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一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9个词语的意思;了解多义词“生、开”在句子中的意思。 能力: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根据段落大意,并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1、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题,齐读。 2、同学们,看了课题,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你还有哪些问题想知道?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放声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2、读后交流。 说说自己已经发现了什么? 3、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件事讲给同学听。 4、说说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浏览课文,结合我们刚才的讨论,请你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说说分段理由。 3、集体交流。并说说各段的大意。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看看从第一段中你能有什么发现? 2、划出自己有所发现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3、读后交流: 重点理解: “瞧,满桌的菜,竟是个蛋的天下:青椒炒鸡蛋,油煎荷包蛋,还有蛋面、蛋糕、蛋汤……”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读好这句话,读出菜多,蛋多。 五、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一、二两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数鸡》的第一段,现在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过渡: 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蛋呢?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二、研读第二段 2、抽生读这一段。 3、提问: 你知道“我”在外婆家一共数了几次鸡? 4、生自己站起来回答,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5、统一意见,明确理由。 “……一有空就去数鸡。”看出“我”数了很多次鸡。 6、再看看课文具体写了几次,分别用了什么方法数? (1)自由读。 (2)交流。 7、再找找,“我”还用了哪些方法数鸡? 8、“我”数了这么多次鸡,数清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我”还没数清?(找出多处理由) 9、同学们,假如给你一个机会去数鸡,你会用什么方法去数鸡?你觉得你能数得清吗? 不管是数得清,还是数不清,总之“我”是没数清,为什么“我”不写自己把鸡数清了呢? (突出鸡多) 10、再找一找,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鸡多? 生读书,找句子。 交流:引导读出鸡多。 (1)啊,满满一箩筐蛋:白的,粉红的。 (2)院子里,公鸡、母鸡、白鸡……使我眼花潦乱 (3)鸡听见这熟悉的声音一窝蜂似地拥来 (4)并排十几个鸡筐里都有鸡在生蛋。 …… 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11、思考: 三、研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一段,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 (1)重点体会外婆的话。 (2)我的心理乐滋滋的.仅仅是因为带回了三只小鸡和一篮鸡蛋吗?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心里为什么乐滋滋的。 四、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思考:这一学习提示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 你从学习提示中读懂了什么? 3、小结:今后,我们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后记: 本课教学设计,我觉得比较满意的有两处。一处是我让学生来数鸡,看他们是否数得清。反过来讨论“我”为什么数不清,说明了什么。这样欲扬先抑,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处是我的板书设计,从数鸡到一有空就去数,再到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数,最后到数不清,得出结论“党的政策好,农村发展快”。条理清晰,易于学生读懂、理解。最后一条曲线连回来,说明了只有党的政策好,才能有外婆家这么多的鸡数,才能有农村人民生活的富足。 不过,我也有个疑问。如果没有学习提示,学生是不是能领会到本课的中心思想呢?我看有困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二这次考试,考得不算很好,还行!我觉得我做的还不算好,我觉得我还你有些不好和一些没有养成的好习惯。如下:1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2准备不充分,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3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 综上,我决心: 平时锻炼自己,强迫自己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把课堂学习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并学有余力地积极发展兴趣爱好;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三1、整理5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关的乘法式题。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5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记忆和运用。 难点:对5的乘法口诀的逐步熟练和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 (1)“数松果”主题图; (2)“练一练”中的第3、4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会发现这么多松果不能马上数清楚,于是教师指出:那么我们就边数边算,慢慢整理吧! 1、第1至第三句口诀。 (1)出示三张图片,引导学生列算式:3×5=15或5×3=15。 (2)去掉一张图片,变成两张,引导学生列算式:2×5=10或5×2=10。 (3)再去掉一张图片,变成一张,引导学生列算式:1×5=5或5×1=5。 (4)师生共同在每一组算式后面编一句口诀,即: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5)理解这三句口诀。 引导学生把图片、算式和口诀紧密结合起来理解。例如:2排有10个松果,列算式是:2×5=10或5×2=10。口诀是“二五一十”,表示“2个5是10。 (6)学生连起来读这三句口诀,并尽快记住。 2、第四至第九句口诀。 (1)依次出示四排、五排……九排“松果”图片,学生自己试着把算式、口诀全部整理出来。在编口诀时,强调口诀的写法,有的孩子会出现三五15,五九四五等书写错误。 (2)对后六句口诀进行统一和规范。 (3)理解这六句口诀。 像前三句口诀的理解方法一样,逐句让学生说一说:图片――算式――口诀――解释。 (4)连起来读这六句口诀,想办法多记住几句。 3、完整记忆“5的乘法口诀”。 (1)有什么记口诀的好办法?学生分组活动,各抒已见。 (2)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巧妙办法: 让我们的小手来帮忙: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的同学都把手伸出来,一会儿就把口诀全记住了。 边想算式,边记口诀:前半句相当于等号前面的乘法,从1个5到9个5,很有规律;后半句相当于得数,一句比上一句多5,隔一句就多10,也很有规律。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尽快记住5的乘法口诀。 三、课中游戏。 参照教材第11页下面“数学游戏”的方法,两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说“一只手”、“两只手”……另一人分别说出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然后交换角色。 四、巩固应用。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3、4题。 1、第1题。 (可师生对练,同伴对练,还可以小组选代表,或男女生选代表对练,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两人一组进行活动。 (1)一人说口诀的前半句,另一人以口诀的后半句相对。例:“五八”――“四十”。 2、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看算式、算口诀、写得数。 (2)集体订正答案。 3、第3题。 (1)读懂题意。 (2)在书上填。 (3)小组内交流答案。 4、第4题 (1)学生各自在书上看图填算式。 (2)汇报交流。说算式――解释算式的意义――介绍所用的口诀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四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小猴为“分苹果”发愁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记录分法。然后交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3.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强化1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激发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通过学儿歌,给数字卡片找朋友,师生、生生的伸手对口令游戏,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4.通过“爬台阶”看图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想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教材的设计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第41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完成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学生抢着说:我和他们想得不一样。