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范文大全 说说签名 说说名字 说说短句 说说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实习报告 > 2024年农村学校教育现状调研报告(模板14篇) >

2024年农村学校教育现状调研报告(模板14篇)

下载文档docx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整改报告,将其视为一次机会,通过改进来提升自己业务平和工作效能。在整改报告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具体问题的描述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整改方法希望能够对大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可队伍质量却越来让人担忧。尤其在近几年,国家为缓解大学就业难的矛盾,大批大学生将教育当成自己就业的跳板,而涌入教育阵营,殊不知由于众多大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不适合自己所从的学科教学,学校所需专业的教师不能真正满足,只求课时安排,不求教师的专业对应。结果是,学校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学校优生资源流失,社会、家长不满意,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在新的时期,面对教育发展繁重任务的要求,教师队伍建设已事在必行,这就要求国家教育部作出教育用人调整,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结合农村实际出台农村教师用人政策。各级部门要对已用教师进行队伍管理,队伍培训,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师德内涵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这就需要让全体教师通过假期学习和平时的活动,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去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汲取身边的闪光精神。再是要加强教师的理健康教育,加强感投资,提高师德信念,以引导教师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弘扬教师敬业岗精神,提高教师政治、经济待遇,帮助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从而提升师德水准。

学校要经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设置教师个人简历、奋斗目标、专业发展规划、学习笔记、培训体会、教育科研、课件制作、学期总结、自我反思、成果证等项目。教师要按照要求来填充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并把它作为自己考核的材料依据。教师要对个人记录袋进行分项,不要以偏概全,使自己的评价陷入片面化和绝对化,让记录袋真正成为激发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智囊袋。

一所没有课题研究的学校不能算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个不参加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常规教学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在常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制定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用制度管理教师,为教师搭建好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今天我们班组织了一次去童乐园实地考察的活动,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大家能够更好地结合自己在书本上学的知识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既可以增加大家的见识,又可以将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来证实书本中的理论的正确性。

在去幼儿园之前,我们借鉴书本上的知识对这次幼儿园调研做了前期准备,列好提纲,准备好要询问的题目和要了解的情况。这次去幼儿园我们不单单要跟小朋友们好好接触,还要向老师询问一些相关情况,从而使我们的调研工作做得更加全面。

进入幼儿园之后,我们确定好我们要调查的对象是大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教室,当时他们正在上课,小朋友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到来,接下来就是由我们自己选择对象,我们选择的是一对小朋友,他们是一男一女。在询问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都已经7岁了,通过目测,我们看出女生身高约1米20左右,男生约1米35左右,男生还十分热情地对我们说他是这幼儿园里身高最高的,除此之外还对我们说了许多他认为有意思事情,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很健谈的孩子,语言的组织能力非常不错,还运用到一些专业性名词,而且他的表现十分活跃,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十分外向,十分可爱的一个孩子,人见人爱。这正验证了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观中的八个阶段中学前期体现的主动感。但是另外一个小女孩,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小男孩相比有些欠佳,但是她也能够很好地回答你对她提出的任何问题,在与她的交流过程中我们看出她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有点怕生,对陌生人会有一种本能的警惕性,但是当你于她相处久了之后她对你也是很亲近的。这些都可以体现出早龄阶段的一些特征,如他们都开始了最初的个性倾向;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已经从独白语转向为情境语等。

了解了一些小朋友的一般情况后,我们就开始了我们今天的任务。首先我们问了他们一个道德判断方面的问题:"一个小孩子无意间打破了三个瓶,还有一个孩子是因为调皮,在玩花瓶的时候打破了两个花瓶,你觉得哪个小朋友是不对呢?"和两个类包含形成判断的问题:"有两个草地,第一个草地上有三个鸡爸爸和三个鸡妈,鸡爸爸多还是鸡妈妈多;第二个草地上有四个鸡爸爸和三个鸡妈妈,鸡爸爸多还是鸡多?"女孩对道德判断问题的回答是:第一个小朋友做的是不对的,当我们问其原因的时候,她回答说因为第一个小孩子打破的是三个花瓶,第二个小朋友打破了两个,三个比两个多,所以第一个小朋友是不对的。而男孩子对道德判断问题的回答则是:第二个小朋友错,因为他调皮打破的,而第一个是不小心。在小女孩的回答中我们看出她的早期道德判断方面的发展还是处于发展不完善阶段,是以服从为特征。而小男孩的早期判断方面的发展是属于可以做出成熟判断阶段,他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考,考虑到故事中小孩子的意图来判断谁是错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做出成熟判断的转折年龄关键期是7岁。7岁的小朋友在道德判断方面正处于转折阶段,出现偏差也是属于正常范围之内的,经过成人的正确引导之后就会变得成熟而正确。而在对类包含形成判断的问题回答时,小女孩回答是第一个草地上一样多,第二个草地上是鸡爸爸多;而小男孩的回答是第一个草地上一样多,第二个草地上是鸡多。从他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在"前运算阶段"的他们,小女孩缺乏总类的数量大于任一子类的数量的推理能力,不能同时想到一个子类和整个一类。这正如皮亚杰对儿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但是小男孩却有这种推理能力,这就说明在"前运算阶段"中的儿童并不是所有的都没有形成类包含的概念,而这个阶段可能也就是儿童在没有形成类包含和形成类包含的转折过程。

农村学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份,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农村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职责。

基于对农村教育的关心,我们最近对兖州市各农村乡镇的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为期一个的调查走访。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调查组先后走访了16所学校、27个村小,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100余人进行了交流座谈,带回了很多的资料和调查笔记。

一、基本情景

1、调查对象: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的兖州市各农村乡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年龄从几岁到60岁不等。

2、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使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3、调查资料:教师的思想情景、教师的身体状况、教师的工作状况、硬件设施投入“留守儿童”现象教师迁移变化的动机、农村教师的现状、社会各界对教师的看法及理解等。

二、农村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1、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工作量大。

有些乡镇年龄老龄化严重。比如新驿镇,除中心小学外,其他小学80%的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上。调查中,很多的小学的领导表示,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环节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近几年来青年教师的补充跟不上,代课教师仍然存在。

