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教师采取的特定教学手段和途径。以下是一些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的精选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那同学们可要做好准备,看看它们出了哪些什么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关:小小神算手。 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哦,闯过了喜羊羊的第一关。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关:小小玩具店。 五一期间,喜羊羊的玩具店开张了,懒羊羊也来到了玩具店,想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出示玩具)可是懒羊羊在买玩具时却遇到了问题。(出示喜羊羊说的话,生自由读一读)你们能不能帮助他?那么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1、这道题你会算吗?应该怎样算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给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分组讨论,师参与讨论)。 2、汇报交流算法。 3、同学们真聪明,也非常的有爱心,用自己的学具帮助懒羊羊解决了问题,自己还学会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真不简单。 4、巩固练习:书本练习十第1题。 57-3=99-6=89-7=。 65-4=48-5=26-2=。 5、美羊羊也遇到了难题,你们还愿意帮助她吗?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算式)。 6、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7、汇报交流算法。 8、练习:(书本练习十二第2题)。 三、加强对比,理解算法。 1、小结: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懒羊羊遇到的问题,大家比较一下,35-2=33,35-20=15这两题一样吗?(生:不一样。)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把35分解成30和5,减一位数从个位上减,减整十数从十位上减。)。 2、小结: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3、巩固练习:。 四、游戏练习,巩固新知。 1、同学们你们真的很聪明,那就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好吗? 你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战胜了喜羊羊,而且还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真是令人佩服! 2、玩“爬楼梯夺智慧星”的游戏。 教师任选两组学生进行比赛,根据口令同时接力做题,先做完的小组拔智慧星。 (先选出一名学生当主裁判,其余学生当副裁判,然后请参加比赛的两组同学做好准备,按要求进行比赛。最后由主裁判带着大家集体订正,评议)。 五、分享收获,感受快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在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三、教学难点。 渗透学习方法。 四、教学具准备。 练习小篇子。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内容。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 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4×60=(说算法)80×5=(注意0的个数)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 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订正。 (3)全班交流。 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 (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 (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 (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 1.快速抢答争第一。 (1)出示题目: (2)学生抢答。 2.认真观察填表格。 (1)出示题目: (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趣味数学找规律。 (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知识与技能:理解与描绘自己躯干上的左右位置关系;空间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巩固环节中,重视知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情感与价值观:利用游戏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准确区分躯干上的左与右。 能够根据参照物,描述出不同物体各自的左右位置关系。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猜字谜,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课件出示)。 谜面一:一横一撇长,工字在右下。(左)。 谜面二:一横一撇长,口字在右下。(右)。 师:是呀,小朋友都能又快又准确的猜出这两个字,但是你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区分左和右呢?(板书:左与右)。 二、游戏。 1、听口令做动作。(课件)。 师:请小朋友根据老师的命令,如:伸出右手,抬起左脚、摸摸右耳??谁又快又准确,谁就是冠军了,为了比赛更激烈,我们先一起来热热身。(游戏)。 2、排排座。 三、分析辨别。 1、出示图片。师:你知道这是左手还是右手吗?为什么?师:所以我们可以在照片下的空格里写上“左”,表示左手。 2、相对的位置关系。 师:出示一只手(左)这是我的左手,有哪个小朋友愿意和老师拍拍手,说说那是你的什么手?这是我的右手,请小朋友和老师拍拍手说说是自己的哪只手?为什么老师是左手而小朋友是右手呢?请小朋友小组讨论一下。 生:因为老师和小朋友是面对面的。 师:面对面称为相对。当两个人在相对位置的时候,左与右是相反的。再举例,进一步巩固。 师:与同学们面对面,这是我的右脚。 生:这是我的左脚。 游戏:同桌两两相对,拍拍说,伸伸脚,摸摸小耳朵,并相互用左与右说说。 3、出示课件(图片3)。 师:这是左还是右?说说为什么? 生:图片中的手和我们是相对的。 4、出示课件(图片4)。这个小女生的耳朵是左还是右?学生可以模仿照片中的动作判断出左和右。 四、拓展练习(出示课件)。 1、辨左右,答问题。 3,9,7,6,4,2,10,8,9,11,0,5,1,数字6左边最小的是____,右边的是____数字0左边最小的是____,右边的是____将这4个数从大到小排列。 2、(出示课件图片)。小灰兔出去玩,看见小白兔从()边走来。小白兔的()手拿着花,()手拿着气球。小马从小灰兔的()边走来,正在和它()边的蝴蝶游戏。 3、想办法使左、右两边的柠檬同样多。左边有___只柠檬,右边有___只柠檬。如果从___边拿走___只柠檬,就和___边同样多。或在___边添上___只柠檬,也和___边同样多。还可以从___边拿___只柠檬放在___边,两边也是一样多。 动脑筋:(出示课件)。 1、小丁丁整理铅笔盒时把铅笔放在尺的左边,橡皮放在尺的右边,那么铅笔在橡皮的()边。 2、看电影时,小红坐在小兰的右边,小兰坐在小华的右边,那么,小华坐在小红的()边第()个位子。 五、总结。 说说今天学了些什么。