结果学生从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开嘴巴和身上画虚线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出好多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五1000×2.25%×1=22.50(元)1000×2.25%×1=22.50(元)22.50×20%=4.50(元)1000+22.50×(1-20%) 1000+22.50-4.50=1018(元)=1018(元) 答:一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1018元。 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利息的20%。王奶奶存1000元1年,到期利息22.50元,应缴纳利息税22.50×20%=4.50元,这样她存入1000元,到期后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18元。 四人小组互相检查对方的计算是否正确。选一到二位同学(实物投影交流) 这里既是一种实践应用,也是对学生课前作业的照应,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又使学生通过解答,达到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102页第 6、7题,学生尝试计算后,交流。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要缴纳利息税,有的则不必缴纳利息税,像国债、教育储蓄就不缴利息税。 2、综合应用 让学生明白,如果定期存款中途取时,只能按活期算 生:可以先向别人借钱,等存款到期后,再归还借款。 生:可以用存折作抵压,从银行贷款,然后等存款到期后,再归还借款。 这里是本课的高潮所在,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或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2)、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存入问题银行,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针对学生差异,实施多元评价。我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设计为实践延伸,对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要求,让学生获得实践体验,感受到所学的知识能运用于生活。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个人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款方式,体验到不同的存款方式带来的不同益处。课后要求学生去亲自实践,体验储蓄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不仅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和数学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各种教学活动外,还给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在课内进行交流时,教师还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给出知识性、行为逻辑性、实践性、合作性等方面的多元评价方式,使不同的学生认识了自我,有利于他们的再发展。) 板书设计 利率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为学生提供直观性的顺思维与逆思维两种形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并能依据板书归纳和小结本课时所学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六【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数数; 【教学难点】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小棒、铅笔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七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问题探究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第1题: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7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八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0~p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编制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师:(出示表格) 松果的堆数 1 2 3 4 5 6 7 8 9 个数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师:你想知道怎样记住这些算式吗? (有的学生会想,1个5是5,2个5是10,3个5是15,4个5是20、、、、、、这样记住的) 师:这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记的 (有的学生会说出是用乘法口诀来记的) 师:利用口诀来记又顺嘴,又方便。刚才有同学说1个5是5,如果把“个”字去掉,变成“一五得五”,把2个5是10变成二五一十就顺口了。 师:哪一组的同学能把编制好的口诀读给大家听。 熟记口诀 师:现在和你的同桌来玩这个游戏,男生先说,女生对、然后女生先说,男生对 (生生互动) 四、巩固应用。 练习一: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练习二: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诀) 五、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2×5=103×5=154×5=20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5×5=255×6=305×7=355×8=40 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 5×9=45 五九四十五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九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的含义,体会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应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灵活解答有关“利息”的问题。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概念,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理解利率概念,学会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1.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2.利息如何计算?明确: 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 四、巩固练习: 出示例题:老奶奶存1000元,两年后可以去会多少钱?(学生板书演示)老师提醒:存期两年,利率是4.68%,还要扣去5%的利息税。1.1000×4.68%×2=93.6(元) 93.6×5%=4.68(元) 1000+93.6-4.68=1088.92(元)2.1000×4.68%×2=93.6(元) 1000+93.6×(1-5%)=1088.92(元) 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归纳: 第一种方法先算利息,再求利息税,最后用本金+利息-利息税;第二种方法也是先算利息,再用本金+税后利息。都正确。 五、作业安排: 课本练习二十三第6、7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篇十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1、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练习活动中,通过对正方体的观察,体会到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对拼搭后的物体的观察,感受视图的形状是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的,为下一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生实际 二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但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要由只关注物体的一个面发展到同时观察两个面、三个面,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表述自己的观察方法或结果时也会出现叙述不清的状况。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6-7分钟 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 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 3、指名介绍 活动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 25分钟 明确观察要求, 指导观察方法, 2、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资源 3、组织交流与评价 随机引发思考:从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4、引导小结 活动二、从不同位置观察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 1、学生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2、交流观察结果,检验观察方法。 3、感悟小结 这个大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前一次的初步观察体悟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观察,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而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展示出来的“差异资源”又为互动生成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6-7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不断挑战。 一、1、从正方体的三个面观察 2、观察老师拼搭的两个正方体,想象后与视图连一连 二、按要求摆图形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想象与观察结合,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与视图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1―2分钟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自我评价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