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案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一具体知识点、培养学生相应能力而制定的教学计划。在教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课堂教学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精编教案1、认识本课的“婴、毅、筐、怖、肿、憋、诱”这8个生字。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品析重点词句,感悟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4、积累本课具体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品析词句,感受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感悟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立足文本,给学生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读:同学们都想知道文中这位父亲的子女还收获了什么更为宝贵的东西,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看看你自己能否找到答案。 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难认难读的词句要多读几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读书要求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指名汇报: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获的读书习惯,以达到快速感知文本的目的,为探究文本,走进文本做好铺垫。)。 三、指导自主探究。 2、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自主探究。多媒出示读书方法: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具体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 (2)遇到不懂问题,可以提出疑问,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读书体会,解决疑难。 (阅读课文的教学重在读书方法的引导。从课题入手,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深入体会、提出疑问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对文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引导点拨,体会情感。 2、汇报读书心得。 学生可能从这几个方面来汇报交流;。 (1)新开的菜园是父亲辛勤劳动的结果,它浸透着父亲的勤劳,所以课题叫“父亲的菜园”。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师:你把这句话再读一读,看看哪些词最能体现父亲的勤劳。 生:(朗读)天还没亮,直到傍晚……。 师:是啊,正因为父亲的勤劳,才使我家又重新拥有一块菜地,这是——父亲的菜园。(指导朗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2)父亲在新开的菜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没有气馁,正因为他那种坚持不懈的品格,使他克服困难,终于开出了一块新的菜园。 师:父亲在开辟菜园时遇到了什么呢?他又是怎样做的? 生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父亲不但开辟了菜园,而且懂得怎样去呵护菜园,使它能更好地,长久地为我家提供一年四季翠绿的蔬菜。 (引导学生读第九自然段中父亲所说的话,抓住“难为,拼了命”等重点词,理解父亲不光顾眼前的远见和对菜园的爱,这是名符其实的——父亲的菜园)。 (1)出示课件图片(荒凉的山坡上的一片翠绿的菜园)。 (2)生:(汇报)多媒体出示:“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翠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3)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在看图,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体会父亲菜园的来之不易。 4、让我们同作者一起来享受父亲的菜园里一年四季诱人的翠绿吧!(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析课文重点词句,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中品悟语言的魅力,感悟父亲的勤劳和执著。既交流了读书的体会,感悟了语言文字的美,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五、再读课文,感情升华。 生自由读感受深的语句。 生:(汇报)……。 3、学了课文,老师也有自己的收获,你们想听一听吗? 师配乐朗诵改编散文《父亲的菜园》。 4、听了老师的朗诵,请你也来夸夸这位父亲,并写下来。 (1)学生练笔。 (2)、课堂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在有感情朗诵课文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解决课前设置的疑难,进一步提升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提炼与拓展,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读有所悟,以达到训练语言、提高表达水平的目的。)。 六、作业设计。 积累本课具体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重在积累,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教案教学内容: p6/例3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90÷30。 =3(名)。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1)24+24+24÷2(2)24×2+24÷2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48+12=60(元)=9-6=90÷30。 =60(元)=3(名)=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面的。 课后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教案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2)42+6×12-4运算顺序: =42+6×8=42+72-4(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114-4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110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背、想象水乡优美的环境,感受水乡的民风、民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主动积累优美词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水乡行》,上节课,我们学了小诗,知道了作者水乡行的顺序,谁还记得?指名回答。 谁给大家读读小诗,让我们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指名读诗。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静等)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诗,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多读几遍,想想你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勾画,交流。 1、第一小节。 1)重点理解“水运铺”,说说自己的理解,以及想到了什么,云倒映在水中,成了水乡的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水乡的路吧!出示图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还从”一把橹”中体会人们进出庄都是划船的。 你是从那个字看出来的? 假如你就坐在这轻摇的小船上,划过水云铺成的路,你想怎么读? 看图指导朗读背诵。 2、第二小节。渔网做门帘 1)水乡真的是那渔网做门帘吗?渔网挂满了树,严严实实的,就像是门帘。 2)渔网多。你是从那里体会到的?抓住“挂满树”来理解。 3)这里的人家很少。从“几户”来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渔网的多,水乡的静。 3、第三小节 景的美。重点体会“榴火自红,柳线舞”的景象.。 