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下数学表内除法二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 (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 1、平均分的认识 2课时 2、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1课时 3、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1课时 4、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 1课时 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2课时 6、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课时 7、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1课时 8、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课时 9、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共11课时 二下数学表内除法二教案篇二表内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出商。对口诀逆过来思考,低年级学生在初学这一方法时有一定的难度。1.要注意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依据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初步认识除法后,可以经常进行看图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练习。 2.教学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时要逐步提高要求。 出示35÷7=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很可能会想到用圆片分一分或在图上圈一圈得出结果。教师作出肯定后,要进一步提问:如果不操作,可以怎样想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做题这样,学生可以在感知乘除法关系的基础上,知道可以用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3.要引导学生掌握用口诀灵活试商的方法。 在计算除数大于商的题目时,要想口诀的第一个数,如12÷4,想“几四十二”,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3,这类题首先要想未知的那个数,有一定的难度,常常学生不知道用哪一句口诀。所以,这时要及时向学生说明,在用口诀求商时,如果想“四几十二”得不出商时,就要想“几四十二”,从而得出商是多少。 二下数学表内除法二教案篇三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1本学期的数学教材比较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表内除法》这个单元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表内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之后进行的,所以这个单元的内容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联系以前的数学知识,借助以前的数学知识解决表内除法的新知识。 记得在上课之前,为了检查学生对以前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安排了一个活动:乘法口诀大比拼。让学生回忆乘法口诀的数学知识,通过这种形式,大部分学生勾起了学习的回忆,小部分学困生在大家的提醒和帮助下也对乘法口诀做了一个很好的巩固。 在这个基础上,我的新课进行就显得十分顺利,让学生通过想口诀的形式进行除法的学习,整个教学显得水到渠成,通过课后的练习反馈,我发现学生对表内除法的知识掌握不错。 其实,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捕捉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转化和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就可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好的形成统一,新的知识也就很容易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2我执教的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29页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理想: 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 (1)力求进入生活情景。如果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也就活了,学生也更愿意学了。通过回忆“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让学生看主题图,在图中收集信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这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是符合现实生活的。“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也就变成了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可见联系实际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使数学课堂延伸。 (2)力求体现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在实际时,我是这样一步步完成的:第一步,由观察“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第二步,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三步,让学生用除法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这两个问题;第四步,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两题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使大家能够多留心身边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3)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了发展题。发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又来了3人,如何平均分为3组。进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2、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3《表内除法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的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以及用除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反思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对于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做到了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本村小卖铺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既增加了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又开阔了视野。从而促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需要改进的地方: (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还不够好。因此,我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 (2)我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4《表内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体会是: 1、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做到了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4、需要改进的问题:(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好。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2)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5《表内除法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的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以及用除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反思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对于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做到了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本村小卖铺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既增加了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又开阔了视野。从而促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需要改进的地方: (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还不够好。因此,我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 (2)我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6表内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诀直接求出商。对口诀逆过来思考,低年级学生在初学这一方法时有一定的难度。1.要注意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依据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初步认识除法后,可以经常进行看图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练习。 2.教学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时要逐步提高要求。 出示35÷7=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很可能会想到用圆片分一分或在图上圈一圈得出结果。教师作出肯定后,要进一步提问:如果不操作,可以怎样想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做题这样,学生可以在感知乘除法关系的基础上,知道可以用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3.要引导学生掌握用口诀灵活试商的方法。 在计算除数大于商的题目时,要想口诀的第一个数,如12÷4,想“几四十二”,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3,这类题首先要想未知的那个数,有一定的难度,常常学生不知道用哪一句口诀。所以,这时要及时向学生说明,在用口诀求商时,如果想“四几十二”得不出商时,就要想“几四十二”,从而得出商是多少。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7表内除法(一)主要是讲清楚除法的含义,使学生知道除法的两种分法:一种是把一个数按照几个作为一份,就能分成多少份;另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对这两种分法容易发生混淆。在教材中先讲第一种分法,因为这种分法比较容易理解。