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成败得失,有人惦念就好,一首唐诗,温暖了千年时光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这样的结局,一方面是因为工作上的过失;另一方面,是嫉贤妒能的小人的落井下石。 突如其来的打击令白居易错愕不已,曾经的很多“好友”,纷纷避之不及。 相识多年,挚交好友元稹听说后,为白居易痛心不已。此时他也被贬他乡,境遇不佳。但还是写信安慰: 惨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而在这时,有一封书信,却出乎意料地温暖了诗人的心。 它就是前辈杨巨源寄来的一首诗: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唐代〕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这首诗的意思是: 江州司马,我的朋友,你是不是平安依旧?不知道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你去住过没有? 我曾听说,那里湓水萦绕像衣带一样美丽;也听说那庐峰,比香炉峰更具神韵风采。 一年将尽,我写诗寄托对你的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你遥望宫阙,它那样邈远,你像病鹤一样孤单。 你千万不要受于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 杨巨源的这首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产生的时间相近。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勉励。 首联”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问询朋友在九江生活还习惯吗,没有没去过惠远所建的东林寺。 惠远是东晋高僧,庐山上的东林寺就是他建的。寺里有一雨花社,是当时**讲经的场所。 杨巨源的慰问,一方面是对朋友生活的关心,一方面,是试探朋友有没有去佛寺。在杨巨源心里,他是有担忧的,他担心受到这么巨大的打击,白居易会不会产生隐遁心理,对仕途心灰意冷,从佛教中寻求安慰。 他是不希望白居易出现在那样的佛教场所的。 颔联“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诗人说湓浦的景色很美,听说它蜿蜒曲折像人的衣带一样,庐峰的景色也胜过李白笔下的香炉峰。 诗人怕白居易沉溺于消极的情绪中,所以用当地的美景来安慰诗人。 鼓励诗人安然自适,学会消遣时光,排解烦忧。 颈联“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题诗岁晏离鸿断”写的是自己。自己挂念白居易,想写信安慰他,但是在这岁末,传书的鸿雁却很难找到。 “望阙天遥病鹤孤”写的是白居易。诗人虽然在鼓励白居易振作起来,但是,也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是很能理解白居易的处境的。知道他心里一直想着长安,时时遥望宫阙,像病鹤一样孤独。 尾联“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直抒胸臆。劝诫白居易不要沉溺佛教的消极思想,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远大,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失意,就消磨了斗志。 俗话说,锦上添花到处有,雪中送炭世间无。杨巨源的这首诗歌,对于白居易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杨巨源大概出生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比白居易大十七岁。安史之乱平定后,他一直在京城为官。 贞元五年,杨巨源考中进士,他的诗文成就很高,也乐于提携后辈。他的诗歌《城东早春》脍炙人口。每到春来,人们总喜欢吟诵他的那句“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在当时诗坛,他的“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是中唐边塞诗的名篇。 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王建都乐于与杨巨源相交。可以说,杨巨源是他们的长辈。 由于年龄和身份的关系,白居易和杨巨源的交往并不多,但是对于这个长辈,白居易很是敬重。 白居易第一次和杨巨源见面,就说“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清句三朝谁是敌?白须四海半为兄。” 这虽是白居易的夸赞奉承,但是也能看到,杨巨源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 在备受打击的人生低谷期,在他人避之不及的落魄时候,这位长辈还能写诗安慰。这让白居易感动不已,也让他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杨巨源在诗中,以朋友的口吻,送来关怀和鼓励,它如寒冬里的一缕暖阳,照亮白居易暗湿的心田,激励他前进。 在潮湿荒冷的九江,官职卑微,愿意与之往来的人并不多。 人生的起起伏伏,白居易也看惯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对于那些在你有用时,来与你结交。你落魄时,避之不及的人,也看惯了。 但是,一旦跌入谷底,我们也未免不激起内心的涟漪,内心寒凉。 还好,人生总会遇到两三个这样的朋友,在困厄中送来慰藉。 他们与你的交往是发自肺腑,你发达了,没有见他们趋于逢迎,你困厄了,却能真诚地来关心你,鼓励你。 心暖,岁月便不寒。真诚地慰问,增加了生命的暖度,也增加了生命的长度。 也许是这样的温厚,这样的鼓励,使得杨巨源和白居易都活到七十多岁的高龄。 芸裳 这里有最美古诗词,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