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随所作法,起殊胜愿,无不成就,而于其中无有 3、以一分诚于内的感恩心待人,以一分彼此信赖的心意从事人间事业,这是多么幸福的人生,多么纯真恳切的人生轨道。 4、幽默并不是一种智力的素质。相反,幽默超越于理性与逻辑之上,它甚至还调侃了理性思维。其实,幽默就是一种禅。 5、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没有常住不灭的。若能够有这种心理准备,则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会觉得很平常而能淡然处之。 6、一个女人,太四平八稳了,端正得过分,始终是不可爱的!心中有爱的女人是打开的、放松的、全然的,像花儿一样的开放。 7、虑而后言,辞不强梁,法说义说,言而莫违。《法句经》卷上,教学品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8、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 9、【自知知人是智者,人情练达即文章】1.换个角度想问题。2.做合群的人。3.提高你的执行力。4.做事注意技巧,你会少走很多弯路。 10、若从缘生,即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之实际。心实际亦不可得,故日极无自性心生也。(唐)一行《大日经义释》卷二 11、人类社会是一个竞争型的社会,无论从事哪行哪业,都免不了竞争,免不了遇到他人明里暗里的干扰,能不能克服人为的障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12、宽容是一种高贵品质,是一种生活艺术,佛说懂得与人和谐相处的人,是看透了人生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13、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圆觉经》卷上 14、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15、好运有来由。与其痛恨自己不是成功人士的儿女,不如责怪自己不是成功人士的父母。与其忌妒天生好命的人,不如向他们学习,为他们的好命鼓掌喝彩。 16、染净因果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日: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维摩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 17、【佛心禅语】 若约当人分上,从来地事,不论初入丛林,及过去诸佛,不曾乏少。如大地水,一切鱼龙初生及至老死,所受用水,悉皆平等。一《安国慧球禅师》 18、【佛心禅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也会遇到类似乐曾禅师遇到的事,但我们 的心情如何、态度如何呢?我想大多数人会高呼倒霉,然后接连几天情绪 低落。 19、【佛心禅语】 在生活中,我们因为心中的杂念太多,往往会迷失了自己。在心中保 持一份澄清,让杂念没有滋生之处,我们才能去除烦恼,找到真正清净的 自己。 20、【佛心禅语】 若到这个田地,便能出此入彼,舍身受身,地狱天堂,此界他方,纵横自在,任意浮沉,应物舒光,随机逗教,晚作千百意化身。——《慈明禅师语录》 21、于小罪中,生极重想,设其作已,恐怖忧悔。《优婆塞戒经》卷七,六波罗蜜品勿自恃持戒,轻毁犯戒者,恃戒凌于人,是名真破戒。《大宝积经》卷三十五,菩萨藏会 22、品一盏茶茗,听一曲琴音,让我们守住内心的那一方灵台明镜,净心向暖,清浅入禅,盈一怀美丽的憧憬,携淡墨诗意,悠然前行,让生命的画斑斓,让人生的书丰盈。 23、而看看她们双手双脚的指甲,都经过美容师修剪,修得又细又长,涂抹得非常红艳,因此不愿用手做家事、洗衣服,工作时还要戴手套、擦护手膏,深恐双手粗糙生茧。 24、慧,不是小聪明,不是世智辩聪,它是由持戒、修定而引发的一种高于一般的抉择力、判断力,是一种极其敏锐、透彻的洞察力。它能使我们断除烦恼,趋于觉悟和解脱。 25、心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恶,即行即施,于彼受苦,轮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行即为,受其善报,如影随形。《增一阿含经》卷五十,大爱道般涅槃品 26、【佛语禅心】 求学成功所需要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或者说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这里都讲到了。至于怎样创造这两个方面的条件,那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了。 27、比如我们一心一意做利益人群的工作,忽然间有一阵是非闯进我们的心,内心受到影响,因而在精进的道路上停顿下来。如此,在修行的路上就无法继续那分清高而无代价的付出。 28、【佛语心经】 为什么说第五戒(不饮酒)能够维护前四戒?因为前四戒——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语言方面的——是需要精神力量支持的,而酒是有可能削弱、消解这种精神力量的。 29、你不但完美,而且唯一,独特而无人可比。唯一的问题是,你不相信这一点,唯一的问题是,你满怀疑惑。当你怀疑自己的时候,你也同时怀疑别人,于是你的生命,就陷入这些事端。 30、若欲研佛乘,彼寻宝藏,一一须消归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执义上之文,随悟生见,直须探诠下之旨,契会本宗。则无师之智现前,天真之道不昧。