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当阳光热烈地倾洒在大地上,北半球迎来了一年中最炽热的节气——夏至。 这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时节,白日被拉长到极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迫不及待地跃出地平线,早早地唤醒沉睡的世界,而傍晚的余晖又似贪恋人间般,迟迟不愿离去。 此时节,夏花盛开,夏草丰茂,绿树浓荫,蝉鸣不休,万物蓬勃,这是充满活力与热情的节气,自古以来就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意情怀,他们用优美的笔触描绘出夏至的独特景致与韵味。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日作》.权德舆 璿(xuán)枢:星名。北斗第一星为枢,第二星为璇。泛指北斗星。 赫曦:炎热的夏日景色。 唐代诗人权德舆的这首《夏至日作》,开篇便点明了季节的更替,如天上的北斗星般永不停息,四季循环往复。传话给这炎炎夏日,阳气至极之时,也暗示着阴气开始滋生。 短短几句,描绘了在夏至这个特殊的节气,虽然夏日依旧炽热,但也意味着阴阳的转换开始,暗示着事物的变化和循环。 冬去春来,夏逝秋至,难留少年时,总有少年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此时节,白日漫长,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炎热的天气让人对清凉有着格外的渴望,“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夏至常见的天气现象——对流雨。 这边阳光灿烂,那边却大雨倾盆,犹如少女的心思般难以捉摸,让人在炎热中感受到一丝别样的情趣。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避暑北池》.韦应物 韦应物,出身名门望族京兆韦氏,属于“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代表。年轻时豪纵不羁,横行乡里。安史之乱后发奋读书,常常“焚香扫地而坐”,成为一代清正廉洁的明吏,世称韦江州、韦苏州。 晷(guǐ):指日影,古代专门用来观测日影以及定时刻的仪器。 诗人描述了夏至日白天最长,夜晚从此渐长的特点。此时节,是农人在田间地头最忙的时间,可衙门里却是最为空闲的时候。 正午时分万物休憩,唯独自己在池塘边闲庭信步,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翠绿的竹子还含着粉霜,圆圆的荷叶才开始散发芳香。在这里可以挥洒烦恼,放松身心,举杯畅饮。 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夏至的气候特征,更体现出诗人诗人身居高位却心系农田,对民生的关怀与自身的闲情逸致。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范成大 范成大的《夏至》则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石鼎中煮茶的声音伴随着朝朝暮暮,纸窗的影子下感受着寒暖变化。过了一年都没有去祭祀庙宇,怎敢自称是孝子慈孙呢。 透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夏至氛围。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夏日杂兴七首·其六》.刘基 刘基,明朝开国元勋。在他辅佐朱元璋之前,曾有一段报国无门、英雄迟暮的隐居时光,这首诗正是创作于这个时期。 诗人年近半百,壮志未酬,对物候节气的变化尤为敏感。 恰逢夏至,阳气日衰,阴气日盛,景色也渐渐变换,时光催赶着,人生已过百年之半,实在让人感伤。那未能实现的梦想如鳞片无法进入龙螭之梦,遭遇挫折后就像铩羽的鸟儿,也无需燕雀来猜测。 雨水滴落在台阶上,蝉花粘着碧草,风在屋檐吹过,萤火从苍苔中飞出。不由举起浊酒一杯,生发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这首诗充满了对时光、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淡淡的哀愁,同时也描绘出夏日独特而略带清幽寂寥的景致氛围,那阴生的景象,仿佛是岁月的催促,让人不禁心生惆怅。 夏至已至,放下一切纷繁杂念,素心如简静赏花开。 一心无累,便是安然。 愿夏至到来,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