在我们对小学情景的问卷调查表中,一周有20节以上的课的教师占70%,10节以下的几乎没有,剩下的就在10到20节之间。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80%以上的教师一般上的是2门到3门课。担任班主任的教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更多的班务工作需要处理,上课前得写教案,上完课后得批改作业、研究学生、家访等。繁重的工作不仅仅体此刻上课时间上,并且其它方面也体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还要搞很多的机械作业、家庭作业,教师都得认真检查批改;除作业外,还要对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考试好像成了体现教师工作价值的唯一方法。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监考、看卷、分析……着实忙!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复杂的学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心理劳累是不言而喻。

我们看看某小学的李教师一天的工作:

6:00--------6:30

起床、洗蔌、做早饭

6:30--------7:00

吃饭,边吃边看当天上课的教案

7:00--------7:40

到教室,安排并带领学生打扫清洁卫生

7:40--------8:20

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学生早读

8:30--------11:10

上午有三节课要上,两节语文、一节数学

11:00------1:00

回家做饭,动作快的还能够休息一会

1:00--------2:40

到教室安排学生睡午觉,并守午觉

2:40--------4:40

午时一节语文、一节数学

4:40--------5:20

批改当天的作业,并且准备第二天的教学用品

5:30--------6:30

学校开会,会上强调安全并布置班主任工作

6:30--------7:40

匆忙的吃晚饭,尽量安排时间家访

7:40-------刻试卷,为学生出习题,做完后休息

李教师还是在中心小学任教,她一个人上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课,并担任班主任,学生有近50人,繁重的工作已经让她疲于奔命了。李教师只是我们很多教师中的一个。

并且,除了这些外,教师还得管理和揣摩学生的心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给农村教育工作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教师全天候的工作之外无形中延续着,这是其它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许多教师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城区学校,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工作,好的教师都流向了城区学校。工作量大,因而造成师资的流失、师资力量的薄弱……构成了长期的恶性循环,农村教师的负荷也就不断增加!

2、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而在硬件设施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也不必须每个教师会使用,全校仅有一部,形同虚设。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最辛苦的当数上音乐课。

如有的小学,目前的音乐课设备就仅有一架破旧的电子琴,又重又破,几个音乐教师上课都没用它。姜教师上音乐课的时候就把自我的老朋友二胡给拿上,其他大部分教师上课都是用嗓子吼。

这种情景不仅仅仅出此刻一所小学。

在我们的调查中,80%的学校音乐课设备都还基本没有,情景好的学校至多也就是几台录音机,或者琴。有钢琴的学校,只是个别。

小学里体育课,也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相当于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大部分学校就是几个乒乓台和篮球架。并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艺体科目没有专职的教师,都是由其他教师上。上课的教师有时候都是让学生自习、做作业、看书。素质教育在这一方面完全得不到体现。

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当然,也在不断改善。

3、“留守儿童”现象突出。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所以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齐的儿童。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1.5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并且这个数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在我们对兖州市农村学校的调查中,80%的学校反应留守儿童现象严重。调查显示,有69.8%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仅有11.3%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说。在教育态度方面,有70.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吃穿睡觉”,别的很少管。“这说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委托监护人难以尽到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职责。”应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的教师有着无以言状的苦楚。

某中学的王小平教师不久前曾遇见过一件值得我们深思的事。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安排远的学生都住校,王教师是三年级的班主任,每一天晚上都会到寝室查夜,那天晚上,班上的一个女生不在寝室,王教师找遍了学校,也打电话问了不少的人,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又急忙到她家里去问,却发现那女孩子偷偷的回家了,可是家里的大人却没想过教师会很焦急的寻找孩子。可见,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质的冲突。

父母不在身边,一些“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也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调查证明,不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任性、冷漠、自卑、自闭,有的内向、孤独、柔弱无助,有的甚至对父母充满怨恨和逆反心理,还有的因缺乏父母的监护而变得胆小,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另外,“留守儿童”也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20__年公安部有个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即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存在的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逐步解决。”

4、教师精神压力大。

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78%的教师觉得精神压力大。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有近10%的教师因为精神压力而导致身体的不健康,其中46%的教师有慢性咽炎。教师精神上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方面。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体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此刻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象让我们的教师不明白如何去把握宽和严的尺度标准,越来越多的孩子动不动就闹离家出走,一不顺心就不读书。仅仅因为和教师言语上的冲突,甚至连自我的生命于不顾,从楼上跳了下去。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教育领域层出不穷,异常是最近几年,电视上没少见到。学生家长打教师现象也没少出现。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对待学生,轻不得重不得,怎样会没有压力呢!

二是家长方面。教育是一项社会性事业,这项事业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去共同实现。农村学校校网分散,学生分布广,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需要加强校网撤并,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可是很多农村的家长对此认识不到位,既要求优质教育,又要求就近入学,对于学校提出的一系列方案,不仅仅不予以配合,还千方百计加以阻拦,导致教师工作开展不顺利。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而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很多的家长要求很高,认为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不好教师难辞其咎。异常是农村的家长,根本不会管你什么素质教育,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的全都不重要。素质教育这么多年,从某种角度上讲,教师是没有目标的,怎样做不清楚,评价体系不到位,这与家长的态度也是有关系的。

三是学校和上级部门方面。作为教师,来自于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压力是很大的。看看此刻上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升大学的比率越来越大,可是基础教育的压力却不减反增,升学数、升学率牵扯着教师、校长、基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每一根神经。异常是一线教师,在拥有各种“质量指标”的“量化管理”系统里面,连气都来不及喘,大家一门心思地备课、上课、改作业、为学生订正错误、为“放松”了自身要求的学生做“上大学的好处”等人生“完美”愿景的教育……没日没夜,周而复始。教师们苦不苦当然苦!教师们怨不怨当然怨!可是能怎样整个教育都这样,教学期间这样那样的检查,名目繁多,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每个节日的庆祝活动、会议记录、读书笔记、安全问题、学习问题、生源问题等等,让教师觉得精神上吃不消。而当假期临近,我们教师却没有将要解脱的简便欢乐,因为眼前的通知早已把我们的假日瓜分了——职务、职称、岗位、学历等各种名目的假期培训进修要用去十几或几十天。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78%的教师觉得精神紧张,担心学生成绩不好,很多的教师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是事实。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实际上,我们业内人士都明白,这些年来,我们的教师没几个能过上完整的寒暑假。为什么呢大家明白,每逢假期临近,我们教师并没有将要解脱的简便欢乐。因为要竞争职称,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要适应社会对教师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仅有利用假期进行充电学习。看似简便好玩的假期实际上却比平时上班还要辛苦,这些都不是别人所能理解的。