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2、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研讨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1、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 2、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复习: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情境:蓝灵鼠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今天他又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摆小棒。大家看他是怎么摆的?课件出示与教材图相似的小棒图(先出示30根小棒,再出示5根小棒)现在,你也像蓝灵鼠那样自己摆小棒。 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摆的。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 2、学生按教师要求和同桌举例认识加数、加数、和。 3、学生按图进行操作、交流、表达,然后汇报交流。 4、举例认识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组内说,再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出的,并板书:30+5=35。 教师讲解加数、加数、和。让学生重复这些内容,举例说说。 回到情景图,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还剩多少根?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样想的?交给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算理。 讲解被减数、减数、差。方法同上。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实践与应用。 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自主小天地:学生把自己编的题写在书上。 完成练一练的1、2、3题(可采用多种形式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看图说题意,并列式计算。 第4题对口练习:可采用教师和一名学生先做示范(可加、可减)再让同桌进行练习。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投影仪、不同长度的铅笔若干、刻度尺。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言语导入。 二、新授。 1、桌子有多长。 (1)估计活动。 师:小朋友们,请大家先用手比划一下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 学生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2)实际测量。 教师询问:同学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吗? 学生回答可以用东西量。 (3)讨论交流。 让学生来说一说刚才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桌子有多长。 学生们说他用不同的工具量的。 师总结:原来大家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这样说起来真是麻烦。 那有没有办法使测量的结果都一致呢? 生说:可以用尺子来量。 (4)认识刻度尺,用尺子量。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拿出刻度尺,认一认。 师讲解:让学生知道刻度尺上每10个小格组成一大格,就表示1cm,即1厘米。让学生指一指从哪到哪是1厘米。 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的。(指甲盖、鼻孔等)。 2、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1)引导示范。 师:首先我们应找到0刻度,把笔的一端对准它,看另一端对准哪个数值,再把它读出来。 让学生想想,有时候一枝铅笔不会刚好是政厘米数,该怎么办? 应该读出较为接近的整厘米数即可。 (2)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展示测量的过程。 二、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先估计有多长,再量一量。 2、第二题:蚂蚁搬豆。 3、第三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三、全课总结。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教师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会学生比的方法。 请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测量的工具,教师及时补充。 指导学生任意测量,再全班交流。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教案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第一部分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2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名师教案教学内容: 在街上(一年级第二学期p.15)。 设计意图: 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左与右,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在设计时,力求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数学知识回到生活中,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由于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正确建构“左与右”的概念,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在搞清自己身上的左与右及身边周围的左与右的基础上,来到大街上找左右。先是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这里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自己方向相反的小亚。在完成题2、3后,穿插一个游戏“面对面”,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完成题4作铺垫。在课的最后,我还是以一个“跟我做”的游戏来结束本课,既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也是将本课推向又一个____。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空间和生活情境中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 教学难点: 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空间中的左与右。 (教师示范)。 站在我的位置上看,我的左边有窗,我的右边有门。 2.出示第1题图片,说说图意:观察图片说说,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大街上在大街上你看到了什么?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是啊,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安全最重要。 