1)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同学们说石榴花红的象火一样,你是从哪知道的? 你们描述的这么美的景,作者只用了几个字?(两个字榴火) 你们在读读,作者的用词怎样?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炼。 2)刚才有的同学提到了柳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微风吹来呢? 作者用了那几个字来描绘这一景象?(柳线舞) 在此体会比喻的写法及用词的精炼。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红花绿柳眼影下的水乡吧!看图片朗读背诵。 这么美的景确是“家家门前锁一副”,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去稻田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4、引出“要找人,稻海深处”。 1)具体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见过大海吗?那蹈海什么样?引导学生想象“稻海”。出示图片。 指导读这一节 2)你还想到了什么? 有序多只青蛙在叫,蛙声一片。教师播放声音。可是“一步步踏停蛙鼓” 你有什么感觉?(安静了)引导学生体会“踏停蛙鼓”的由闹到静的变化。 指导朗读。 3)这红花绿柳,可人们却无暇欣赏,这里的人怎样?(体会水乡人的勤劳) 5、第五小节。 1)想象“暮雾”的景象。 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抓重点词语来理解。 你觉得暮色中的水乡怎样?出示图片并指导朗读。 2)从“儿童解缆送客中”你又读出什么?让学生体会到水乡人的热情好客。 1清晨我们坐着轻摇的小船来到了水乡,暮雾之中,我们又带着留恋离开,让我们再读读诗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节。(对读)一把橹把我们迎进了水乡,一手好路又把我们送出了水乡,诗歌还做到了首尾呼应。 2我们再来齐读小诗,体会他的妙处。配乐读。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炼,比喻的写法,首尾呼应等。 介绍水乡行的主题网站。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领会句子含义。 2.以较快的速度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从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性格,从大海的变化中去体会金鱼的变化。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1.有一个老渔夫的妻子,在一条金鱼的帮助下,从一个老太太变成了贵妇人,变成了女皇,但她还不满足。她到底想当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这就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童话叙事诗给我们叙述的故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适时板书课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渔夫和金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把课文浏览一遍,把不懂的字词画出来。 2.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先让会理解的同学解释,不能解释的查字典词典解决。 三、快速默读,把握内容。 1.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讨论: (1)诗歌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除了写人之外还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人物是老渔夫——老头儿,老渔夫的妻子——老太太,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主要写了金鱼。)。 (2)诗歌叙述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诗歌叙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对金鱼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仍然一无所获的故事。)。 四、抓住句子,理清顺序。 1.让学生在诗歌中找出描写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 2.学生讨论老太婆的具体要求,教师根据老太婆的要求依次板书。 4.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叙述顺序:课文开头简要介绍了人物及他们的身份,事情发生的地点,老渔夫打到一条金鱼的情况。然后按照老太婆对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顺序,记叙了事情的经过。 五、体会感情,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讨论: (1)老太婆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贪得无厌、贪图享受)。 (2)老渔夫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软弱无能,对丑恶行为姑息、忍让)。 (3)大海的变化体现了谁的变化?(金鱼的变化,由开始时的报恩逐步到强烈不满,最后恢复了老太婆贫穷的原状。)。 (4)诗歌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谴责了老太婆,也批评了老渔夫,告诉人们,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精致”“情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读、说、议中理解课的内容,体会故事蕴涵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爷爷的敬佩和赞叹的思想感情。 2、启迪教育学生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反民事情做得完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读课题。 2、教师导读:同学们,这篇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又将给我们是什么启示呢?请大家自读课文。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乌斯曼老爹说的话,并读一读。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读,其他正音,教师再强调。字音:“曼”是前鼻音;“瓷”是平舌音;“拢”的声母址“|”字形:注意“陶”字的右边里面足“伍”;“傻”下中部分的撇和点不能丢,注意区别“意”和“竞”。 (2)教师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在读中巩固。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 3、指名说一说课文国王的宝碗讲厂—件什么事?(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爹用了—年时间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样的碗,但却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国王和陶工们)。 (反馈白读的情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作用,交流学生的情况。重点认读生字,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要点语,说一说,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整体温表感知课文内容。 四、理清条理,讲故事。 1、引导学生想—想事情的起因。 2、指名反馈。 起因: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 经过: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答应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试。 结果:一年后,乌斯曼老爹研制出—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却不肯把方法告诉大家。加法尔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3、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说—说。 4、指名说一说这个故事。(在讲故事,让学生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斯曼老爹话的含义,从中悟出道理。 2、总结全文,明白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 精致观赏陶工浑身裂缝奇妙情愿沉默笑眯眯。 