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范文大全 说说签名 说说名字 说说短句 说说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最新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8篇) >

最新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8篇)

下载文档docx

征文是一种对作者创作能力和思维检验和鼓励。征文要注重结构的合理和文章的逻辑性,保持段落的连贯和主题的突出。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优秀的征文范文,探索其中的文学之美和智慧之道。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

2、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一.利用已有知识,引入

1.如图,怎样说明数轴上点a和点b的位置,

2.根 据下图,你能正确说出各个象棋子的位置吗?

二.明确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或纵轴,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点的坐标:我们用一对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坐标。表示方 法为(a,b).a是点对应横轴上的数值,b是点在纵轴上对 应的数值。

例1写 出图中a、b、c、d点的坐标。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

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你能说出例 1中各点在第几象限吗?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3,4);b(-1,2);c(-3 ,-2);d(2,-2)

问题1:各象限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练习:教 材43页:练习1,2。

三.深入探索

识别坐标和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由坐标判断两点的关系以及两点所确定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四、巩固练习:教材44页习题6.1——第1题;教材45页—— 第2,4,5,6。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课本p45第3题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

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师用具:卡片、5个药瓶

学生用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创设景,自主探索。

(2)独立思考。教师鼓励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3)全班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称来称)、用平称(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学生留出思考空间,但是可帮助发言学生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天平大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重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轻的`一端就会……)。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教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砝码称出每瓶的重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似的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的是少的。

3.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帮帮忙。

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5)教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还可以……。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这样的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三、解决9个零件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教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提示学生把可能出现的结果考虑全面。

4.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小结:把9个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四、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学生猜测。

学生汇报:3次。

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小结:这样看来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五、巩固练习

完成p136练习二十六的第二题:

独立思考,在纸上进行分析。

小结:在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时候,我们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够准确快捷地找出次品。

六、拓展训练

刚才我们我们分析的9、12和15都是刚好可以平均分成3份的数,假如遇到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数,例如10个、11个……又该怎么分呢?大家猜猜,可以大胆地试一下,看看哪种分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数学教研提倡严谨、科学、务实,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应用这四种方法。

2、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3、数的开方的重点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要领及求法,难点是算术根与实数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难点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式

5、三角形的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推理入门。

6、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对称。

7、相似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及平行线段之间比的相等关系。

1、加强教学技能,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2、主动理性学习洋思教学经验,打造高效课堂。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课后辅导实行动态分层,及时辅导。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约13课时2.233.8

第二章《分解因式》约6课时3.9----3.16

第三章《分式》分式约10课时3.17---3.30

第四章《相似图形》期中考试约20课时3.31---5.12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约7课时5.12---5.26

第六章《证明一》你能肯定吗约9课时5.26---6.15.

期末复习约9课时6.16---7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学习对象分析:本班学生上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习、课前预习,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习成绩较不理想。同时,本班同学学习习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学困生学习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比较应付。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3)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7)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1)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2)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有关系列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5)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

(2)结合整理与复习,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习。

工程技术系

xx年11月15日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一、教学设计:

1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旅游中出发、租房、游览、吃饭的数学。

活动目标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几张火车票,实物投影等。

活动过程

一、谈导入

教师:在节假日,家长都带你外出旅游吗?你去过哪些旅游景点,看什么好玩的,给同学介绍一下,让我们一同分享快乐。

引入课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你们在旅游中遇到数学问题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旅游中的数学(板书)。

二、组织活动

1、打开课文,看一看课文中列举了哪些旅游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出发的时间计算,租房的人员安排,租车的方案,还有吃饭的费用计算等等。

2、解决问题。

(1)审题,明确课文情境中的问题。

(2)独立思考,探索策略,独立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让他们经历解决问题的全程。

(4)全班交流。

明确几个问题:

1)从21:30到第二天7:00经过了几时?

策略:先计算21:30到第二天6:30经过了几时?(经过了9时)再加上半个小时(6:30-7:00)。

一共需要9时30分。注意:千万不要写成经过了9:30。

2)“怎么租房最合算?”