5、家长对孩子受教育情景的认识不够,不会配合学校教育。

如某学校在招收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家长非要把自我不到5岁的孙女送到班上读一年级,不管教师怎样跟他做解释工作,到最终还是想方设法把学生弄到教室里坐上了。一个月下来,孩子吃不消了,哭着不进教室,这时候的家长就完全把职责推到了教师的身上,认为是教师非要让他的`孩子读一年级的,并且认为是学校的教育有问题,要不孩子怎样会不进教室呢农村中的家长认为自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职责就在学校了。他们不闻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到学校吵闹。

说到那里,我就不明白该为我们的教育感到悲哀还是为我们的孩子觉得无奈。

三、思考与对策

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和重视的一大课题。我们提议从下头几个方面入,切实改变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

1、从源头上拓宽教师入口渠道,逐步淘汰现有不称职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要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进取培养高水平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建设一支贴合新世纪发展的合格的农村教师队伍。从选拔、培养、保障、管理、激励等方面,建立一套确保师资队伍建设顺利推进的工作机制。

2、我们呼吁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真正从制度上使这一领域的投入得到切实的保障。近几年来,虽然我市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有所倾斜,各级政府也开始重视农村教育,相继出台倾斜农村教育政策措施,如:提高农村教师福利的农村教师津贴;减免学杂费等等。这些都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供给了强有力的保障。可是农村学校起点低,底子薄,发展起来十分缓慢。异常在经济薄弱的乡镇,财政困难,学校的硬件建设还需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社会层面研究。我们提议政府多渠道,全方位地向社会宣传农村教育的重要性,让全社会都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困难,争取社会广泛力量的支持和帮忙。为此,我们提议:一是政府能够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放宽农村教育的社会办学条件,让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教育的领域,从而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二是设立农村教育捐赠基金,鼓励社会优势群体对农村教育的捐赠。

3、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将不断加大,留守儿童和流动子女教育问题将更加凸显,必须从制度上整体地把它纳入到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三、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能够研究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四、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加强精神、心理、生理、行为方面的指导教育,帮忙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4、要减轻教师的精神压力能够废除“管、卡、压”管理模式,实行教职工民主管理。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宽松和谐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使教师置身其中能有一种人际安全感,从而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想教育,提高他们的需要层次。搭建职业生涯发展的舞台,帮忙青年教师走向成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应对挫折的本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活动,帮忙教师缓解压力。

5、要切实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经常培训家长学校教师,组织教师备课,开展教研活动,还要重视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忙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帮忙家长加强自身修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庭礼貌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看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心心相印的教育,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我想只要农村教育在各方面都受到关注,不再有以上的矛盾和问题,定会有一个完美的明天!

农村学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一、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盗拦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四、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五、改变教育问题的策略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王家庄街道朱子小学 2013年7月5日

--------------------------精品

文档-------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文档-------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目的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文档-------

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文档-------

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06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文档-------

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文档-------

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文档-------

教师 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 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 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 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精品

文档-------

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文档-------

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文档-------

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

文档-------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文档-------

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05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07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0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5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文档-------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精品

文档-------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王家庄街道朱子小学 2013年7月5日

精品

-----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目的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

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06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

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精品

-----

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

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

-----

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05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07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0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5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现状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的认知。

20xx年11月14日

扬大一幼

大班3班、中班2班

观察法由于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当今的幼儿园与过去的相比,无论是教育技术还是教育方法都更加先进。

在教育器材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触屏电脑。对于幼儿来说,五彩缤纷的画面与跌宕起伏的声调,相比过去的图画书与老师的苍白读书声更具吸引力。并且在实践操作的课程中,通过视频直观形象地向幼儿展示实践效果,让幼儿亲眼所见,亲身体会,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相符合。这一先进器材的使用对于幼儿教育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同时也应该顾及对幼儿的视力、听力的保护,比如座位距离屏幕太近、声音虽不大但也要尽量小一点。

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表达能力。利于所有幼儿发展自身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记忆力。

从幼儿园的整体来说,幼儿园的建筑别出心裁,较之过去更具童真趣味,符合幼儿独特的心智与头脑中的世界观。

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幼儿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因此一个下午的观察基本上都是对游戏的观察。先是点名游戏,此游戏主要是用来加强幼儿的注意力与反应能力。并且游戏难度一点点地增加,让孩子有了适应的时间,不断地尝试着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与增强注意力。最后升级为团体游戏,这也利于加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第二个是烧菜游戏,放着背景音乐,孩子一边说着烧菜的步骤,一边做着相应的动作。为幼儿提供了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氛围,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人格特征。它也是活动性游戏,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与手眼协调能力。最后是镜子游戏,是一种探索与发现的游戏。属于教学游戏,有计划地增长幼儿的知识,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并且在此游戏中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积极思考多种可能情况,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农村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县寄宿制学校建设成果,促进我县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组织有关政协委员于10月深入东冶、驾岭、横河、演礼等乡镇,以寄宿制小学实际运行过程中凸现的利弊为课题,采取“一听、二看、三访”的办法,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目前的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农村小学171所,其中寄宿制小学72所,寄宿学生13902名(一年级848人、二年级1138人、三年级1835人、四年级3269人、五年级3609人、六年级3203人);农村小学在岗教职工2205人,其中临时代教职工441人。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的优势

2015年,、县政府针对我县农村中小学布局分散、发展不均衡、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实际情况,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列入全县重点工作,制定了“一年攻坚、二年扫尾、三年完善”的总体规划。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县农村小学由原来的476所调整为现在的171所,校均学生由原来的78.2人,提高到现在的216人,彻底消除了单师校、复式校、单班校以及规模小、条件差、课程难以开全的小学,迈上了规模办学之路;教育资源达到合理整合和充分利用,尤其是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实现了班班有电视、vcd,校校有计算机,构建起了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平台;有效地集中了财力物力,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以驾岭乡小考成绩为例,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小学建设之前,该乡小考成绩一直在全县18个乡镇联校和2所县直小学的18名左右徘徊不前,而今年一跃上升到全县第8名。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小学的建设,为实现规模办学、资源共享、提升义务教育标准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在运行过程中凸现出如下问题:

只有300元,年轻人不能干,只好找些老头,时间一长也因工资偏低,并且还是到年底才能拿到手,致使流动现象经常出现。校长们为此而发愁。这种现象对学生的生活起居和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经调查测算,按每20名1-2年级低段寄宿生配备1名生活教师,1986名需配备100人,按每100名3-6年级高段寄宿生配备1名宿舍管-理-员,11916名需配备120人,按每50名上灶生配备1名炊事员,13902名上灶生需配备278人,按照实际需要计算,炊事员、生活教师应编683人,即便将不适应教学工作的221名教师转岗到后勤岗位上顶岗,仍短缺462人。

2、身心健康和安全保卫得不到应有保障。寄宿学生年龄较小,抵抗力较差,刚走出家庭生活对集体生活有诸多不适应,头疼脑热、小伤小病时有发生。但大多数学校没有校医,达不到及时防治,一但发病只能到医院就诊,十分不便,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尤其是像横河、三窑等一些边远区的寄宿小学大部分学生家校相离均在10公里以上,交通不便、通讯缺乏,学生一旦生病无法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特别是三窑完小,虽说所在地有卫生院,但由于效益不好,卫生院经常没人,一遇急情无法保证及时救治。在学校安全方面,由于教职工人手紧张,多数学校没有专职门卫,少数学校即使配有专职门卫,也多是退下来的老头老婆,缺乏安全知识和防范意识,小商小贩和闲杂人等经常出入校园,对学生的食宿卫生和学校财产安全均构成威胁。

3、上下学交通安全存在明显的隐患。虽然县政府对寄宿制小学学生进行了交通费补贴,但据调查,住校生上下学主要交通工具是沿途有的公交车,但能乘坐到所在村庄的学生是少数,特别是寄宿制小学所在地与学生所住村庄基本上没有公交车,学生住返乘坐的车辆大多为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和手扶车,有的车无牌无照,存在严重超载现象,学生的`人身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忧。

4、取暖锅炉和饮用水茶炉用煤供需量缺口过大,加大了学校的开支。据调查,东冶完小766名学生中有寄宿学生440人,年需取暖煤炭80吨,而县里按每班2吨标准供应仅有26吨,短缺54吨,生均缺口0.13吨,需高价购买;驾岭完小720名学生中有寄宿学生630人,暖气锅炉和饮用水茶炉年需用煤炭200吨,而县里按每班2吨标准供应仅有40吨,短缺160吨,生均缺口0.25吨,需按每吨270元的价格购买,照此计算全县13902名寄宿生共计煤炭缺口3475吨,约增加支出171.1万元。

5、设施设备依然短缺。设施设备的短缺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舍短缺。东冶完小440名上灶学生没有厨房和餐厅,现用厨房以一年一万元租金租用了粮站三间库房,学生吃饭只能在相距200米远的教室用餐,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横河完小201名高段寄宿生吃饭没餐厅,住宿没宿舍,现居住在远离校园300米之外的农贸市场,上厕所还得出院外马路边的公厕,不利于安全管理。横河完小没有实验、仪器、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二是普遍存在内部设施严重短缺现象。从本次调研的4个乡镇看,所属小学均无学生计算机,驾岭小学虽说去年由在北京工作的老干部为其捐赠了10台,但属已淘汰的88型老式机,已不适应新的教学需求。这一问题属全县寄宿制小学的共性问题。

儿附设在小学一年级,幼儿入园率还可达到91.5%。布局调整后,大部分小学被撤销,原来附设在小学的幼儿班也随之而停办,原来单独办园的幼儿教师因工资低或者说村里干脆无能力支付而辞职,幼儿教育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家长只好自行将孩子送在其它能勉强办有幼儿园的村,幼儿入园率急剧下降,尤其是三周岁的幼儿入园率显得更低。以驾岭乡为例,布局调整前23所小学,就有23个幼儿园(班),而今只有幼儿园(班)8个,据统计现有3周岁幼儿52人,入园28人,占应入园的53.8%;4周岁幼儿47人,入园45人,占应入园的95.7%;5周岁幼儿63人,入园63人,占应入园的100%。整体算账,幼儿入园率仅达到84%,且存在师资水平低下和设施设备严重短缺问题,制约着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一问题仍属于全县农村幼儿教育的共性问题。

7、学校建设资金欠账多,乡村无力偿还,包工队锁门现象时有发生。调研中乡村干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学校建设债务问题。债务一是2002年前学校危房改造所欠债务还未清,学校就被撤销,造成校舍闲置。所到乡镇数额不等地均存在危改欠账问题,以横河镇为例,横河、受益、水头、中寺、劝头、索泉岭等村危改欠账多达100万元,长达5年无着落。债务二是旧账未还新建寄宿制小学的债务又发生,为此,包工队锁校门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东冶镇3所寄宿制小学建设总投资544万元(东冶300万元,西冶146万元,降 98万元),除去县级以上补助和乡村自筹外,现仍短缺231万元(东冶115万元,西冶76万元,降 40万元),因五小企业关闭后,干脆无力偿还。驾岭乡投资700余万元,现仍有600万元欠账无偿还能力。横河镇投资330万元,现仍短缺50万元。因山区乡镇无企业没来源,横河完小的包工队曾在县城拦截镇党委书记小车,曾组织工人包车前往横河镇集体上门讨账,造成了不安定因素。

四、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现状的几点建议

我县十分重视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问题,不仅召开了后勤管理工作现场会,而且对农村寄宿制学生在“两免一补”的同时,推行了住宿费全免、交通费补助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寄宿制学校的健康运作,但仍需做好下列工作:

1、多渠道解决人员缺编问题。按照《阳城县新增中小学教师实行聘用制管理的办法》,着手招聘一批小学各科教师,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让原先编内不适应教学一线的教师转岗改任生活教师或炊管人员,也可直接招聘生活教师、后勤人员,以解决后勤人员不足问题。

2、调配专职校医和保安人员。为确保寄宿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小病有效治疗、大病有效预防、校园内平安无事故的安全目标,校医可在乡镇医院中调配,保安人员可通过县保安公司培训合格后持有上岗证的人员中选聘。配备标准按100人以上至800人以下的寄宿生学校各配备1人,800名以上寄宿生学校各配备2人,全县共需配备各47人。