2、师导:今天,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二、理解句子、感悟道理。 1、师导:同学们,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2、指名反馈,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换给国王的宝碗并不是原来的那个,而是他自己重新做的)。 3.教师质疑:是呀,这只宝碗并不是补好的,而是重新做的。同学们,这只宝碗能修补的没有一点儿裂缝吗?(不可能)那乌斯曼老爹为什么要答应帮助陶工们呢?(指名反馈:因为如果他不答应,陶工们就必死无疑)。 4.教师出示句子,引导读一读。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当初是怎么答应陶工的请求的。乌斯曼老爹想了想说:“到你们国王那儿去,让他给我一年期限,也许我能想出办法来。”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真的是要用一年的时间去想修补宝碗的办法吗?(不是)。 (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你能想像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个宝碗肯定是修不好的,可是如果我不答应,这些陶工就都会被绞死。如果我用一年的时间试着去重新研制一个和这个宝碗一样的瓷碗,成功的话,他们才有可能获救„„)。 6.教师导读:乌斯曼老爹想保住大家的性命,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办法告诉大家,可是大家就是好奇,把乌斯曼老爹围起来,想问个明白。这时老爹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教师出示句子)我和你们做的一样,没有什么秘密。我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致完美。 (1)指名说说乌斯曼老爹的秘密是什么?(认真、努力)。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事情做得完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7.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说的话中还有哪一句和这一句的意思差不多?(指名反馈)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就没有做不到韵事。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乌斯曼老爹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本来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用自已的认真和努力做到了)。 (2)从乌斯曼老侈说的这句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读一读,加深学生对这个道理的感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乌斯曼老爹说的话,进行深入的探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道理,使学生受到启发)。 三、总结全文,谈感想。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研制出一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模一样的瓷碗,挽救了所有陶工的生命。这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经过乌斯曼老爹的努力,这件事情成了可能。你们想对乌斯曼老爹说什么呢?(学生抒发自己的感要卢)。 2、教师: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努力地去把这件事情做好,你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二课时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1.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1.认读生字 2.提出难写的字 3.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 5.抄写生字词。 超声波 嘴巴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和 雷达 无线电波 天线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1、学会本课8个会写字,会认读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4、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5、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金盏花吗?金盏花是一种一年或两年生的植物,开乳黄色或橘红色的花。它不仅花朵美,而且也是一种中药。这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药理功能的植物,大家想不想在家里栽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一位老奶奶栽种金盏花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生字读音。 2、汇报交流。 a、借助卡片读准字音。 b、教师范读。 c、指导容易读错音的生字。 d、指名学生认读。 3、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镇、试、撒、灿、烂。 b、熟字组合记忆的字:灿、烂。 c、形近字对比记忆:栽——裁。 4、巩固生字。 5、词语释义,积累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跟读。 3、男女生分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结构。 1、学生火车接龙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课文可以归并成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各讲了什么? 2、教师相机指导。 课文记述了一位老奶奶满怀希望,坚持不懈,培育纯白色金盏花的故事,赞扬了她契而不舍的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一位老奶奶种花技术特别好,人们称她为“绿手指。”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老奶奶看到报上的消息,不顾儿女的反对,年复一年,精心培育,终于培育出白色金盏花。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讲老奶奶把培育出的白色金盏花寄给园艺所,并表示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1、会议课文结构,自由讨论。 2、交流课文叙述顺序。 三、精读课文,探究释疑。 探究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出疑问: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了什么? 3、学生交流:共两句话。第一句写老奶奶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小镇上。第二句写人们称老奶奶为“绿手指”。 4、指导学习。 a、“因为她种花技术特别好,所以人们称她‘绿手指’。” “绿手指”为什么加上引号?(比喻用辛勤劳动美化环境的园丁。)。 b、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可被成为“绿手指”? c、指导练习说句:“因为……所以……” 探究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 2、思考:老奶奶为什么想到种纯白色金盏花?老奶奶是怎样种出纯白金盏花的? 3、指导释疑: a、老奶奶为什么想到种纯白色金盏花?(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谁能种出纯白色金盏花,就能得到园艺所的高额奖金。)。 b、她的想法为什么会遭到儿女的反对?(老奶奶不懂遗传学,年纪又大,而且要种白色金盏花是专家都不可能完成的事。)。 c、老奶奶是怎样种出纯白金盏花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d、鼓励学生用自己一的话说说老奶奶种花的经过。 e、老奶奶培育出白金盏花用了多长时间?齐读相关句子。 4、再读课文,感悟老奶奶的精神。 自学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课文。 2、读后思考:20年后,老奶奶为什么把花种寄给园艺所? 3、合作讨论、交流。 4、教师指导理解:我只想问一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我也能种出来……。 老奶奶把种子寄给园艺所,是想表明自己不仅能种出纯白金盏花,还能种出黑色金盏花,并不是想要那高额奖金。