板书: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在图的下面填上左或右。完成题2后核对。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小巧在哪里?生指出图上的位置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你能试着做一做这道题吗?生独立完成题3后校对。 (面对面)。 (两个面对面的物体,它的左右的方向是相反的)。 继续进行“面对面”的游戏:谁能来指一指老师的左眼?同桌两个小朋友面对面,听口令,指出对方的左与右。 5.出示第4题:我们再回到图上看看,小亚站在哪里?(小巧的对面)和我们小朋友呢?(也是面对面的)。 你能说说:小亚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生完成第4题后和核对。 二、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街上”,认识了左与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个情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前后、上下、左右方位。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高兴的说:喜欢。 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好吗?(好)。 (板书: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听口令做动作”,老师说你们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先把你的手放在鼻子上,老师说哪你就指哪,请注意听。 准备:指耳朵(大家手不要放下来,相互看一下,谁错了帮助改正过来。)。 (同学们真棒,都指对了,反映很快。)。 二、游戏中,体验左右。 1.谁还想继续玩?现在,老师要增加点难度,仔细听:指左耳(你指的是左耳吗?想一想,应该是哪只耳朵。)。 指右眼(手不要放下来,同桌相互看看,有没有错误,应如何改正。)指左眼,指右耳我发现小朋友们这次速度慢了,而且还有出错的地方,那大家想一下,我们这次的游戏比上次难在什么地方?增加了左右(板书:左右)。 (真是认真听讲的好孩子)。 2.师小结:这个方法真好。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打个招呼,再伸出你的左手来,摸摸你可爱的小鼻子。 学生会发现:左腿、右腿;左胳膊、右胳膊;左眼、右眼等。可以引导他们边找边做动作:踢踢左腿,再踢踢右腿;伸伸左胳膊,再伸伸右胳膊,,,,)。 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刚才说的这几对好朋友,都是一左一右的。这次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右手的这边就是右边,左手的这边就是左边。 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左右”的知识。你能说说吗? 3.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摸摸右耳朵,右手摸摸左耳朵,双手拍拍放下来;左脚跺两下,右脚跺两下,双脚一起跺两下。 5.听口令,摆文具。(师生同时摆)。 数学书摆中间,橡皮摆在书的左边,文具盒摆在书的右边。 师:怎么我的文具盒在这边,而你们的在那边? 师举例说明,师生同时举起右手,问:你们举的右手和我举的右手怎么不在同一个方向?教师转过身去,这样就和小朋友们的右手方面一致了。(生也向后转,体会相对性。)。 三、利用左右,认识同学。 1.师:谁能给老师介绍一下自己前后左右的四个同学呢?(生介绍)。 2.师:在我们的教室里,坐在最左边的同学举起左手,坐在最右边的同学举起右手。从左边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师指着说)从右边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师指着说)下面我们来玩“猜同学”的游戏。从左边数第二排,从前边数的第5个同学。从右边数第三排,从后边数的第2个同学。请学生上前说。 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左腿踢一踢右腿踢一踢。 (请坐。小朋友们做得真棒,反应很快。)。 五、认识前后、上下。 1、认识前后。 小朋友们有没注意听,我们刚才的活动中除了左右之外还用到了什么方位? 2、认识上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除了前后、左右之外,我们还经常用到什么方位?(做出指上指下的动作)生:上、下(板书:上下)。 (真是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孩子)我们再一起指一下上,再指一下下;指上、下、前、后、左、右。 六、游戏巩固新知。 1.现在,上下、前后、左右你都能分清吗?好,试试看。 师找一名同学示范一下(师生面对面站,师先说。拍手做“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反正正、石头、剪刀、布”然后生说。)。 师:大家学会了吗?同桌之间试一试。 3.小动物排队: 4、水果排排坐。 5、住在最下。 面,是第__层.第。 2层住的是____。 _,它在_____。 的上面,____的。 下面.第3层呢?_。 __。 6、森林运动会:加油!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我的前面有谁?我的后面有谁? 谁得了第一? 7、1号车在()号车的前面, 在()号车的后面。 1号车排第();。 5号车在()号车的后面,在()号的前面。 8、上山时,谁在前?谁在后? 结果呢? 9、从左数是第()个。 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10、练一练: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 一共有()辆车。 11、涂一涂。 将最左边的圆涂上红色。 将最右边的圆涂上蓝色。 将最中间的圆涂上绿色。 将从左边数第二个圆涂上黄色。 将从右边数第二个圆涂上黑色。 12、贴一贴:指出上下左右。 师:你们瞧,4只小鸟已经飞来了。请小鸟说说在大树爷爷的哪边?3只小兔也蹦蹦跳跳跑来了,下面的小同学,你能说说它们在大树爷爷的哪边吗?还有5只小鹿和6个蘑菇呢,你想让它们贴在哪儿?(学生指挥贴。)。 七、小结: 小朋友们,你们玩的开心吗?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下课以后你可以接着玩有趣的游戏。 板书设计:认识左右、上下、前后左右上下前后。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6、比较钱数多和少,单位统一直接比,单位不同化一化,化成相同再比较。 7、计算钱数要注意,单位相同才加减,加满10角进1元,加满10分进1角。 8、几元减几角,计算有妙招,几元拿1元,当做10角减。 9、整十加、减很容易,只把十位数字来计算,十位计算得几十,个位只需写上0。 10、整十连加和连减,计算顺序有规定,从左往右依次算,步步都要算仔细。 11、两位数加以位数,先把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加十位数。 12、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用十位数加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3、进位加法不难算,满十进一是重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向十进一要切记。 14、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再加十位数再加十位数。两位数减十位数,先用十位数减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5、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不变,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数相减,个位数不变。 