如果所租的房子都住满人,没有空位,就是最合算的方案。

4人间

3人间数

可住人数

数/元

方案一

4

16

80×4=320

方案二

3

1

15

80×3+66=306

方案三

2

2

14

80×2+66×2=292

方案四

1

3

13

80+66×3=278

方案五

5

15

66×5=330

3)“怎样租车最省钱?”

租车的问题与“租房”问题类似。即最省钱的方案是:如果所租的车座位不可能刚好坐满,空位子也必须越少越好。

18坐车数

16坐车数

可坐人数

空位数

钱数/元

方案一

4

72

14

16×4=640

方案二

3

1

66

8

160×3+120=600

方案三

2

2

60

2

160×2+120×2=560

方案四

1

4

66

8

160+120×4=640

方案五

5

60

2

120×5=600

3、小结。

(1)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教师补充强调: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

2)旅游中除了学会计算,节省费用,还要注意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等等。

三、设计旅游计划

课文第40页的“实践活动:设计旅游计划。”

1、认真审视课文要求。

2、讨论确定旅游景点。

3、学生设计旅游计划。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其职。

要留下充足的实践让学生去完成,不要急于进行全班性的评价,对课内还不能完成的可以延缓评价,鼓励他们课后去社会调查,(查资料、找书籍、上网等),获取一手资料,然后设计出最佳方案。老师安排机会进行“旅游计划”展示、比赛。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估算黄豆粒数

学会估算方法。

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黄豆,杯子,天平等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展示庐景图——“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

(二)讲授新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2、三视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三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且相互对正;

高平齐: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对齐;

宽相等: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有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长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都各有一条边长相等。

4、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5、探究: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的三视图。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5练习1、2;p20习题1·2[a组]2。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布置作业

课本p20习题1·2[a组]1。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日历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聪明的祖先,在上千年前就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制定了这个记载时间流逝的工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吧!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月历:

二、观察月历,规律分类

通过观察月历,我们发现月历中所呈现的规律特别多,但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横向型

2.纵向型

3.左上到右下型

4.左下到右上型

5.综合型,比如“工”型,“3×3”方框型等。

二、观察月历,探索规律

1.横向型

如图所示,如果我们横向圏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因为横向是一列连续的正整数,所以后边的数总比前边的数大1。

若前面的数是16的话,则中间的数为17,最后面的数是18,若换成字母,中间数为x,则前一个数为x-1,后面一个数为x+1。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2.纵向型

如果我们纵向圏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因为纵向是不同周次的同一天,所以下边的数总比上边的数大7。

若中间的数是8的话,则上面的数为1,下面的数是15,若换成字母,中间数为x,则上面的数为x-7,下面的数为x+7。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3.左上到右下型

如果我们从左上到右下圏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显然,左边的数字总比右边的数字小1,上边的数字又总比下边的数字小1,所以右下的数总比左上的数大8。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思考,上面的数总比下面的数小7,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1,所以右下的数总比左上的数大8。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若中间的数是9的话,则左上的数为1,右下的数是17,若换成字母,中间字母为x,则左上的数为x-8,右下数为x+8。

4.左下到右上型

如果我们从左下到右上圏定三个数字,它又有什么规律呢?显然,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1,下面的数又总比上面的数大7,所以,右上的数总比左下的数小6。我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左边的数又总比右边的数小1,所以,右上的数总比左下的数小6。

若中间的数是8的话,则左下的数为14,右上的数是2,若换成字母,中间的数为x,则左下的数为x+6,右上数为x-6。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5.综合型

(1)规律一、规律二综合的:如“十”字型。

若中间一个数为18,则左边的数为17,右边的数为19;上面的数为11,下面的数为25。用字母表示,若中间的数为x,则左边的数为x-1,右边的数为x+1,上边的数为x-7,下面的数为x+7。5个数的和为中间数的5倍。

(2)规律三、规律四综合的:如”x”型。

若中间一个数为16,则左上角的数为8,右上角的数为10,左下角的数为22,右下角的数为24,若中间的数为x,,则左上角的数为x-8,右上角的数为x-6,左下角的数为x+6,右下角的数为x+8,5个数的和为中间数的5倍。

(3)规律一、规律二、规律三、规律四综合的:比如:“工”字型;“h”型;“3*3”方框型等。

下面我们以“3*3”方框型为例来探索它的`规律:若中间的数字为10,则它前面的数字为9,后面的数字为11,第一排的数字依次为2,3,4,第三排的数字依次为16,17,18,若中间的数字为x,则它前面的数字为x-1,后面的数字为x+1,第一排的数字依次为x-8,x-7,x-6,第三排的数字依次为x+6,x+7,x+8.