全意识,并让学生家长签订上下学途中不得乘坐三轮车、农用车和手扶车,由家长亲自安全接送的协议。把安全监管任务落实到人头上。

4、提高对经济欠发达乡镇寄宿制学校平价煤炭供应标准。根据调研中几所学校提供的取暖和饮用水煤炭所需数量,县里在平价煤炭供应方面可根据寄宿学生的分布情况,对经济欠发达乡镇的寄宿制学校在原先供应标准的基础上再加生均0.25吨的标准予以分配,以此解决贫困乡镇学生少、经费少、开支大的实际困难。

5、加大对经济欠发达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套资金的倾斜力度。对于地下无资源、地面无企业全靠财政生活的乡镇在校舍建设方面,无论是过去的危改欠账,还是现在或今后的寄宿制校舍建设资金方面,需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校舍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拨付设施设备的专项配套资金,为寄宿制小学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等内部设备。

6、制定和出台因地制宜的办园办法。结合我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县里应出台新的办园办法,对经济发达的乡村实行一村一园,自主举办的原则;对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利用已撤销的学校为阵地,实行大村单办,小村合办,县里分配幼儿教师的原则。确保幼儿能够按时就近入园,为义务教育奠定学前教育基础。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如某学校在招收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家长非要把自我不到5岁的孙女送到班上读一年级,不管教师怎样跟他做解释工作,到最终还是想方设法把学生弄到教室里坐上了。一个月下来,孩子吃不消了,哭着不进教室,这时候的家长就完全把职责推到了教师的身上,认为是教师非要让他的孩子读一年级的,并且认为是学校的教育有问题,要不孩子怎样会不进教室呢农村中的家长认为自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职责就在学校了。他们不闻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到学校吵闹。

说到那里,我就不明白该为我们的教育感到悲哀还是为我们的孩子觉得无奈。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有些乡镇年龄老龄化严重。比如新驿镇,除中心小学外,其他小学80%的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上。调查中,很多的小学的领导表示,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环节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近几年来青年教师的补充跟不上,代课教师仍然存在。

在我们对小学情景的问卷调查表中,一周有20节以上的课的教师占70%,10节以下的几乎没有,剩下的就在10到20节之间。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80%以上的教师一般上的是2门到3门课。担任班主任的教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更多的班务工作需要处理,上课前得写教案,上完课后得批改作业、研究学生、家访等。繁重的工作不仅仅体此刻上课时间上,并且其它方面也体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还要搞很多的机械作业、家庭作业,教师都得认真检查批改;除作业外,还要对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考试好像成了体现教师工作价值的唯一方法。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监考、看卷、分析……着实忙!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复杂的学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心理劳累是不言而喻。

我们看看某小学的李教师一天的工作:

6:00--------6:30

起床、洗蔌、做早饭

6:30--------7:00

吃饭,边吃边看当天上课的教案

7:00--------7:40

到教室,安排并带领学生打扫清洁卫生

7:40--------8:20

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学生早读

8:30--------11:10

上午有三节课要上,两节语文、一节数学

11:00------1:00

回家做饭,动作快的话还能够休息一会

1:00--------2:40

到教室安排学生睡午觉,并守午觉

2:40--------4:40

午时一节语文、一节数学

4:40--------5:20

批改当天的作业,并且准备第二天的教学用品

5:30--------6:30

学校开会,会上强调安全并布置班主任工作

6:30--------7:40

匆忙的吃晚饭,尽量安排时间家访

7:40-------刻试卷,为学生出习题,做完后休息

李教师还是在中心小学任教,她一个人上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课,并担任班主任,学生有近50人,繁重的工作已经让她疲于奔命了。李教师只是我们很多教师中的一个。

并且,除了这些外,教师还得管理和揣摩学生的心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给农村教育工作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教师全天候的工作之外无形中延续着,这是其它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许多教师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城区学校,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工作,好的教师都流向了城区学校。工作量大,因而造成师资的流失、师资力量的薄弱……构成了长期的恶性循环,农村教师的负荷也就不断增加!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1、调查对象: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的兖州市各农村乡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年龄从几岁到60岁不等。

2、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使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3、调查资料:教师的思想情景、教师的身体状况、教师的工作状况、硬件设施投入“留守儿童”现象教师迁移变化的动机、农村教师的现状、社会各界对教师的看法及理解等。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2、制定调研目标:调研在进行农村教育新一轮布局后农村小学的现状。

3、确定调研对象:农村小学

4、选用调研方式:走访和问卷调查

5、设计调研题目:新农村教育现状调查

6、调研结果统计:调查十所小学中,人数在300人以上的4所,300人以下的6所。行政村继续对小学有财政支持的有2所,每年共投入2万左右,但也只是对校舍修修补补。其余八所所在行政村没有对学校进行财政支持,全靠上级财政经费维持。

7、调研结果分析:单靠有限的财政经费拨款,学校的日常支出还能维持,但想进一步发展,仍是举步维艰。所以一是上级加大经费支持,二是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教学设施。

8、将文档命名为: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一、教育行政化

1.机构行政化

中国农村现阶段教育主管机构行政管理人员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之和与教师之比是1:1,就是说一个教师在上课,后面就有一个领导在监视着。人多,机构就多,部门就多。不管理是不作为,换句话说,管理管理,不管就没人理。管理了,事务就多,文件就多,会议就多。很多学校安排了专门参加会议、领取各种文件通知的专职驻城办事人员。有人统计了一下,教师一半时间在课堂,一半时间要应付各种会议、检查、达标、验收。两个一半,这样算起来,农村基础教育的人力资源的投入用到孩子身上的只能说是一半的一半。

教育是什么?教书、育人,教师的事。领导是什么?不教书,不育人,育教师。所以教师要想生存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要教好书,指哪干哪;二是要有个领导做保护人,潜规则吧,不然,就得被育。教好书不难,多学习,多交流。不被育就难了,那么多的领导在监视你。所以巨大的压力之下教师大多也分为两类:一是老黄牛,别思想;二是奴隶化,想方设法变成主子。这样算来,教师队伍中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也不是很多。

2.管理行政化

如此庞大的,钢架的,而且后劲十足的教育管理机构,还能融下多少自主、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呢?教育管理部门就自己去考察,研究,再发文,培训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向教师发号施令。按章办事,按文办事,办不好就得被育。