【知识点】。 1、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写数。 (2)比大小(“”或“”〉,排序。 (3)数的组成。 (4)基数,序数。 2、0的认识——-表示没有,表示起点。 3、计算: 加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加号。 减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减号。 会相关的计算(5以内):加法、减法、0的计算。 【练习题】。 1+3=1+1=()3-3=()2+3=()。 4-4=()3-3=()3-1=()2-2=()。 1+1=()3+1=()2+3=()1+4=()。 1+2=()3-2=()4-3=()2-2=()。 1+1=()2-1=()3-1=()4+1=()。 2-2=()4-2=()3-3=()2+3=()。 4-3=()2+2=()3-2=()2+2=()。 4-4=()3-1=()2+2=()3-2=()。 4-4=()2+3=()3+1=()3+1=()。 1-1=()4-3=()4-1=()4+1=()。 3+1=()1+2=()4-2=()2-2=()。 3-1=()3+1=()4+1=()1+1=()。 2+2=()1-1=()3+1=()2+1=()。 4+1=()4-4=()2+1=()3+2=()。 2+2=()4+1=()1-1=()2+3=()。 1-1=()3+2=()4+1=()1-1=()。 2+3=()1-1=()1-1=()3+1=()。 方法一。 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在学习中出现漏洞,这时候就需要在职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辅导过程中老师会帮助学生把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 方法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的体会是教师念好“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练(常训练)”三字经是至关重要的。念好“基”字经“基”是指基本口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础,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指达到“脱口而出”,其它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 方法三。 手脑速算是以人的不同器官模拟电脑的相应构件、原理运作,模拟电脑开发人体的运算、记数潜力。它是通过模拟电脑0、1理论分解计算为一位数的运算和记数,模拟电脑归纳法处理信息的方式(软件)来实现快速计算的。它既是一种计算方法,又是一种训练人的手脑模拟电脑快速运算、记数的方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买气球》是《组织比赛》之后的一节课,不同的是它是横向统计图,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所以学生学起来难度会相对减少。但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会有重复或遗漏的现象,为了学生收集数据的过程能顺利进行,要向学生渗透有序思考及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 (二)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有效地组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及实用性。 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师要针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取个别辅导、启发、引导、讲解等方法来调控课堂教学,达到教学方法灵活性和实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四种颜色的气球,不同颜色的磁铁,记录表,横向统计图。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 钟面:钟面上有12个数,有时针和分针。 分针:钟面上又细又长的指针叫分针。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3、认识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4、整时的写法:整时的写法有两种: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如:8时或8:00。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如何学好数学? 想学好数学,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数学,它都包括哪些东西(初中数学内容)。我们宏观的去看初中数学,主要俩大模块:几何、代数。几何包括点、线、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椭圆、圆):代数中有有理数、分式、整式、函数等。清楚它的大致包含的内容所对应的知识点,针对每个知识点如何的掌握,巧妙的去运用,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是最终的目标。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难做到的就是去运用。运用的巧妙、合理,我们就能很快的将题目解答出来。学会了,但不知道怎么去运用,往往要走很多弯路,这是大多数学生学不好数学,为学数学最苦恼的事情。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此为大家谈一下我学习数学的一些心得。 当拿到题目时,第一步要读题,大致的了解下属于哪方面的知识点,都有哪些已知条件,,第二步,审题,通过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哪些隐藏的信息;例如告诉你在一个三角形中,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3,4,5,就可以判断次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者说其中的两个角互余,也可判断为直角三角形。甚至每一句话都有可以隐藏一个条件,将每一句话都审清楚申明白,不捡不漏。所有的条件都搞清楚后,第三步,我们要知道题目所求未知是什么,通过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建立关系,一般的未知值都是通过某些公理推理得到,而我们就是要用已知的条件去证实存在这样的公理推理,这就要求我们要熟练的掌握这些理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师:五颜六色的气球既经济又实惠,我们就去买一些气球来布置教室,那你们想买什么颜色的气球呢?(板书:买气球)。 (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3.找寻方法。 师:同学们的意见都不一致,这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表意见,提到统计,师适时导入)。 师:那我们就一起用统计的方法来看看同学们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陈老师就能知道买哪种颜色的气球多一些。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角=10分。 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 5元=(5)张1元。 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20元=(2张)10元=(20)张1元。 