从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矢志不移,孜孜以求的良好品质。 四、朗读比赛,加深感悟。 五、课后实践:种一盆花或一种蔬菜,观察、记录它的生长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精编教案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学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查阅资料,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难点:孔子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名言揭题。 1.出示孔子的名言,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资料。 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读了课文,你对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 三、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画记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2)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形容人地生疏。举目:抬起眼睛,指抬头。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羞惭:羞愧。 (3)这个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4.齐读。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生字词。 2.检查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惭”为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各部件写紧凑。“艰”字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良”。“懂”字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尊”的上面不要写成“”。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朗读课文。 2.提问:课文介绍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二、理解第二至五自然段。 1.自由读。 思考:讲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2.讨论: (1)孔子的境况非常凄凉,他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师法: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 风凉话: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 礼法:社会上通行的法纪和礼仪。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然:对,正确。 经典: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2)如果平时听到别人说你的风凉话,心情会怎样? 3.讲故事。 (1)课文中讲述的关于孔子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2)小组内讲故事。 (3)指名上台讲。 三、拓展延伸。 1.孔子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故事?交流孔子其他方面的故事。 3.如果我们面对孔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模拟采访孔子。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做成书签勉励自己。 2.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论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精编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精致”“情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读、说、议中理解课的内容,体会故事蕴涵的做人处事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爷爷的敬佩和赞叹的思想感情。 2、启迪教育学生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反民事情做得完美。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读课题。 2、教师导读:同学们,这篇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又将给我们是什么启示呢?请大家自读课文。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乌斯曼老爹说的话,并读一读。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读,其他正音,教师再强调。字音:“曼”是前鼻音;“瓷”是平舌音;“拢”的声母址“|”字形:注意“陶”字的右边里面足“伍”;“傻”下中部分的撇和点不能丢,注意区别“意”和“竞”。 (2)教师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在读中巩固。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 3、指名说一说课文国王的宝碗讲厂—件什么事?(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爹用了—年时间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样的碗,但却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国王和陶工们)。 (反馈白读的情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作用,交流学生的情况。重点认读生字,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要点语,说一说,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整体温表感知课文内容。 四、理清条理,讲故事。 1、引导学生想—想事情的起因。 2、指名反馈。 起因: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 经过: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答应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试。 结果:一年后,乌斯曼老爹研制出—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却不肯把方法告诉大家。加法尔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3、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说—说。 4、指名说一说这个故事。(在讲故事,让学生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斯曼老爹话的含义,从中悟出道理。 2、总结全文,明白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下列词语;。 精致观赏陶工浑身裂缝奇妙情愿沉默笑眯眯。 2、师导:今天,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二、理解句子、感悟道理。 1、师导:同学们,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2、指名反馈,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换给国王的宝碗并不是原来的那个,而是他自己重新做的)。 3.教师质疑:是呀,这只宝碗并不是补好的,而是重新做的。同学们,这只宝碗能修补的没有一点儿裂缝吗?(不可能)那乌斯曼老爹为什么要答应帮助陶工们呢?(指名反馈:因为如果他不答应,陶工们就必死无疑)。 4.教师出示句子,引导读一读。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当初是怎么答应陶工的请求的。乌斯曼老爹想了想说:“到你们国王那儿去,让他给我一年期限,也许我能想出办法来。”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真的是要用一年的时间去想修补宝碗的办法吗?(不是)。 (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你能想像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个宝碗肯定是修不好的,可是如果我不答应,这些陶工就都会被绞死。