(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一 31、【佛语心经】 事物的表象,往往是虚幻不实的。因此认识事物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透过现象看本质”永远是人类认识的真谛。 32、为欲护持法故,乃至自舍身命,勤行精进,摧破九十六种外道,及诸魔民憎嫉佛法者;佛弟子中或有邪行诡异佛法,如是之人如法摧破,名为护持法。(古印度)龙树《十住眦婆沙论》卷七 33、用平静的心态,去包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批判和指责,那时候才会发现,尽管还是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之中,每天面对的也是同样的人与事,但是所有的一切却因为感知不同而有了另一番模样。 34、却很难相信陌生人,当然也有人连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无法做到百分百的相信。因为太多生活经验告诫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丈深沟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测。” 35、悟道的禅师,不是我们想象中枯木死灰一般的老僧入定,真正的禅师生活风趣,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地充满了生机,众生皆具备佛性,一切是那么活泼自然,随机教化,像春风甘霖般滋润世间。 36、【佛心禅语】 一个人不要只追求活得潇洒自在和健康长寿,更应该关注对社会的贡献,给别人带来益处,这样,才堪称不白活一回。逃避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生命就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37、【佛学智慧经典语录】在做人态度方面,有四种“恶知识”:“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与怨谋。” 38、【佛心禅语】 若以意想参禅,如钻冰求火,掘地觅天,只益劳神。若以功勋学道,如土上加泥,眼里撒沙,转见困顿。偿歇却意识,息动妄想,则禅河浪止,定水波澄。——《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39、人生若欠缺爱,日子将了无生趣,毫无意义。如果有了爱,却只局限于染着的小爱,则容易损人毁己,造成伤害。所以,应该发挥无色彩的清净大爱,让自己爱得欢喜,让被爱的人自在、没有压力。 40、佛告阿难:此观佛三昧,是一切众生犯罪者药,破戒者护,失道者导,盲冥者眼,愚痴者慧,黑暗者灯,烦恼贼中是勇健将,诸佛世尊之所游戏、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始出生处。《观佛三昧海经》卷九 41、参禅就是参话头,没有玄思妙想、没有理论分析,只是在一句话头上用功。 生死交加、爱恨纠结、人我对立,这些生命中的困境如何而来?就将这 问“如何而来”的心移到话头上,参一句什么是无? 42、佛说:奉行正见和正意,兴发一种道心,永不退转,即是智慧。“智慧”是一个模糊的字眼,佛经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述,归结起来,不外乎知善知恶、知真知假,并能坚定其心,向善弃恶,求真去假。 43、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优婆塞戒经》卷四,供养三宝品 44、【佛家经典禅语】 如同人在海洋中依靠船来航行,精神要依赖于物质。又如同船在海中航行要依靠人来驾驶,物质又要依赖于精神。就像人和船在航海中互相依靠的道理一样,精神和物质是互相依存的。 45、对自己不满意的人,迫切想改变自己的人,想让自己脱胎换骨的人,都是把别人或者环境对自己的不满,植入了内心。外界的要求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就意味着外界的攻击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攻击。 46、【佛心禅语】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就像佛说 的:“别人能够帮得了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 个人能真正帮得了你一世,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47、【经典佛语】 就连慈悲为怀的佛家,也赞成这样的原则:对于害群之马,决不迁就姑息。可见这应该是自古以来执政者的一条基本原则。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8、在生活中体悟禅意,有了烦恼才有了觉醒,去承担命运的解脱清凉自在。心安,才是故乡,那么就需要我们去观察我们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去照亮心地那些还不够光明的地方,向佛靠近,远去杂染,就是清净。 49、既已归命弥陀,全然交给弥陀,我就不再属于我,而属于佛;既属于佛,就是佛的作品、佛的儿子,就一切都是好的。我们只能怀着十分的虔诚接受佛赐,岂可以自己的好恶对佛的作品评头论足、挑三拣四呢? 50、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未尝说一字,这是真话还是妄语?若你思索真与妄, 或者对这个问题干脆不思索,思与不思,都是心意识,心意识不死,你 就是个有事的人,与佛相隔云壤。死却心意识,来一个死后重生。 51、参禅以悟为究竟,若要体会开悟之无限风光,须向日常为人处事中久久 厮磨,且将习以为常之我执法执转为陌路,方有新途可涉足,此为觉悟 之路吗?莫管。