除以上几种类型外,常见的类型还有“l”型、“v”字型、“m”型、“w”型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继续进行探索。

三、课时小结,巩固提升

下面我们把学习的内容回顾一下:

(1)横向型:从左到右,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1,三个数之和是中间数的3倍。

(2)纵向型:从上到下,下边的数总比上边的数大7,三个数之和是中间数的3倍。

(3)左上到右下型:从左上到右下,右下的数总比左上的数大8,三个数之和是中间数的3倍。

(4)左下到右上型:从左下到右上,右上的数总比左下的数小6,三个数之和是中间数的3倍。

四、教师寄语鼓励成长

今天的日历之旅一定对大家有很多启发,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时间,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愿同学越来越聪明!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

运用公式法dd完全平方公式(1)

教学目标

2.理解完全平方式的意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4.通过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把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字母”的换元思想,数学教案-运用公式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用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

难点: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公解因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问:什么叫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因式分解的方法?

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我们学过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及运用平方差公式法.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4-ax2(2)16m4-n4.

解(1)ax4-ax2=ax2(x2-1)=ax2(x+1)(x-1)

(2)16m4-n4=(4m2)2-(n2)2

=(4m2+n2)(4m2-n2)

=(4m2+n2)(2m+n)(2m-n).

问:我们学过的乘法公式除了平方差公式之外,还有哪些公式?

答:有完全平方公式.

请写出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是:

(a+b)2=a2+2ab+b2,(a-b)2=a2-2ab+b2.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多项式因式分解.

二、新课

和讨论运用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思一样,把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就得到

a2+2ab+b2=(a+b)2;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式子a2+2ab+b2及a2-2ab+b2叫做完全平方式,上面的两个公式就是完全平方公式.运用这两个式子,可以把形式是完全平方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问:具备什么特征的多项是完全平方式?

答:一个多项式如果是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的两部分是两个式子(或数)的平方,并且这两部分的符号都是正号,第三部分是上面两个式子(或数)的乘积的二倍,符号可正可负,像这样的式子就是完全平方式.

问:下列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为什么?

(1)x2+6x+9;(2)x2+xy+y2;

(3)25x4-10x2+1;(4)16a2+1.

x2+6x+9=(x+3).

(2)不是完全平方式.因为第三部分必须是2xy.

(3)是完全平方式.25x=(5x),1=1,10x=2・5x・1,所以

25x-10x+1=(5x-1).

(4)不是完全平方式.因为缺第三部分.

答:完全平方公式为:

其中a=3x,b=y,2ab=2・(3x)・y.

例1把25x4+10x2+1分解因式.

分析:这个多项式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项“25x4”是(5x2)的平方,第三项“1”是1的平方,第二项“10x2”是5x2与1的积的2倍.所以多项式25x4+10x2+1是完全平方式,可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解25x4+10x2+1=(5x2)2+2・5x2・1+12=(5x2+1)2.

例2把1-m+分解因式.

问:请同学分析这个多项式的特点,是否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有几种解法?

答:这个多项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项“1”是1的平方,第三项“”是的平方,第二项“-m”是1与m/4的积的2倍的相反数,因此这个多项式是完全平方式,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解法11-m+=1-2・1・+()2=(1-)2.

解法2先提出,则

1-m+=(16-8m+m2)

=(42-2・4・m+m2)

=(4-m)2.

三、课堂练习(投影)

1.填空:

(1)x2-10x+()2=()2;

(2)9x2+()+4y2=()2;

(3)1-()+m2/9=()2.