3.教学行政化

教学行政化表现为:一是为分教;二是为了作业,上面布置下来的课题要完成,条条框框要完成,上传下达传递给学生。三是庞大的作业量,庞大的班级学额,庞大的课时数,教师能应付就高手了。还什么自主呀,都自主就闹翻了天了。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而在硬件设施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也不必须每个教师会使用,全校仅有一部,形同虚设。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最辛苦的当数上音乐课。

如有的小学,目前的音乐课设备就仅有一架破旧的电子琴,又重又破,几个音乐教师上课都没用它。姜教师上音乐课的时候就把自我的老朋友二胡给拿上,其他大部分教师上课都是用嗓子吼。

这种情景不仅仅仅出此刻一所小学。

在我们的调查中,80%的学校音乐课设备都还基本没有,情景好的学校至多也就是几台录音机,或者风琴。有钢琴的学校,只是个别。

小学里体育课,也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相当于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大部分学校就是几个乒乓台和篮球架。并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艺体科目没有专职的教师,都是由其他教师上。上课的教师有时候都是让学生自习、做作业、看书。素质教育在这一方面完全得不到体现。

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当然,也在不断改善。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一)基本概况

我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208所,其中:小学168所(含教学点51个),初中4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全中学7所)。2013-2014学年度,全市小学师生比1:14.7,其中:城区小学师生比1:18.2,农村小学师生比1:12.7;全市初中师生比1:10.6,其中:城区初中师生比1:15.4,农村初中1:7.3。

(二)发展状况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财政教育投入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全市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内拨款59438.1万元,比2012年53060.6万元增长了12%,2013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6878元,比2012年5886元增长了16.9%。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农村小学585元/生、年,初中785元/生、年;城市小学384元/生、年,初中530元/生、年)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两免一补”范围不断扩大,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同等享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全部享有生活补助并及时打卡发放到人。

2、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市义务教育校安工程建设于2013年基本结束,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校舍,分别进行了加固或拆除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有了切实保障。自2010年起,我市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从图书(初中每生20册,小学每生15册)、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中小学实验室设备仪器及中小学教学器材(音乐、体育、美术、卫生、数学、地理)等4个项目,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技术装备。目前,已完成115所中小学装备任务,完成率达73.72%,余下学校将于2014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多措并举,着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城市发展建设,城区相继新建了11所设施优良、功能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小学,6所初中实施了扩容和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市12个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分别建设了集学习、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少年宫”;结合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项目,在配齐配足常规教学设备、器材的前提下,努力加强中小学现代教育设施设备配置,“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普及率逐步提高,40所中小学更新了计算机教室,37所中小学的教室安装了教学电子“白板”,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

3、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得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新的标准,重新核定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建立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努力优化教师结构。2011年以来,全市在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中,共招录156名中小学教师,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缺科教师学校倾斜,使中小学开齐课程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鼓励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对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的教师,分别给予每月70元、100元的岗位补贴,坚持教师职务评聘须有农村学校1年以上工作经历,坚持城区补充教师从农村中小学公开选调;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健全完善了市、乡、校三级培训网络,__市教师培训基地通过了省级考评验收。仅2012-2013学年度,各层次、各类别教师培训达9000人次,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进学校结对合作,以强帮弱共同发展。建立了城乡间和跨区域中小学结对合作机制,城乡学校结对合作数量进一步扩大,首批12所义务教育学校与庐阳区相应学校顺利对接。结对学校围绕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学实践、学生活动、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帮扶,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称号优秀教师3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0人,骨干教师330人,师德先进个人12人。一支由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优质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

4、素质教育质量提升成效明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以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等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效果明显。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活动有效开展。仅2013年,我市中小学在参加省及合肥市举办的各项竞赛中,有近100项获奖。烔炀中学的机器人足球参赛队,荣获省一等奖并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三等奖。人民路小学的书法选手,荣获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二等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体育列入中考科目并得到加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成长的新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中招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将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80%分解到全市初中学校,城区3所省级示范高中顺利实行联合招生,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义务教育与先进县区相比,与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学现有布局不够合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__市区规模不断扩大,入住人口日益增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城区学龄人口不断上升。同时,受此影响农村学龄人口下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有布局与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不相适应问题比较突出。

1、主城区公办初中布点不够,容量不足,大班额严重。城区现有公办初中8所,位于主城区6所,城乡结合区2所。近年来,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学人数逐年增加,2011至2013年平均每年递增4%,每年增加在校生约700人,其中:初中学校每年增加200人。2013年,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7564人。从学生分布情况看,主城区二、三、四、七中四所学校在校生6673人,占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总数88.22%。就其规模容量而言,二、三、四、七中四所学校初中总规模为108个班,标准容量5400人,而实际在校生已超标准容量1273人,导致各校班学额都在58人以上,均超过了省定50人以下的班额标准,三中和七中甚至存在60人以上的过大班额问题。就主城区初中现有布局来说,城东区域仅有油泵厂学校且为单班规模、办学条件又相对较差,已不能适应该区域适龄儿童少年上学需求。同时,随着城东区域的建设发展,就学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2、农村小学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由于进城入住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断增加,农村学龄人数逐年减少,2011至2013年平均每年递减4.6%,每年减少在校生约1500人(小学800人,初中700人)。农村中小学布局虽然作了不断调整,但就目前现状而言,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的问题依然明显,尤其在小学表现突出。2013年,全市农村完全小学97所,小学教学点51个,仅完全小学数则占全市完全小学总数82.9%,而农村小学在校生22640人,却只占全市小学在校生总数53.98%。从农村小学学生分布情况看,全市17所乡镇中心小学在校生11771人,而另外80所村级完小和51个教学点的在校生只有10721人。据调查,在80所村级完小中,50名学生以下学校有18所;在51个小学教学点中,20名学生以下教学点有35个,其中10名学生以下的还有24个。这些规模过小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不仅占有了相当的教育资源,也成了我市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城乡间、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仍然较大

一是城乡间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近年来,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所小学有11所为新建的标准化小学,8所初中有6所实施了改造工程,具有良好办学条件的中小学已达到了61%。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虽然也得到一定改善,但与省颁办学标准要求,与主城区学校相比,依然落后。据统计,农村现有113所义务教育学校中,55所农村中小学教辅用房不足,须设置的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等没有配齐,其中:38所学校仅有教室和办公室,相应功能室严重缺失;所有学校运动场地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运动场仅仅是一块圈地,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运动难以正常开展;38个农村中小学食堂,有27个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未能取得餐饮许可证。

