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范文大全 说说签名 说说名字 说说短句 说说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稿 > 最新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 寓言教学设计(大全8篇) >

最新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 寓言教学设计(大全8篇)

下载文档docx

竞聘可以提升个人自信沟通能力。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职业目标发展规划?下面是一些备受好评的竞聘案例,希望能够给大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寓言故的教学设计篇一

(1)口述作者及相关

(2)弄懂寓言故事

(3)解释默写

(4)背诵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注意郑人人的神态和动作语言)

一、了解“寓言”

“寓”寄物,“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

二、主题思想

《郑人买履》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下,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刻舟求剑》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船靠岸之后,他立即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这则寓言故事,用来调整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三、思结构

《郑人买履》

第一层:郑人买履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层:通过人物对,使故事的讽刺效果大大增强。

《刻舟求剑》

第一层:楚人丢剑和找剑的过程。

第二层:议论、讥笑这种找剑方法是糊涂的方法。

四、 写作特色

这两则寓言故事篇幅都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想:

一、导入新课(3分钟)

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1)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

(2)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

解答:寓意(1)骄傲使人落后、失败。

(3)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

学习《郑人买履》

二、初读课文(6分钟)

1、老师范读(注意音、朗读节奏、重音、语调)。

学生找出应注意的字音和字型。

2、学生散读(两遍,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

3、老师细读(纠正字音和朗读节奏、重音、语调。

4、学生齐读(边读边注意事物的发生和发展)

三、构建画面(6分钟)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四、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15分钟)

1、圈划重点的文言词(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宁、无、其、以)

a、独立学习,看课文注释查工具

b、合作学习,四人小组疏通文字

c、老师巡回释疑。

d、小组汇报

e、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师生讨论)

(1)操、持、取的意义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宁信度、无自信也

五、把握寓意(10分钟)

(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2)说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了它的现实意义。

答案:(1)《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搬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

(2)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六、多形式背诵课文。(5分钟)

一、(1)学生读通课文,注意字音,断句。(3分钟)

(2)学生展示学习效果。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二、疏通全文,把握文章结构(3分钟)

故事: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三、学习文言词语句

小组间讨论,小组间比赛,采用一问一答。

涉:渡江遽:立刻、急忙契: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止:停止

惑:迷惑、糊涂

老师补充讲解:a、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有涉江者之楚人

b、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几是是我的剑坠落之处。

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意强调b、c的肯定与委婉的反问语气。

学生揣摩试读。

四、阅读讨论(8分钟)

a、《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

答:“刻舟”时把握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趣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想象“刻舟”时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用自己的话表述。

b、这个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答:现实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在改革进程中,一定会碰到许多新的问题,但我们面对现实,思想不能僵化,而要善于变通,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改革,才能将改革不断的推向深入,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多形式背诵课文(6分钟)

六、选择两则寓言中你喜欢的一则,小组表演,注意丰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五、板书(见教学安排中)

六、课后时文阅读讲义。

a、解释下列词语

置之其坐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之至之市其

试之以足遽契其舟

b、说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而置于其坐.

(4)是吾剑之所从坠。

c、说出两则寓言的寓意。

d、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用“狐假虎威”造一个句子

3、 “兽见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请列举出带“走”字的成语三个。

4、口头复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说得生动流畅。

参考答案:

a、

(1)量好的尺寸;到……去;履

(2)他的;那,那个,指示代词

b、

(1)没有行走;不可以,不能

(2)相信自己的脚;不相信自己

(3)坐同“座”,座位,名词;动词,坐下。

(4)这,这是,指示代词;做判断动词。

c、不顾实际,只信教条的人可笑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是办不成事的。

d、(1)略(2)略(3)走:逃跑的意思。走马观,走投无路,飞沙走石(4)略。

拓展资料

1、韩非和《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韩国贵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著有《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

《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书属于论辩文占绝大部分,文风犀利,有很强的说服力。

2、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吕不韦:战国末年政治家,原为大商人,在赵国首都,遇见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奇货可居,入秦为之游说,使之归国继位(即庄襄王)

《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使其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记、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篇二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学讲、表演寓言故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寓言故事受到教育:应该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懂得掩盖过失会有不良的后果,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多换角度去想一想,做一做。

教学重点:在对寓言故事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

教学难点:在对寓言故事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

图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思考:“掩盖过失”是什么意思?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3.练读课文,互评互议。(注意听辩“捕瘦蚤呛”的发音),达到读熟。

4.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师出示:有一只猫,总吹嘘自己,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盖。

引导学生体会这只猫的弱点,“爱吹嘘”正是“掩盖过失”的原因。

自由读文,想一想文中的猫有几次“过失”?他是怎样“百般掩盖”的?