且于此路上阔步而行,虽尘沙飞扬,看我往来自由。 52、一日,一妇人丈夫和其娘家妹发生纠纷,妇人助其夫。娘家妹说,我们姐妹是一家人,你却帮着外人。妇人说,我和你是一家人没错,但我借你的钱要还,而他的钱我可以花但从不用借,难道他不更是我的一家人? 53、世上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婚姻就是两个人在一起过实实在在的日子,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如果你真的无法适应或忍受,那最好的方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聋装瞎子。这样,你便不会感到那么难过和失望。 54、【佛心禅语】 我们能不能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脸上能不能经常带有一丝笑容,口中能不能经常说一些温柔的话语,关键是每天要做心的训练,在心中建立起正知正见,要用正面、乐观的心态来培养自己的清静之心。 55、目前社会需要的正是一股慈爱的清流,来洗刷物欲污染、仇怨不平的横逆,重建道德尊严及人类本有的良知良能,涤尽人间黑暗。假如能以佛陀的清净本性,发挥那分清净智慧的功能,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一片净土。 56、能调恶人,见离坏众能令和合;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不为世事而作咒誓。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怨亲等苦,先救怨者。《优婆塞戒经》卷二,自他庄严品 57、【佛心禅语】 只会创造的人或只会享受的人,都不是健全的正常的生活。既懂创造、又懂享受,自食其力,不损人利己,也不损己利人。这样的人虽然平淡,却拥有平淡中的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人才是最完美的人。 58、世上的道理都是一生万、万化一,只要抓住一个最本质的东西,以之观察万事,无不相合;观察万千现象,最后看清了,理出头绪了,无非是一个最本质的东西。抓住了吃饭的本质,应用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无不灵验。 59、人体衰老与寿命的长短往往决定于肾气的强弱。《黄帝内经》指出“精者,生之本也”,《寿世保元》云:“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适当节制*生活,不能姿其情欲,伤其肾精。”精气流失过多,会有碍“天命”。 60、古人道即心即佛,而今会者少得。虽道即心,不是五识、六识、八识、九识及心数法等。又不是悉多、汗栗驮、矣栗陀等。……不是虑知念觉、知见解会、灵灵知、昭昭了等。(日本)大久保道舟《道元禅师全集》卷下 61、若出家之僧尼,常人观之,似为极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虫。但僧尼亦何尝无事业,僧尼之事业即是弘法利生。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间接、直接有真实大利益于人群者,正无量矣。(民国)弘一《佛法十疑略释》 62、【天天禅语】从古至今,凡夫俗子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追求金银财宝与名闻利养,最终却没有一个人是满足于荣华富贵而死亡的。因为心的力量是无限的,欲望也是没有限制的,因此对于物质的贪欲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 63、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上 64、【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毅力:水具备非常大的毅力,每一个滴水滴到坚毅的石头上的时候,久而久之连石头都穿透,这就是所谓的滴水穿石。我们人类也应该有毅力,做任何事情时候,无论如何,要做到坚持,直到成功为止。 65、【阿难问佛,何者是病?】佛言:随恶人言是病。邪妄谄曲是病。言语伤人是病。贪爱色欲是病。杀害众生是病。不敬父母是病。作恶不悔是病。愚痴颠倒是病。侵占他人是病。0、好觅人过是病。1无惭无愧是病。我慢贡高是病。 66、泡一壶淡定吧,让沧桑了无痕。有些遇见,是惊艳,亦是温暖。有些离别,是注定,亦是随缘。就让我们以一颗如简的素心,将所有的阳光与明媚,都植于红尘深处,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沾染些许禅意,些许诗意,些许花香。 67、面对贪婪,奉献是一种信仰贪婪的本质是不安定,它象是长在人内心深处的一棵毒草,不断地腐蚀着本来清净的心灵。它时而蛰伏、时而膨胀,人若不能摆脱就只能受制,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过于贪婪而没有节制只能招致生活的惩罚。 68、有智慧的人,视时间如钻石;愚痴的人,将时间当作泥土。若能把时间当作钻石般地珍惜,精勤不懈,则世间没有不能完成之事。若在日常生活中,心思涣散昏沉、贪图逸乐懈怠,闲来无事只想着:痛啊!苦啊!那么只是让时间平白地流逝。 69、绚烂之后才有平淡,幸福其实往往比我们所想象的要简单很多,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把所有复杂的不幸都给探索经历一遍,不把所有该摔的跤都摔一遍,不把所有的山都爬一遍,我们就没法相信,其实山脚下的那块巴掌大的树荫下就有幸福。 70、当今之各界人士,多有几分知识,借助网络之便利,更知天下大事,一 听到自心自性,亦能搬出古今中外之言句,且问,在他人的舌头上,你 的自心自性何在?什么是无?从他人的舌头回到自己的疑情中,祖师以 此成祖师,佛陀以此成佛陀。 