2.下列各多项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如果是,可以分解成什么式子?如果不是,请把多

项式改变为完全平方式.

(1)x2-2x+4;(2)9x2+4x+1;(3)a2-4ab+4b2;

(4)9m2+12m+4;(5)1-a+a2/4.

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2-24a+144;(2)4a2b2+4ab+1;

(3)19x2+2xy+9y2;(4)14a2-ab+b2.

答案:

1.(1)25,(x-5)2;(2)12xy,(3x+2y)2;(3)2m/3,(1-m3)2.

2.(1)不是完全平方式,如果把第二项的“-2x”改为“-4x”,原式就变为x2-4x+4,它是完全平方式;或把第三项的“4”改为1,原式就变为x2-2x+1,它是完全平方式.

(2)不是完全平方式,如果把第二项“4x”改为“6x”,原式变为9x2+6x+1,它是完全平方式.

(3)是完全平方式,a2-4ab+4b2=(a-2b)2.

(4)是完全平方式,9m2+12m+4=(3m+2)2.

(5)是完全平方式,1-a+a2/4=(1-a2)2.

3.(1)(a-12)2;(2)(2ab+1)2;

(3)(13x+3y)2;(4)(12a-b)2.

四、小结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主要思路与方法是:

1.首先要观察、分析和判断所给出的多项式是否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如果这个多项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它进行因式分解.有时需要先把多项式经过适当变形,得到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再把它因式分解.

2.在选用完全平方公式时,关键是看多项式中的第二项的符号,如果是正号,则用公式a2+2ab+b2=(a+b)2;如果是负号,则用公式a2-2ab+b2=(a-b)2.

五、作业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1)a2+8a+16;(2)1-4t+4t2;

(3)m2-14m+49;(4)y2+y+1/4.

2.(1)25m2-80m+64;(2)4a2+36a+81;

(3)4p2-20pq+25q2;(4)16-8xy+x2y2;

(5)a2b2-4ab+4;(6)25a4-40a2b2+16b4.

3.(1)m2n-2mn+1;(2)7am+1-14am+7am-1;

4.(1)x-4x;(2)a5+a4+a3.

答案:

1.(1)(a+4)2;(2)(1-2t)2;

(3)(m-7)2;(4)(y+12)2.

2.(1)(5m-8)2;(2)(2a+9)2;

(3)(2p-5q)2;(4)(4-xy)2;

(5)(ab-2)2;(6)(5a2-4b2)2.

3.(1)(mn-1)2;(2)7am-1(a-1)2.

4.(1)x(x+4)(x-4);(2)14a3(2a+1)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提取公因式法及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重点放在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上,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和灵活运用公式把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让学生从不同侧面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例1和例2的讲解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分析和解答,使学生当堂能够掌握运用平方公式进行完全因式分解的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一

运用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1)

2.理解完全平方式的意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4.通过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把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字母”的换元思想,数学教案-运用公式法。

重点:运用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

难点: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公解因式.

1.问:什么叫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因式分解的方法?

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我们学过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及运用平方差公式法.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4-ax2(2)16m4-n4.

解(1)ax4-ax2=ax2(x2-1)=ax2(x+1)(x-1)

(2)16m4-n4=(4m2)2-(n2)2

=(4m2+n2)(4m2-n2)

=(4m2+n2)(2m+n)(2m-n).

问:我们学过的乘法公式除了平方差公式之外,还有哪些公式?

答:有完全平方公式.

请写出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是:

(a+b)2=a2+2ab+b2,(a-b)2=a2-2ab+b2.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多项式因式分解.

和讨论运用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思路一样,把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就得到

a2+2ab+b2=(a+b)2;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式子a2+2ab+b2及a2-2ab+b2叫做完全平方式,上面的两个公式就是完全平方公式.运用这两个式子,可以把形式是完全平方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问:具备什么特征的'多项是完全平方式?

答:一个多项式如果是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的两部分是两个式子(或数)的平方,并且这两部分的符号都是正号,第三部分是上面两个式子(或数)的乘积的二倍,符号可正可负,像这样的式子就是完全平方式.