本节课就是除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节课,所以除法的认识我就从“分一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一层次的“分”是在新授的一开始;提出分的要求:要全部分完,你们小组想怎么分就怎么分?结果有的小组分成每份的个数相同(如每4个一份,有3份;每2个一份,有6份等等;)还有的小组分成每份的个数都不相同。在这里我就肯定他们的每种分发都是正确的。再让他们仔细看看黑板上的三种分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们立刻发现其中两种分发有相同的地方就是每份的朵数相等。此刻我就顺势往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分发。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8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 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需要改进的问题: (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好。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 (2)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下数学表内除法二教案篇四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请小朋友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1、单元知识整理。 (1)通过这些新朋友,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2)学生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中结识了哪些新朋友。思考并回答问题。 2、单元复习。 (1)复习除法的意义。 出示第一题主题图:比较算式,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指名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板书。 (2)复习除法计算。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3)复习除法应用题。 每组学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 (4)小结: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1、引导学生完成p27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第3、4题。 (1)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二下数学表内除法二教案篇五(二)回顾与整理 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6~9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点:在经历6~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在经历6~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学生回答) 师引导:我们不但学会了剪纸、缝沙包还学会了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所学知识 1、玩数字卡片对口诀游戏(1)出示乘法算式卡: 8×6和6×8等类似这样的算式,老师出示乘法算式卡开火车练习(强化学生对口决的熟练) (2)、同桌互相出示口算卡练习(根据出示的乘法算式对出相应的口诀) 2、观察九九乘法表,你发现了什么,并汇报。 (1)老师将乘法口诀表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自主在书上填,填得快的同学到黑板上填!(2)全班总结。 (3)、让学生从口诀表中找出规律: 预设1:6的口诀又6句,预设2:7的口诀有7句,······ (4)师小结:几的口诀就有几句。 横着看一行比一行多一句,竖着看一列比一列少一句,全表一共有45句口诀。 9的每一句口诀,积的各位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都得9 除“一一得一”和每行最后一句口诀外,用其余的口诀都可以算两道乘法题。(这些规律有的学生能自己发现,有得需要引导着让学生来说)还有学生能发现一些规律只要符合实际情况就应该鼓励!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教材练习 1、完成教材第55页第2题 开火车完成 2、完成教材第55页第4题(出示课件)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展台展示 3、完成教材第55页第5题(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从图上找到哪些信息?列式时你是怎么思考的? 4、完成教材第57页第12题 独立填一填,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发现。 5、完成58页的我学会了吗?(出示课件)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里充分交流,同时把还存在的问题写在问题口袋,汇报时 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二)补充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做各种不同类型的题! 讲解数学新课堂中的练习!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完成丰收园,说说自己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做总结。 板书设计: 回顾整理 几的口诀就有几句 横看:一行比一行多一句 竖看:一列比一列少一句 9的每一句口诀: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都得9 亢 文 香 陶庄中心小学 二下数学表内除法二教案篇六教学内容:教材78~79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次一年级2班的小朋友到郊外游玩,采集回来很多的植物的叶子,今天他们要把这些叶子做成植物标本。(出示78页情境图)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长叶能做几件标本。 师:长叶子标本能装几盒?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板书:72÷9 师:72÷9等于几?你想怎么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情况。)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 (1)、用小棒来摆一摆。 (2)、用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来计算。(3)、…… 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想出了许多的好办法算出了72÷8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9是72,也就是用八九七十二这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板书: (八)九七十二 商是8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3、学生独立解决黄叶能做几件标本,集体订正。 三、自主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一道题的计算过程。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72÷9 (八)九七十二 商是8 二下数学表内除法二教案篇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二下数学表内除法二教案篇八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相关内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会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12÷6= 10÷2= 12÷4= 5×7= 6÷2= 8÷4= 9÷3= 5×6= 4×8=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巩固所学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1、教学例2 师:同学们,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请仔细观察(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 学生可能回答: 每屉有4个包子,有6屉。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回答: (1)每屉有4个包子,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2)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多少个包子? (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能独立解答这三个问题吗? 师:好,请你们尝试解答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你是怎样解答的?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生生互动) (2)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师:组内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探究过程(生生互动)。 学生可能回答(师生对学生的回答做及时评价——多鼓励): (1)每屉有4个包子,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用乘法计算:4×6=24(个),我是这样想的,要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求6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2)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要求每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多少个,所以用除法计算:24÷6=4(个),想:(四)六二十四。 (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要求可以装几屉?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24÷4=6(屉),想:四(六)二十四。 师:同学们想一想: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可能回答(生生互动,并及时评价): (1)它们都用同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来计算得数。 (2)第一题求总数用乘法计算,后两道是求每份数和份数所以用除法计算。 (3)我们还可以根据第一道乘法算式来计算后两道除法算式的得数。 2、练习应用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做完后交流汇报求商方法 (2)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 做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求商的 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并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 1、完成教材第21页第5题。 独立完成后让学生结合图意说说:你提出什么问题?你又是怎样解答的。 2、完成书第21页的第6、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求商的方法。 3、游戏:同桌完成书第21页的第8题。 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并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定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 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