71、马云有一句口头禅: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可以看出,马云之所以成功,不在于他有一个天才的头脑,不在于他有一个恢弘的远大理想,而在于他不断将头脑的东西落实出来,执行出来,做出来。这才是真正的高效战法。 72、【佛心禅语】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过是时间的累积。要生存,就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假如你让当下的时光白白流逝,就等于缩短了一天的生命。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先把握现在。每天一个人保持只争朝夕的精神,其生命才会流光溢彩。 73、【佛心禅语】 人从出生到死亡,不过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在生命的过程中,如果你只想做一个守财奴,那么赚再多的钱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钱财只是暂时聚集在你这里的一堆数字,你死后不知又会成为谁的枷锁。不如拿去帮助别人,换取世间 74、爱没有为什么,因为爱,所以爱。爱了就是爱了,不爱了就是不爱了。活在当下,爱在当下,云水禅心,自在洒脱。你如雨中的海棠,风雨凄迷,依然艳丽。不管岁月怎样变迁,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美,今生为你用心惜,用心藏。用生命呵护你的每一分,每一秒。 75、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如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隐,变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谓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比丘,诸行如幻如焰,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57经 76、一切自性习气,藏、意、意识,见、习转变,名为涅槃。……涅槃者,圣智自觉境界,离断常妄想性自性。……谓自相共相妄想断,故非常;……谓~切圣去来现在得自觉,故非断。……涅槃不坏不死。……涅槃非舍非得、非断非常、非一义、非种种义。《楞伽经》卷二 77、心静是一种惬意的境界。心静而凉生,须有一个心境的营造,这便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有一颗平常心。禅的最高境界是无字;音乐最高境界是无词;爱的最高境界是无言;生活最高境界是理解;朋友最高境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人的心的最高境界就是心静。 78、【佛心禅语】 修行是一个人毕生的功课。修行是一种心性的锻炼,透过观照,去防 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成圆融的精神世界。证严法师说:“心田要多播 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减少一棵杂草。”修行的重心就是不断地 调适自己,修正错误行为,日臻于善。 79、【佛语心经】 生与死组成了一个持续不已的动态过程,生命日夜流向死亡的海洋,而死亡的海洋又是孕育新生命的摇篮。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宝贵的,每一刻时间都一去不复返,因此要积极面对人生,不断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如果庸庸碌碌、消极低沉,就辜负了宝贵的生命。 80、【佛心禅语】 艺术品的欣赏要站在某个特定的角度或距离才可以获得十足的神韵, 那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更应如此吗?欣赏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也 迥然有异,或晴空万里或乌云密布,全在于你个人的选择!只有站好位 置,选取最佳的角度,你才会发现美丽的所在! 81、【佛心禅语】 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一是管住自己的吃喝, 再一个是管住自己别乱说话。佛家讲:我们的嘴巴一天到晚爱说话,这个 说话是口业。在所有的罪恶中,最易犯、最常犯而且害人最惨的就是口业。 所以,多说话不如少说话,少说话不如实修。 82、【感悟】“民心不可欺”,“民心自有公论”,这一类的说法表明,只要官员心中装着老百姓,一心一意为老百姓造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我们就完全用不着去宣扬“政绩”、树立“形象”,我们就自然能体会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83、佛家认为,身体只是一个“臭皮囊”,不必贪爱;但不贪爱不等于可以随意糟蹋,一个精致漂亮的“皮囊”岂不更让人喜爱?何况修成“色相庄严”,也是佛家“方便说法”的形式之一,因为凡夫都爱漂亮,都在意自己的外表,一看学佛可以改善自己的形象,学佛的积极性就高了。 84、【佛学经典语录金句】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幸福从何而来?佛日:无悔恨故心得欢喜,得欢喜故心得悦乐,得悦乐故心则安隐,心安隐故得无动定,得无动定故得实知见,实知见故厌离生死,厌离生死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明见佛性。——《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七·梵行品第八之三》 85、【美文共赏】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短今生一面遇,前世多少香火缘。