问:下列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为什么?

(1)x2+6x+9;(2)x2+xy+y2;

(3)25x4-10x2+1;(4)16a2+1.

x2+6x+9=(x+3).

(2)不是完全平方式.因为第三部分必须是2xy.

(3)是完全平方式.25x=(5x),1=1,10x=2·5x·1,所以

25x-10x+1=(5x-1).

(4)不是完全平方式.因为缺第三部分.

答:完全平方公式为:

其中a=3x,b=y,2ab=2·(3x)·y.

例1把25x4+10x2+1分解因式.

分析:这个多项式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项“25x4”是(5x2)的平方,第三项“1”是1的平方,第二项“10x2”是5x2与1的积的2倍.所以多项式25x4+10x2+1是完全平方式,可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解25x4+10x2+1=(5x2)2+2·5x2·1+12=(5x2+1)2.

例2把1-m+分解因式.

问:请同学分析这个多项式的特点,是否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有几种解法?

答:这个多项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项“1”是1的平方,第三项“”是的平方,第二项“-m”是1与m/4的积的2倍的相反数,因此这个多项式是完全平方式,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解法11-m+=1-2·1·+()2=(1-)2.

解法2先提出,则

1-m+=(16-8m+m2)

=(42-2·4·m+m2)

=(4-m)2.

1.填空:

(1)x2-10x+()2=()2;

(2)9x2+()+4y2=()2;

(3)1-()+m2/9=()2.

2.下列各多项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如果是,可以分解成什么式子?如果不是,请把多

项式改变为完全平方式.

(1)x2-2x+4;(2)9x2+4x+1;(3)a2-4ab+4b2;

(4)9m2+12m+4;(5)1-a+a2/4.

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2-24a+144;(2)4a2b2+4ab+1;

(3)19x2+2xy+9y2;(4)14a2-ab+b2.

答案:

1.(1)25,(x-5)2;(2)12xy,(3x+2y)2;(3)2m/3,(1-m3)2.

2.(1)不是完全平方式,如果把第二项的“-2x”改为“-4x”,原式就变为x2-4x+4,它是完全平方式;或把第三项的“4”改为1,原式就变为x2-2x+1,它是完全平方式.

(2)不是完全平方式,如果把第二项“4x”改为“6x”,原式变为9x2+6x+1,它是完全平方式.

(3)是完全平方式,a2-4ab+4b2=(a-2b)2.

(4)是完全平方式,9m2+12m+4=(3m+2)2.

(5)是完全平方式,1-a+a2/4=(1-a2)2.

3.(1)(a-12)2;(2)(2ab+1)2;

(3)(13x+3y)2;(4)(12a-b)2.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主要思路与方法是:

1.首先要观察、分析和判断所给出的多项式是否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如果这个多项式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它进行因式分解.有时需要先把多项式经过适当变形,得到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再把它因式分解.

2.在选用完全平方公式时,关键是看多项式中的第二项的符号,如果是正号,则用公式a2+2ab+b2=(a+b)2;如果是负号,则用公式a2-2ab+b2=(a-b)2.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1)a2+8a+16;(2)1-4t+4t2;

(3)m2-14m+49;(4)y2+y+1/4.

2.(1)25m2-80m+64;(2)4a2+36a+81;

(3)4p2-20pq+25q2;(4)16-8xy+x2y2;

(5)a2b2-4ab+4;(6)25a4-40a2b2+16b4.

3.(1)m2n-2mn+1;(2)7am+1-14am+7am-1;

4.(1)x-4x;(2)a5+a4+a3.

答案:

1.(1)(a+4)2;(2)(1-2t)2;

(3)(m-7)2;(4)(y+12)2.

2.(1)(5m-8)2;(2)(2a+9)2;

(3)(2p-5q)2;(4)(4-xy)2;

(5)(ab-2)2;(6)(5a2-4b2)2.

3.(1)(mn-1)2;(2)7am-1(a-1)2.

4.(1)x(x+4)(x-4);(2)14a3(2a+1)2.