二是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城区仍有11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尤其是油泵厂学校和亚父初中,仅有一幢教学楼,缺乏基本的配套设施。农村大多数村级完小在教学辅助用房、功能室配置,校园道路、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方面也都相对较差,明显落后于中心小学。

(三)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结构失衡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结构性不合理。

一是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表现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专任教师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师50人,体育教师157人,美术教师93人,信息技术教师19人。从这些教师任教学校看,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小学和部分乡镇中心学校。农村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难以有效落实。按照部颁课程计划测算,须增配音乐教师73人、体育教师15人、美术教师38人、信息技术教师74人。

二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据统计,全市初中、小学51岁以上的教师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23.5%,而30岁以下的教师只占7.6%。农村中小学51岁以上的教师,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教育规模扩张时吸收的民办转正教师,普遍存在教育观念更新不够、使用现代教育设备能力较差、教学质量相对较低等问题,也对教育创新、增强教育活力产生直接影响。

(四)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

一是校园网络连通不足。我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161所中小学,还有37所小学及教学点宽带没有接入,宽带开通率只有80%;再根据省定标准,义务教育6—12班级的学校要配备1—2个计算机教室进行计算,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教室缺少近90间。

二是计算机数量生机比偏低。目前,我市计算机生机比为15.2:1,师机比为3.9:1,与省定生机比12:1,和师机比1:1标准相比,缺少学生用机1000台,缺少教师用机2730台。

三是信息化设施缺乏。我市现有学校广播系统98套,监控系统54套,对照省定基本标准,校园广播系统缺48套,监控系统缺92套。对于其他语音教室、课堂教学录播系统、电子阅览室、在线课堂教室、校园电视系统、一卡通系统和移动学习终端等选配标准我市基本没有配备,缺口更大。

(五)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缺位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自身指导、监管缺乏精细。在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上,按照上级规定动作部署多,创新超前举措少;在教育教学管理建设上,宏观条款要求多,出台细化办法少;在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监管上,以文转文、以会贯彻多,具体检查督促督办少。

二是一些学校办学质量目标和竞争意识淡薄。一些学校校长办学思想模糊,没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自以为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弱,只求平安无事,不求提高办学质量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教育教学管理粗放,工作缺乏计划性、统筹性,只应付主要科目教学,不能开齐开足全部课程,艺体和实践活动不正常,学生素质教育要求难以落实,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三是少数学校执行办学行为规范不严。少数学校贯彻落实办学行为规范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应有管理制度未建立,已有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学校管理松散,对教师教育教学放任自流,缺少检查、督促、考核等监管机制,违规办学行为时有发生。

(六)校园安全保障比较薄弱

校园安全是教育管理的第一要务,发展教育的同时更要全力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我市校园安全形势基本良好,但仍存在影响校园安全的薄弱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校园安全管理队伍不完善。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涉及面广,范围大,头绪多,任务繁杂。我市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任务主要由学校的政教处、总务处或德育处承担,有的学校涉及到几个部门,管理人员也都是处室负责人兼任,容易造成主次不分,职责不明,多头管理,相互推逶的混乱局面。因此市教育局和各校成立专门的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是做好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的保障。

二是校园安全防范设施不到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学生食堂48个,由于硬件设施不达标,32个食堂不具备办理餐饮许可证条件,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多数学校未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少数学校视频监控数量不足,所有学校视频监控未接入公安网,未安装一键式报警设施。校园专职保安配备率虽然达到了100%,但仍有92所学校专职保安只配备1名,达不到校园安全防范要求。少数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仍不能达到全封闭管理,安全防范存在隐患。全市规模较大的学校没有编制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专职医务人员,达不到国家十部委局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

三是校园安全隐患整改不彻底。全市多数学校门前存在无证经营食品和流动摊点现象,虽然经过整治,但反弹现象严重,极易造成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少数接送学生车辆存在超员现象,学生上下学乘坐“三无”车辆时有发生,城区部分学校上下学时段门前交通秩序比较混乱,公路沿线少数学校门前警示标志、减速带等交通安全设施不完整。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现象经常发生,“黑网吧”屡禁不止。

四是校园安全事故处置困难。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偶有发生,但一旦发生后学校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家长和社会总是将学校推上事故的风口浪尖,并且很少有家长愿意走司法途径,导致调解过程漫长,容易激起家长和学校的矛盾,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受使用权限的制约,无法支付因校园安全事故而需要支付的补偿款,增加了调解难度,增长了调解时限,易引发校园伤害事故。

三、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加快发展的建议

当前和今后几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认真落实《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强化落实措施,加快推进步伐,整改薄弱环节,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达标建设,确保通过省和国家评估认定。按照省及合肥市统一规划和要求,我市2013年要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2014年要接受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督导评估,2015年要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认定。深刻把握省与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要求,认真分析、判定我市每项指标的达标程度和薄弱环节,攻坚克难,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提升达标水平,确保如期通过省和国家的达标认定。

二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促进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根据城乡地理环境、年度出生人数、学龄人口分布与流动以及“三中全会”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可生二孩政策产生出生人口变化趋势,科学合理制定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我局建议,按照每1万人口布点1所小学,每3万人口布点1所初中的原则,到2017年全市小学布局83所,教学点29个,其中:城区完小16所,农村完小67所,教学点29个;全市初中布局27所,分校3个,其中:城区初中5所,分校3个,农村初中22所。制定__市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实施方案,结合《__市义务教育布局专项规划》(巢政〔2013〕50号)文件精神,依据《__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为上位规划,计划于2014年11月底前完成专项规划报审稿报送市政府审批,充分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办学规模,促进教育资源有效整合。

对城区要重点解决初中布点不够、容量不足的问题。一是加快实施三中、七中扩容工程建设,使三中达到36个教学班级规模,七中达到60个教学班级规模。二是要从2014年起,停止市三中高中招生,扩大初中办学规模。三是结合撤并油泵厂学校和亚父初中,尽快落实在城东区域择址新建一所24个班级规模的初中。四是认真落实有关省示范高中实行高、初中分离办学要求,尽早将市四中的初中分离办学列入建设项目,努力促进城区初中布局规模与区域居住人口、学龄人数相适应。对农村要重点解决学校布点多、生源少、占有大量教育资源的问题,通过推进校车运行,加强乡镇初中寄宿制建设等积极措施,有效解决部分学生上学路途远的问题,实行布局调整与校车运行以及寄宿制学校建设同步推进,有计划地逐步撤并小学教学点、初中分部及规模小的完小和初中,不断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到2017年,基本实现城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又便于适龄儿童就学的办学目标。2014年6月份,我市已经启动了黄麓镇、坝镇校车试运行,在秋季学期正式投入运行。2015年起,每年扩大3-4个乡镇,力争到2017年基本实现我市农村义务教育校车运行全覆盖。