1.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交流。

2.讨论:猫为什么要“百般掩盖”自己的“过失”呢?(爱虚荣,要面子)

3.有感情朗读,抓住“吹嘘、百般掩盖”等关键词表现猫的虚荣、自欺欺人。

4.引读:有一只猫,总爱吹嘘自己,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盖.......“他却说.......”“他却笑着说......”“他却对伙伴们说.......”

四、理解寓意:这只猫,为了吹嘘自己,掩盖过失险些丧命,不知道这只被救上来的猫是否会从中得到教训。同学们想想该对他说些什么?才能让他以后正视自己的过失。

学生自己练说,在小组说,全班展示。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认识掩盖过失的危害和后果。

一、读一读寓言

1.练读《躲》。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评互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注意听辩“嚷跨刮否咂”的发音

2.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小组讲故事,指名上台将给同学们听,看谁能把故事讲得完整、具体。

抓住“喜出望外失望垂头丧气嚷”等关键词,进入故事情境。

二、演一演故事

1.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将故事情节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出来。

2.引导学生评议,重点落实到是否能通过读文中的关键词句,将故事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来。

三、说一说寓言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遗憾?(要是.......)是的,如果他们去试一试,那事情的结果就会不一样了。看来我们遇到事情一定要亲自去做一做,试一试,这样才会不会留下遗憾了。

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篇三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同上

1、明确单元主题:故事长廊,读故事,体会道理,从中受到教育。

2、学习29课寓言两则

3、你学过哪些寓言?我们是怎么学习寓言的?(读懂寓言,明白道理)

4、今天学习29课第一则寓言 纪昌学射

看题目,解释题目?你觉得文章的写作重点应该在那个字上?(学)(纪昌向谁学习射箭?)

1、大声读课文,读正确,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情况:纪昌 妻子 刺伤 绑住 百发百中

读词语,提问:“中”还能组成什么词?板书

哪个字容易写错?指导,板书。(妻 拜 刺)

3、再读读课文,读熟。

4、指名读课文,正音,同时想想寓言讲了什么?

1、默读分段,理清结构:

(1)汇报,指导:为什么分三段?(说不上来没关系,学完后概括段意)

板书:一(1)学

二(2—4)练

三(5)结果

(2)课文第二段分几层?为什么?(2和34)

2、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预设:纪昌为什么花那么大的功夫练眼力?飞卫为什么不直接教他开弓放箭,非要练习眼力?纪昌为什么那么听飞卫的话?题目是“纪昌学射”,可是没写学射,却写他练眼力?)

3、精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习2段:

用“直线”画出飞卫教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纪昌下功夫练眼力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就在句子的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汇报交流,指导:

a、飞卫教:抓词语体会。

首先应该——名师指点,走捷径。

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要求严格,经验丰富。

b、纪昌学:抓重点词体会。

睁大眼睛、注视、来回穿梭——盯住不动的目标,难度加大。

两年——累,持之以恒。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斟仙》

相当到家了,不怕刺——很棒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3、4段:

汇报,指导:

a、飞卫教:抓词语体会。

虽然、但是——提出更高要求。

极小、很大——对比,名师要求明确。

再来见我——要求严格。

b、纪昌学:抓重点词体会。

每天——坚持不懈 (补充材料:据说练了三年)

聚精会神——朝目标努力,要求严格。

像车轮一样——练得很棒。

c、理解“就要成功了”,体会“就要”——基本工已练好,就成功了一大半。

4、反馈质疑:

5、总结:飞卫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指板书说明:共三个,从练基本功入手、有毅力、有名师指点)仅仅是飞卫练习射箭么?学习其他技艺也是。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6、归纳段意:第二段是“纪昌按照飞卫的指点,从练眼力开始,苦练基本功。”

7、概括主要内容:纪昌想学射箭,向飞卫请教。他按照飞卫的教导,从练眼力开始,先练牢牢盯着一个目标,再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后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抓重点句重点词,体会文章内容,交流自己感受,是学习的方法。

2、学寓言,知道理。预习下一篇《扁鹊治病》。

板书:

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篇四

1、自主学习,读懂两则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2、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3、认识生字。