如果我用一年的时间试着去重新研制一个和这个宝碗一样的瓷碗,成功的话,他们才有可能获救„„)。 6.教师导读:乌斯曼老爹想保住大家的性命,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办法告诉大家,可是大家就是好奇,把乌斯曼老爹围起来,想问个明白。这时老爹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教师出示句子)我和你们做的一样,没有什么秘密。我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致完美。 (1)指名说说乌斯曼老爹的秘密是什么?(认真、努力)。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事情做得完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7.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说的话中还有哪一句和这一句的意思差不多?(指名反馈)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就没有做不到韵事。 (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乌斯曼老爹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本来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用自已的认真和努力做到了)。 (2)从乌斯曼老侈说的这句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读一读,加深学生对这个道理的感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乌斯曼老爹说的话,进行深入的探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道理,使学生受到启发)。 三、总结全文,谈感想。 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研制出一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模一样的瓷碗,挽救了所有陶工的生命。这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经过乌斯曼老爹的努力,这件事情成了可能。你们想对乌斯曼老爹说什么呢?(学生抒发自己的感要卢)。 2、教师: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努力地去把这件事情做好,你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有关球王贝利的哪些事,体会这些事中反应出来的人物精神。 3.关注日常生活中有关体育方面的消息,以“我喜爱的体育明星”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感受和学习体育人物身上的高尚精神。 过程与方法:本课时一篇略读课文,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由学生自学自悟体会人物精神,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讲了有关球王贝利的哪些事,感受和学习体育人物身上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重点和含义深刻地句子,从而体会那种美。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贝利的资料及图片、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欣赏球赛、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段足球赛的场面。这场球赛精彩吗?你们知道刚才进球的那个球员是谁吗?(贝利)揭示课题。 二、质疑激趣、合作探究。 可是,他曾经是一个贫民,你们知道他怎么成为球王的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自读提示自学。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讲课内阅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联系起来,也将阅读和口语交际有机的融为一体。)。 3、球王贝利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展开讨论,指名回答)。 三、拓展延伸积累感悟。 1、从贝利的经历中,你明白了什么?你最想说什么? 2、收集有关“体育明星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在班上办一期小专栏。 活动安排: (1)教师提前布置学生留意相关的资料,并作相关的准备。 (2)生展示和交流的内容可以以体育明星的故事为主,也可以介绍他们取得的辉煌成就。但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他的原因,找到这些人身上值得赞扬和学习的地方,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 (3)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文字、图片、音响等多种形式进行介绍。 四、识字与写字。 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我说课的课题是《红蜻蜓》,这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在日本广为流传。 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歌曲3/4拍,合唱部分为主要以三度和弦为主,歌曲的力度变化很大,但乐句连贯,力度过渡渐强减弱。 教学方式:体验、模仿、合作 教学工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课本光盘 体验:贯穿于课的始终。在聆听、演唱中体验歌曲的情感。 模仿:教师范唱,学生进行模仿。 合作:在学习第二乐段时,采用师生、生生合作完成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教学手段:听唱法、视唱法、演示法。 1、准确把握歌曲演唱速度、节奏以及高音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艺术形象。2、使二声部的合唱协调均衡,富有美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从优美得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通过聆听、范唱、模仿等形式,在体验、合作中准确表现歌曲。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重点: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难点:二声部演唱声音的和谐、统一。 a、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b、发声练习《樱花》 学生用“lu”模唱旋律。注意声音自然柔和。 师:你对这首乐曲的曲调有什么感受?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c、表演《红蜻蜓》. 1.教师播放乐曲旋律。 提问:这首乐曲和《樱花》有什么相似之处? 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提问:歌曲让你产生什么感受?表达了什么内容? 拍曲调非常优美抒情,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通过 “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美好回忆。 3.复听音乐 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歌曲有几个声部? 4.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2)二声部学生分别学习曲调。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用“”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5.学唱歌曲: (1)在“”的基础上唱歌词。使两个声部都唱得很流畅熟练,能从中获得二声部的效果。 (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 (3)演唱第二段歌词。 (4)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声部间的相互配合及协调。 6.表演歌曲: (1)复习力度记号。 (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其他处理方法吗? (4)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 d、拓展 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 e、教师小结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本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首歌曲的演唱,训练学生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歌曲,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演唱习惯。