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 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商品的价钱)。 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認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一年级数学《观察与测量》知识点。 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察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认识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建议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当时课改中教师们竭力寻求的。一年级上册教材规划了赋有童趣的学习资料和活动情境,例如6~7页的小猪帮小兔盖房、第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第18页的排队购票、第29页的小猴吃桃……这些都是儿童喜欢、了解的,可亲可近。在教育中,需求结合实践把静态的文本资源加工成动态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教育“比多少”,应充沛运用主题图给学生叙说“小猪帮小兔盖房”的童话故事。 让学生走进情境,细心查询、比较,感悟“多”“少”“相同多”。再如教育“0的知道”,教师可依据第29页的主题图编制多媒体动画课件:小猴玩耍、小猴回家、小猴吃桃,用生动诙谐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喜欢。再经过查询小猴吃桃的情境:盘子里有2个桃,小猴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一个也没有了……领会“从有到无”的改变,感知0的意义。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能够把日子与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变得生动诙谐。 让学生自动获取常识。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的再发明。新课标偏重:“数学教育活动有必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打开水陡峭已有的常识经历基础之上……向学生供给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着手实践、自主根究与协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办法……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生动的、自动的和赋有特性的进程”。 教育中,要本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讲堂上给学生供给充沛的查询、操作、考虑、沟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常识。 (一)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根究获取数学常识。 例如教育“立体图形的开端知道”时,课前为学生预备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学生仰仗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历,查询、沟通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并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谈论“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相同”,了解物体形状的特征……学生依据日常日子中堆集的经历和对实践情境的感触进行根究,将理性经历进一步笼统化,打开空间观念。 (二)让学生经过着手操作,获取数学常识。 一年级学生的思想,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着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办法。例如教育“9加几”时,在学生沟通不同算法的基础上,请学生用“放进1盒凑成10”的操作活意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主意,使学生直观了解凑10的进程。接着,安排“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算一算”等活动,边实践操作边进行核算,详细形象的操作进程与笼统的核算进程一一对应。外显的动作驱动内涵思想活动,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感悟、了解新的核算办法。 (三)让学生经过协作与沟通,获取数学常识。 例如数学“9加几”时,由“校园运动会”的详细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后,把根究处理问题办法的“使命”交给各组来完结。先让学生独立考虑,并在小组内谈论沟通处理问题的办法。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日子经历用自己的思想办法考虑,会发作“点数”“接着数”“凑10”等多种核算办法。接着,请各组向全班学生介绍展现本组的研讨作用。使学生了解别人和自己找到的不同的办法,由此领会到处理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办法。一起,在沟通中,学生赏识自己的发现、赏识本组的作用、赏识全班发现的多种办法,不断领会成功的高兴。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根究知道和喜欢,增强学生协作学习的知道。 精心规划数学活动。 新课标特别偏重:“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践问题笼统成数学模型并进行阐明与运用的进程”,重视数学常识的构成进程是当时数学课题改造的一个重要理念。 例如“1~5的知道”,教材先表现从实践国际中笼统出数,接着让学生经过摆小棒进一步领会数的基数意义;知道物体和图形,教材先以“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进步学生对物体形状的直观知道,接着出现立体图形引出物体形状的称谓。然后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常识描绘地址的日子空间……在教育中,需求以教材供给的底子资料和学习活动条理,为学生规划查询、操作、考虑、沟通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常识构成的进程。 例如教育“1~5的知道”时,由学生去过公园或动物园的事例,创设“去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先请学生查询、了解有哪些心爱的动物,再请学生把查询和数的作用通知组内的小伙伴,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经过查询、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从实践国际中笼统出1~5各数。接着,让学生依据数摆出小棒,或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卡片来摆。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把笼统的数详细化,加深对1~5各数的基数意义的了解。学生经过看、数、说、做各项活动知道1~5各数,经历了数概念的构成进程。学生不只领会数的发作和作用、加深对数概念的了解,而且尝试用数学眼光看周围事物,并取得成功的领会,增进学好数学的决计。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