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遵宪度抄本》有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一天日最长,夜最短,阳燥结束,阴湿登场,万物极盛,绿茵渐浓。 夏至的来临,也意味着一年即将过半。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 因此,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物候现象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0个节气,此时太阳黄经在90度,中国古人将夏至分为了三候: 一候:鹿角解,夏至的第1~5天,属阳的鹿角感受到阴气的后,而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夏至的第5~10天,一些雄性的知了,在感受到夏至的阴气后,也鼓腹而鸣了起来。 三候:半夏生,夏至的第10~15天,,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生长,而一些喜阳的植物,慢慢的枯萎了。 今年的夏至不一般,夏至连端午,三做三忌,幸福安康今年夏至将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夏至与端午节是连在一起的,夏至、端午相约而至,今年的夏至不一般,我们需要多加注意 夏至三做: 一、吃“过水面” 自古以来,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都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这天的中午,会做碗“过水面”,就是面条煮熟后,迅速放到井水里冷却几分钟,再吃。老人认为吃这种面可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的“三伏天:,起到避暑作用。 其次,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二、晚睡早起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容易感觉到倦怠的时候,宜晚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合理安排午后小憩的时间,既可避开在一天中最炎热时间活动,又可以缓解疲劳。 三、顺其自然,与时相应 古代有“夏至阴生”的说法。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在夏至后,大家可以适当吃点苦味食物,饮食宜清补,不要过咸、过甜,可以适当吃点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绿豆汤、酸梅汤等来避暑。 夏至三忌: 一、避免暴晒 避免强烈的阳光下的暴晒,夏至阴生,每日午睡,以阳养阴 二、不要贪凉 不要贪凉整夜开空调,更不要过多的食用生冷食品,如果规避热气呢?用温水洗澡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还能凉爽消暑防病。 三、饮食清淡,多食杂粮,少食腌菜、热性食物 饮食以清淡爽口为宜,忌油腻重口,谨防湿热内生。腌菜在夏至这个时节是不宜食用的,因为夏季气温升高,人体容易出现口渴、多汗等症状,而腌菜属于高盐食物,容易导致水盐失衡。 夏至诗词《咏廿四气诗 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夏至时节,处处皆能听到蝉鸣声响,连威风凛凛的龙,都热得潜到水里去了;大地好像流火一样,帮助太阳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阵雨来时,电闪雷鸣;雨霁天晴,云端屡屡出现彩虹。 这首“蕤(ruí)宾”是配合五月的乐律。 一曲“蕤宾”终了,诗人感慨,岁月如梭,天地在不停的变化,阴阳二气又开始转换,要顺应变化,及时调整好自己。 本诗通过描述夏季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物活动,展现了夏至时节的特点和魅力。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