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提取公因式法及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重点放在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上,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和灵活运用公式把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让学生从不同侧面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例1和例2的讲解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分析和解答,使学生当堂能够掌握运用平方公式进行完全因式分解的方法.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2/2^2+3/2^3+......+n/2^n=2 - n+2/2^n.

1/2+2/2^2+3/2^3+......+n/2^n=2 - (n+2)/2^n.

1、当n=1时候,

左边=1/2;

右边=2-3/2=1/2

左边=右边,成立。

2、设n=k时候,有:

则当n=k+1时候:有:

1/2+2/2^2+3/2^3+.....+k/2^k+(k+1)/2^(k+1)

=2 - (k+2)/2^k+(k+1)/2^(k+1)

=2-[2(k+2)-(k+1)]/2^(k+1)

=2-(k+3)/2^(k+1)

=2-[(k+1)+2]/2^(k+1)

得证。

我觉得不是所有的猜想都非要用数学归纳法.

比如a1=2,a(n+1)/an=2,这显然是个等比数列

如果我直接猜想an=2^n,代入检验正确,而且对所有的n都成立,这时候干嘛还用数学归纳法啊.可是考试如果直接这样猜想是不得分的,必须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我觉得如果是数列求和,猜想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数学归纳法,这个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上面那种情况,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啊.我觉得逻辑已经是严密的了.

结果带入递推公式验证是对n属于正整数成立.

用数学归纳法,无论n=1,还是n=k的假设,n=k+1都需要带入递推公式验证,不是多此一举吗.我又不是一个一个验证,是对n这个变量进行验证,已经对n属于正整数成立了.怎么说就是错误的.

怎么又扯到思维上了,论严密性我比谁都在意,虽然是猜出来的,毕竟猜想需要,我的问题是--------这样的验证方式严不严密,在没有其他直接证明方法的情况下,是不是一定要用数学归纳法-------,并没有说这样就是对待数学的态度,没有猜想数学怎么发展.

这说明你一眼能看出答案,是个本领。

然而,考试是要有过程的,这个本领属于你自己,不属于其他人,比如你是股票牛人,直接看出哪支会涨哪支会跌,但是不说出为什么,恐怕也不会令人信服。

比如你的问题,你猜想之后,代入检验,验证成功说明假设正确,这是个极端错误的数学问题,请记住:不是验证了一组答案通过,就说明答案是唯一的!比如x + y = 2.我们都知道这是由无数组解的方程。但是我猜想x=y=1,验证成功,于是得到答案,你觉得对吗?所以你的证明方法是严格错误的!

你的这种思想本身就是经不起推敲的,学习数学不是会做多少题,而是给自己建立一套缜密的思维。你的这种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你现在做的就是假设某某正确,然后拼死维护它的正确,即使有不严密的地方你也视而不见。我说过,你有一眼看出答案的本领,这只是本领而已,填空题你有优势。但是如果你缺少了证明的思维,证明的本领,那你就成了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最可怕的是你的这个思想:褒一点说善于投机取巧,贬一点说,就是思维惰性,懒。

ok,了解!

数学归纳法使被证明了的,证明数学猜想的严密方法,这是毋庸置疑的。在n=1时成立;假设n=k成立,则n=k+1成立。这两个结论确保了n属于n时成立,这是严密的。

你的例题太简单,直接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就可以得到答案(首项和公比均已知),不能说明你的证明方法有误。我的本意是:任何一种证明方法,其本身是需要严格证明的,数学归纳法是经过严格证明的;而你的证明方法:猜想带入条件,满足条件即得到猜想正确的结论。未经证明,(即使它很严密,我说即使)它不被别人认可。实上,你的证明方法(猜想带入所有条件均成立)只能得到“必要”答案,并不“充分”,你想一下,a满足b就说a=b显然是不充分的。而数学归纳法充分必要,或者说“不大不小,不缩不放”,用你的方法可以猜想出多套答案,把所有猜想出来的答案归纳一下就是充分必要。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三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

1 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 在活动中培养数感;

3 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4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具准备:

黄豆若干,计数器22个,塑料盆、小桶、纸盒子若干。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同桌二人玩豆子。

1 一人抓一把豆子,另一人猜一猜有多少粒。

2 两人数一数有多少粒。

3交替进行,看谁猜的最接近。

(用猜一猜、数一数的活动把数数和读数结合起来,把说和做结合起来,把数与实物结合起来。)

活动二 :数豆子,并交流“数”的方法。

1 教师给每一小组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

2 数豆子,并交流数的方法。

3 同桌抓豆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数豆子(交替进行)。

4 在计数器上拨出小组同学数出的豆子数。说说个位上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5 写出这个数。

(可以一颗一颗地数,也可以几颗几颗地数,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数”的经验,总结“数”的方法,同时把数数、拨数和写数结合起来,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

活动三 :四人小组活动:量豆子。

1 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猜一猜,估一估);

2 用怎样的方法估这一小桶的豆子数呢?(小组活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总结“估”的方法)。

3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量一量)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

4 写出这个数。

(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活动,学生需要进一步经历一个“以群计数”的探索过程,经历一个积累“估”的经验和概括“估”的方法的过程,经历一个感受数的意义和数的大小的过程。)

活动四 :拨数游戏

1 同桌一生拨数,一生读数、写数(交替进行);

2 教师写数,学生读数、拨数(特殊的数如:90、66等)。

(把操作与读写结合起来,把操作与计数单位的认识结合起来。)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四

新课程倡导的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是平等的,而不再是“传道”“解惑”的权威,更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批发商”。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是这节课给我的最大的启示。

首先,我让他们先感受多米诺骨现象,通过播放一段影片并且联系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比较这些现象之间的相似之处,感受多米诺骨牌的原理,并在引导他们类比到数学的证明题中,引出数学归纳法,分析三个步骤间的逻辑推理关系。

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然是更感兴趣的,提前发现错误肯定比等到做作业和练习甚至考试时再发现更好,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是更高效的。

最后我以微软的一道面试题结束整节课,目的是想学生们知道自己今天所学的虽然是数学上的一种证明方法,但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方法,甚至在关系自己前程的一场面试中,只要会运用它,就能取得成功。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五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

用“厘米”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一、创设情景,师生交流引入。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单位长度。下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小木块作单位来量一量学具中纸条的长度。

教师:再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量贴在黑板上的这张纸条,让学生来量。

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感受。(小木块在黑板上放不住,测量起来很不方便。)

生:……

师: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在不同位置的两张纸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虽然统一了单位长度,但用同一物体作标准摆放时受到限制。激发学生想用比较方便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认识尺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

(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课件演示,认识刻度线)

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标有5的刻度线在哪儿?

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也是探索、建构新知识的“支架”,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了解学生对刻度尺的认识程度,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1厘米有多长?: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表示出来。

交流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课件演示)

师: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

学生活动: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交流得出:每标有相邻数字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cm。(课件演示)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想一想,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交流后,课件演示)

(3)认识几厘米。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在尺子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 采用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尺,知道1厘米不仅仅是从刻度0到刻度1的距离。通过多种形式,巩固1厘米的表象,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使学生在头脑里建构了丰富、科学的厘米表象,深刻理解了直尺上的1厘米就是1大格,2厘米就是2大格……为后面自主探索测量物体的长度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3、用厘米量

(1)比一比:在刻度尺上比一比,一根油画棒有多长?

(2)量一量:一支铅笔有多长?

(汇报量的方法,全班评价)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纸条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课件演示)

(2)请学生再测量一次。

(3)估一估,这幅画的长是多少?(课件演示)

(4)量一量。用正确的方法量出这幅画的长是多少。(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分析、反思,体会到从“刻度0”开始测量的优势,并且能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测量的方法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

三、方法应用

1、用直尺量一量,看看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2、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有多长。

4、判断题。(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加深用厘米量的正确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使学生明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厘米”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请生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谈收获,在一次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最后的小结,不仅重申了本节课学习重点内容,同时激励那些不发言的同学,积极参与,享受成功的快乐。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六