在授课过程中我始终注重每一环节的扎实度,以形象、准确的示范,赋有感染力的讲解、引导让学生来理解演唱时气息的运用,咬字的方法及歌曲意境的表现。如:手指感受小气柱。夸张口型拼读歌词等方法运用,即让学生理解、感受了演唱技能,也为唱好歌曲起到了实效性的辅助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我也很注意学生拿书姿势、唱歌姿势、静静聆听等等常规性的习惯养成,因为,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上好音乐课的重要因素。针对音乐课上的一些常规性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将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安慰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表达态度,从而进入交际的话题。 生活中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思考: 1、哪些人帮助了我?我是怎样感谢他的? 2、谁需要我的安慰?我是怎样安慰他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现生活情境。初步体验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在班上说一说。 1.说一说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怎样表示感谢的? 2.说一说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 3.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4.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一、说一说 1、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是怎样表示感谢的。 2、我是怎样安慰别人。 二、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三、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评议。 四、小组讨论,开展献爱心活动。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知道感恩别人。同时让学生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一、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从两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试着表演,分角色进行感恩。 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二、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三、集体评议。 四、以《感恩××》为题,写一段话,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找出自己最需要安慰的事情,让小组中成员安慰自己。 2、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3、师生评议。 4、写话练习。 5、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 6、全班交流。 让学生知道感恩我们的大自然,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感恩我们的祖国,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创编舞蹈动作 (一)复习歌曲 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要具有跳跃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 2、广西民歌《采茶歌》 (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 板书设计:纯净、优美 四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1、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通过感观和体验,认识到乐曲的特点。 2、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1、已熟悉碰铃、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乐器(碰铃、串铃、哨子)。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赏歌曲。 2、小结:原来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 3、演示课件,第二遍完整欣赏歌曲。 提出要求:“这次我们来听听蒙语版的歌曲,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共有几段?到底是不是有问有答的?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 4、小结: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自由讲述,老师作总结) 二、分段欣赏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请用不同的动作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来打节奏。” 2、能做出代表动作的学生示范。(大家学着做) 3、激发学生做出女儿和爸爸同时出现的动作。 ――“女儿来了(拍手),爸爸来了(跺脚),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 4、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 ――“第二段又是谁问谁答的呢?那么妈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 5、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6、边看课件,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三、选择乐器进行节奏乐演奏。 1、乐器与歌曲的角色配对。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帮助谁就选择对应的乐器,但是音乐没开始,我们的小乐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3、看指挥,学生进行分角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引导学生每人使用三种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边看图谱边操控乐器。 2、初步尝试看图谱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够好的地方。 4、再次进行演奏。 五、结束部分: 小结:刚才的游戏好玩吗?今天你们都表现得非常棒,有许多同学的反映相当的敏捷,表扬。那我们把这么好玩的游戏表演给其他同学看好吗?(离开活动室) 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想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课文记叙的顺序。 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学生自学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再通过练习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并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录音机、投影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泉水是从地下冒出的水,它是那么清澈,那么明净。它是大地母亲的乳汁,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作者家乡有义演清泉,泉水不但又绿又深,而且谭底还会不断冒出一串串彩色的、像珍珠一样的水泡,乡亲们称它为“珍珠泉”。(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听到的景象,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 学生谈谈自己想象到的景象,再次激发阅读兴趣。 三、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学习生字。 