三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水平,努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配置的基础上,制定__市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农村部分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辅助用房不足、功能设施不全的问题,逐步完善农村学校的校园道路、运动场地、绿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基础设施。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15年,通过新建或利用停招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进行改扩建成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使我市12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1所功能完备办学条件标准化公办寄宿制学校,基本满足当地学生住校学习需求。力争到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标准水平进一步提升,并有40%的学校达到优质学校的办学条件标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努力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网络课堂、网络教研、课堂录播等现代教育措施,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校园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小学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建设,建设学校门户网站,配备教师计算机,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与研究,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广泛共享,促进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到2017年,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即: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生机比达到9:1,师机比达1:1。在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根据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要求,按照安徽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要求对我市中小学教学设备进行配备,从项目采购要求、技术参数的设置、招投标书的审核,都明确责任人,相关资料及责任人在网站上进行公示,确保所需设备质量过硬,价格合理,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整体素质。义务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关键。一是加大教师补充数量,加强结构性富余教师转岗培训。自2012年起,我市教育系统教职工已进入退休高峰期,每年自然减员160—180人,到2015年“民转公”教师将退休800人,届时,师资力量将严重不足。因此,从现在起必须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每年应保证100—120人的招聘规模,来满足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需要。与此同时,要针对我市农村中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结构性偏缺这一现状,以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转岗培训为重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从教育理论、教学教法、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等方面有计划组织专项培训。逐步解决好目前中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等紧缺教师问题,促进师资队伍学科教师合理配备,基本保障学校按照部颁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提升教育传承和教育创新能力。二是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使用、培养、管理的全过程,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操守。制定师德规范标准,强化师德考评制度,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三是建立中小学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以“立足本校、全员参与、专家引领、自主研修”为原则,鼓励教师通过开展教科研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四是着力壮大优质教师队伍。切实加强中青年教师培训、培养,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选拔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办法,激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培养一批在市内外、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型教师,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到2017年省级学科带头人达到5人,合肥市级学科带头人达到100人,__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达到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4%。五是设立“__市人民教育奖励资金”,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五要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乡镇学区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推进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三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改[2012]1号)精神,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以乡镇所在地中心学校为依托,建立学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克服现行乡镇中心学校只负有一定区域内教育教学业务管理,不具有统筹配置教育资源职能的局限性;解决部分乡镇存在两个中心学校分块管理不统一的问题。学区管理委员会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对学区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师资队伍、教育经费、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实行统一管理。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育的规定和意见;负责学区内义务教育工作,保证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巩固率,组织开展德、智、体、美、劳及教研、培训等各项教育活动,认真履行学区内学校安全管理职责;统筹学区内教育资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区内学校的师资、经费、教育教学等重大事项,由学区内的学校共同参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六要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引导校长确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现代学校管理理念,规范校长的专业标准和任职资格标准,确立校长任期管理目标。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出台《__市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和《__市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进一步指导学校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健全和完善,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树立德育为首教育理念,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要求,出台《__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和《__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将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于生活、学习、活动之中,努力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四是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齐开足国家课程,鼓励学校特色办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修订完善《__市义务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加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促进学校坚持正确办学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以《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为准则,加强对存在问题的整改、督导、检查。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保障民办学校在师资培训、教研科研、文体活动、评先评优、升学就业、社会优待等方面,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权利,进一步做好民办学校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公、民办学校协调发展。六是积极开展各种校园创建活动。以开展创建活动为抓手,促进学校积极创建平安校园、绿色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体育艺术2+1示范校、数字化校园及特色学校、新优质学校,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到2017年,创建__市级新优质学校48所,素质教育示范校达到30所;创建合肥市级新优质学校24所,素质教育示范校达到15所。七是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落实素质教育提升“三化两结合”要求,即:“校本课程特色化、实践活动常态化、素质培养全面化,学科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着力推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要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为了有效地保障校园及学生的安全,我们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一是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健全并落实__市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健全并演练校园及学生安全应急预案,构建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制定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考核目标,积极开展校园及学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和完善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师生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尊重生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落实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大校园及学生安全指导和督查力度,建立健全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的群防群治管理体系。二是加大校园及学生安全“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投入。建立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机构和队伍。市教育局成立安全管理科,学校成立安全保卫处,专职从事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配备专职卫生保健医生,配齐校园专职保安。做到校园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校园报警设施和视频监控接入公安网。按照《__市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导则》的要求,积极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硬件设施,坚持学生食堂自办自管,尽快实现大宗原材料统招、统购、统配、统送,落实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全面推进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人员经费,稳步推进乡镇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校车运营,全面消除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隐患。逐步完善校园心理咨询室建设,力争到2017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有达标的心理咨询室。三是有效化解校园安全事故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成立校园及学生安全事故调处中心,建立校园及学生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和处置办法,设立不低于100万元的校园及学生安全事故风险基金,积极化解家校矛盾,限度地消除校园不安定因素。

八要创新办学模式,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办学模式,推进优质教育学校帮扶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一是进一步推进名校办分校。在认真总结市七中碧桂园分校办学效果的基础上,再将市八中作为市七中分校进行办学;城东区域初中建成后,则作为市三中分校办学,形成教育资源互补,将薄弱学校建设成新优质教育学校。二是深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合作。以我市与合肥庐阳区学校结对合作为范例,深入开展城乡中小学结对合作,采取派员挂职、支教帮扶、交流研讨等方式,促进结对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充分合作,形成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同步发展。2014年,推进城区中小学分别和农村各完(高)中、乡镇初中、中心小学进行结对合作;2015年全市70%学校实现结对合作;2016年全市中小学结对合作率达100%。

九要加大财政投入,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保障。继续落实好教育经费“两个比例”(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教育经费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和“三个增长”(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财政教育拨款有所增长,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有所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有所增长)的法定要求,不断加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猜你喜欢
相关实习报告
推荐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