“用数学”是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注意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决的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通过数学活动,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并促使应用意识的形成。

这节课是巩固第47页、58页的教学内容,整合第107页的内容。重在引导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在情境图中会找有用的信息,并会选择相应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巩固和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

第一个环节是巩固第47页、58页的教学内容,出示带大括号和问号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图意。在大括号和问号这些符号的引导下,完整地认识了一个用数学的整体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问号的位置,重点引导:问号在哪?问题是什么呢?加强对“问题”的感知和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在此情境下,自己选择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如同学们根据左边有2个黄蘑菇,右边有1个黄蘑菇,提出了一共有多少个黄蘑菇?真棒,再看图,根据其他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组里先说说。然后汇报根据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重点解决“一共有几个蘑菇”的问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策略。比如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按左右来分,5+4或4+5。还可以怎么样计算?还可以按颜色分,3+6或6+3。让学生在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产生乐趣,锻炼能力。

第四个环节出示109页游泳图,要求先仔细观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相应的一个数学问题来解决。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根据信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感悟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体现了用不同信息,提出不同问题的用数学的思想。通过汇报,引导学生体会同样是解决“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却列出了不同的算式。这是一个开放性提问,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会互补学习,提高交往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七

课题:《数蛤蟆》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感受,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能力。

2.通过创编歌词和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从小爱护小动物。

教学难点:在熟悉旋律的同时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幻灯片、双响筒、串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将主角引出)

同学们,你们听一听什么在叫?(放录音)下面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放幻灯片)让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谁回答的最棒,老师发给他一个小奖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板书课题

放幻灯片《数蛤蟆》,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蛤蟆的特征(或分组讨论),看一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间接地诱导学生学习歌曲

1.按照节奏读歌词。

(1)电子琴弹奏;跟随音乐来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学生答:老师老师|告诉你|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2.放幻灯片(出示歌词)做练习。

小朋友们瞧一瞧,哪个方框中的`乐句是一样的?让学生点击出相同的乐句,变成与前一句相同的颜色并唱一唱。

3.放录音跟随音乐分组演唱。

师问:第一组唱第一乐句、(第二组伴随双响筒的节奏(×× ××)唱第二乐句、第三组伴随串铃的节奏第三乐句。由学生来打节奏,轮流演唱。

4.放幻灯片。

(引导学生自己创编歌词)跟随音乐唱一唱(看一看谁是今天的小小歌唱家?谁唱的好,老师就颁发给他“小皇冠”),让所有学生参与打击乐器伴奏。

5.即兴表演唱(音乐游戏)

6.小朋友想不想更加清楚地看一看蛤蟆的样子

(和孩子们一同唱着歌儿走出教室。有条件的可以到田野、池塘边去观察这个小动物。)

课堂小结:

从音乐各方面入手,通过学习《数蛤蟆》这首歌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表演能力、创造能力,而且也让大家知道了蛤蟆是庄稼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以后要爱护它,保护它。它给大自然带来了快乐和财富。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十八

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课,学校安排邵校长听了我的课。

这节课,我上的是《数学归纳法》的第二课时,由于数学归纳法在高考中的要求较高,是b级,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2、能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这节课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3)学生练习,师生共同探索课后练习的结论,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4)学生板演,由两名学生上黑板板演上面的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步骤;

(5)课堂小结,小结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以达到升华提高的目的。

现在就这节课的情况做一个反思总结:

在第一个环节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说,还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写,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在第三个环节中,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不够熟练;

在第五个环节中,由于时间较紧,只由老师作了简单小结,显得较为草率,如能让学生总结,效果会更好。

通过与两位主任的交流与总结,我对这节课的情况作反思总结如下:

(4)评讲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抓住重点来评讲,通过以点代面来促进学生提高;

(6)现代教育学认为:并非教师讲了,学生就会了,而是学生学了、悟了。教师要多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满堂灌”的单一式教学方式,走向“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授人以渔”,提高学生能力的正确轨道。但这一点,正是我的课堂需要之处。

最后,非常感谢邵校长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总结,多反思,切实有效地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猜你喜欢
相关方案
推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