1 先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再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珍珠泉的神奇景象,并把自己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 2 对第一次的想象内容进行补充,并让学生读读画出的有关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学生选择的句子进行组合,把选择同样语句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气浪读,讨论自己的体会。有特殊见解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习,教师与他们交流。 (2)各学习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反复诵读,教师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品位,随机教学生字“嵌”和“筛”。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并通过读让其他同学听出你们的理解,听出你们的情感。在指导朗读描写珍珠泉周围景物的语句时,启发强调“绿”字,和三个“那样”,读出珍珠泉的绿、深、清,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描写潭底冒水泡的句子,引导学生读的轻松一些,好像在夸奖活泼可爱的小孩,读好两个“照在”、一个“照在”和三个“!”,读出变化,突出作者的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讨论交流中,对第一次想象的内容进行补充。 (3)让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其他同学倾听,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补充、质疑。 (4)齐读全文。 四、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1 (出事投影)课文先介绍了珍珠泉在 ,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 ,以及谭底冒出的 ,最后抒发了作者对珍珠泉的 之情。 2 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五、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要求自己工整、端正,不遗漏标点符号。 六、小结,激发习作和课外阅读的兴趣。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珍珠泉,它是多么清、多么绿、多么美啊!我们被这美妙的景象所陶醉。其实我们家乡、我们祖国还有许多美丽、神奇的地方,它们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宣传。希望同学们向本文的作者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祖国、家乡美丽的河山。也可以去调查、查找资料,如果有类似的文章,可以推荐给同学,大家一起欣赏,一起学习。 摘抄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四年级语文教师备课教案样本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角的度量四年级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二第5~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1的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练习二十二第5题。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直接比较角的大小。 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第一个角稍大一些。再用红色木条做一个角,使它与画的第二个角相等。 先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一个角比较。 提问:哪个角大?是怎样比出来的?你能具体说出大多少吗?(不能)。 再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二个角比较。 提问: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你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都是多大的角吗?(不能)。 如果我能说出红木条的角有多大,你能说出第二个角有多大了吗? 4.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能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个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想一想,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用一根线穿过量角器的中心,拉出1度的角让学生看)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 领学生读“1’。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用线拉出角再观察)。 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拉出10度的角,并板书:10。)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拉出60度的角,并板书:60。)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拉出90度的角,并板书:90)。 (3)现在来观察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在线一端打结,与中心重合。用线拉00)拉出10、30、90、120、180,分别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指名演示)。 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指名演示)。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指名演示)180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哪位同学来找内圈的80?(指名演示)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刻度线。(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投影一个40的角)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边说边演示重合的方法)。 指出:在量角时要特别注意,弄清看哪一圈的刻度。这里是用右边起内圈的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的',要按逆时针方向找出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条边对着40,这个角就是40,可以这样写。(板书:40)。 4.练习。 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量一量“练一练”中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写在角的下面。量的时候,把量角器按照图上表示的量角器的位置放。(老师巡视指导)。 提问:量出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5.提问:请你看一看,第112页例1下面有两个角,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大小是不是一样? 现在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提问:左边的角多少度?(板书:30)右边的角呢?(板书:30)。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指出: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追问: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用木条角再演示,说明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6.比较上课开始时出现的两个角的大小。 现在我们来量出上课开始时,黑板上的两个角的度数。(师生一起量,写出度数)。 你现在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有多大了吗?第一个角比第二个角大多少度? 四、课堂小结。 说明:用量角器量角时,还要注意应该看哪一圈的度数。 五、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量出练习二十二第6题里三个角的度数,并把它写在自己的课本上。 2.练习二十二第7题。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
下一篇:秋季开学第一课直播大全(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