体会两则故事的寓意。

创设情景。

学生喜欢寓言,但其道理不明白。

一、自主学习

让学生确定自主学习的`目标方法,展开自学,教师在确立目标自学过程和自学评价中适当点拨。

二、讨论寓意

1、联系寓言故事中人物的关键言行。

2、联系寓言故事中揭示的句子。

3、联系生活中具体事例。

三、表演故事

可让学生选作:

1、创造性复述故事。

2、给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填写旁白。

3、分角色表演故事。

四、检查识字

五、推荐作业

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篇五

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1、体会寓言的寓意,学会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点。

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2课时。

学习《白兔和亮》。

一、导入新课

1、看导语,默读课文。

2、借助注释、词典,识字识词:

审美风韵闲适窖泯厄运慧心皎洁归属禀告身世正色心旷神怡得失之患

二、朗读课文

1、老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课文。

三、寓言的基本常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四、研讨

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

2、第三段中“从前的闲适心情”与第一段的哪些词语相照应?

3、第一、三段对白兔的心情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写,请从这两段中,找出四个构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

4、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6、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白兔和月亮》,设问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7、《白兔和月亮》的语言很精美,引导学生学习。

8、这一则寓言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老师点拨:

1、每天夜里,她都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

2、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3、无忧无虑,心旷神怡;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4、略。

5、拥有财富并过分地看重财富,就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

6、白兔虽有赏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所以如此紧张不安。虽是诸神之王的赏赐,也是非分之财,拥有非分之财,必然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忽视这一点,就不能准确理解寓意,就可能误解、误导。

7、“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8、意思是说:人类的慧心已泯。

学习《落难的王子》。

一、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2、 学生齐读课文。

二、探讨

1、请在文中空白写出汉字。

他自己也被敌人( )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4、 请在文中划出本文的主旨句。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老师点拨:

1、掳

2、王子、我、其他人;对比写出人世间没有不能承受的苦难。

3、略。

4、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炼,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三、总结

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一则寓言,写好事变成坏事;一则寓言,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好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

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篇六

1、认识本课生字7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将给大家听。

4、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一、话引入,出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曾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出示课题:寓言二则

二、学习第一则:自相矛盾

1、读题:自相矛盾

2、看图,指出矛、盾,轻声读文,找找这人是怎么夸口矛与盾的?

3、指导朗读这人夸口的话。

“我的`矛锐利的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我的盾坚固的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板书:矛-----锐利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盾-----坚固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4、理解“锐利”的意思。

读准“戳”的音,并做做动作。

5、表演读

6、想想:什么叫自相矛盾?

7、小结: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三、学习第二则:掩耳盗铃

1、读题:掩耳盗铃

2、做做:掩耳的动作

3、自由读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找找写哪人想法的句子,想想错在哪里?

5、小结: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四、复习巩固

1、朗读全文

2、摘抄所学的寓意。

五、课外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篇七

1、 认识本课生字7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成语“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的意思。

2、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3、 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将给大家听。

4、 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一、 话引入,出示课题

1、 同学们,我们曾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 出示课题:寓言二则

二、 学习第一则:自相矛盾

1、 读题:自相矛盾

2、 看图,指出矛、盾,轻声读文,找找这人是怎么夸口矛与盾的?

3、 指导朗读这人夸口的话。

“我的矛锐利的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我的盾坚固的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板书:矛-----锐利 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

盾-----坚固 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4、 理解“锐利”的意思。

读准“戳”的音,并做做动作。

5、表演读

6、 想想:什么叫自相矛盾?

7、小结: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三、 学习第二则:掩耳盗铃

1、 读题:掩耳盗铃

2、 做做:掩耳的动作

3、 自由读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 找找写哪人想法的句子,想想错在哪里?

5、 小结:做事不要自欺欺人。

四、 复习巩固

1、 朗读全文

2、 摘抄所学的寓意。

五、 课外拓展

1、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篇八

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师)

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

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

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

3.学习“寓”字。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

4.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

(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练说)

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2.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情境再现,注意突出刚才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3.提议:我们每个同学想不想给这则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读呢?自己试一试。

5.指导朗读,读出农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问:农夫想到什么办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1)问:“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筋疲力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2)让生观看插图。看!此时他的神情是怎样的?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3)有感情地朗读:能把农夫当时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4)问:读了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文章中去读,体会农夫的快乐。

(5)“纳闷”是什么意思?他的儿子纳闷什么?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农夫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又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会忠告他什么?请口头练习说。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拓展: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去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 渔翁得利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猜你喜欢
相关讲话稿
推荐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