手是有一种缘,回眸是一种缘;生命是有一种缘,爱情是一种缘;假如还有来生,来生也是一种缘。成人生的,就是那无数个缘;让你去结,去解。缘,随缘,才能以佛心看缘起缘落。 86、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替自己挖坟。这种人没有是非观,一切从个人好恶出发。因为自己心理阴暗,以为人心都是黑的;因为自己胸怀狭窄,以为世上没有襟怀;因为邪恶成性,以为人间从无善良。好度君子之腹,视天下人皆为小人;喜当绊马绳索,恨不得寰宇良马皆是病驹。 87、这个世界上你是唯一,绝对找不到第二个你,造化交给你的任务只有你才能完成,任何人无法取代。不要抱怨,不要幻想依赖别人,造化同样给了别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所有的别人也是唯一。靠自己,能悟出这三个字的人,算是洞悉了人生的真谛!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绝无例外。 88、【佛心禅语】 钱要花出去才有价值,同时也要花得合理,花得有意义,如此,人的品质才能得到提升,心灵才能获得安稳。紧紧攥在手心的钱就像沙子,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快。不吝惜钱财,善于“用有”,发挥财富的最大价值,就可以利用它来为人们解决困难,创造幸福,为世间增添 89、应机说法,普利人天;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一个人内心拥有爱的宝藏,才是取之不尽的财富,一个人心量有多大,拥有的世界就有多大。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有众生的存在,尊重与包容众生,并且肯为众生服务,协助众生离苦得乐。 人格信誉是自身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90、对一切美好的东西,请不要吝啬热情,当你需要热情的时候,热情就会应声而至。对一切能够改正的过错,请不要失去宽容,当你渴望宽容的时候,宽容决不会无动于衷。顺境时请放下冷漠的面孔,逆境时请抹去脸上的愁容,顺境和逆境组成滚动的圆圈,而你不可能在某一个切点上永恒固定。 91、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缘,一旦因缘消逝,想做就来不及了!有些人虽然想做好事,却想等到有钱或有机会才去做,应知人生无常啊!只要有因缘,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力量,也要赶快去做。力量、因缘会合起来,就能成就无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莫轻小善而不为,更莫贪积财物而不舍。 92、【佛心禅语】 遍于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世俗菩提心;超越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是佛教的唯一真理。世俗菩提心,是利他的角度而说,犹如美丽的花朵,给众生带来快乐;胜义菩提心,是自利的角度而言,仿佛丰满的果实,自己成就圆满。 93、【中华圣贤经典语录559】弓既在手,箭在必发。涨船高,泥多佛大。风不刮,杨柳不发。死事小,失节事大。章颂世,道德传家。人怕夸,坏人怕扒。婆卖瓜,自卖自夸。空声大,人狂话大。成之人,越夸越怕;小就之人,见夸就炸。着矮人,别说短话。头丢下,群狗打架。差吏差,来人不差。 94、人生之中,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因为人的贪欲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因为贪心,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弱点,不顾一切地去满足我们的欲望。即使危险摆在面前,我们也无暇去理会,于是贪婪遮住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丧失理智,蒙蔽了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无法感受到幸福的温暖。 95、天亮了,你醒了,与其闭目回味昨夜梦境,不如静心聆听百鸟歌声。你会从歌声中听出一种感动、一种热烈、一种情思;你会从歌声中听出一种希冀、一种动力、一种豪迈。不管昨夜的梦境缠绵还是惊悚,都已成为过往,属于生命的收藏,此刻,你的责任就是出发,在朝霞指引的路上继续人生行程。 96、【佛心禅语】 我们的痛苦与快乐,高兴与悲伤,烦恼与智慧,富贵与贫穷,挫折与幸运,疾病与健康,都不来自于外在,既不是神仙赐予的,也不是魔鬼造成的,一切显现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犹如晚上沉睡时梦中所显现的境界一般,无论外在的显现与内在的感受,一切都由心中产生,由心而显现。 97、初中时学化学,老师教我们怎么配平,由此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化学变化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想到母亲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恍然有悟:生活和人生不也是一种配平吗,基于此,面对生活的逆境我从未绝望;处在人生的顺境,我从不敢沾沾自喜。 98、【佛子三字经】眼不见。心不烦。听不闻。意不乱。名不求。利不贪。常交友。广结缘。遇分歧。莫争辩。与为贵。忍为先。常念经。智慧现。时观己。少多言。窗外事。淡如烟。做好人。常布施。行好事。不展现。说好话。不妄言。存好心。断恶念。心皈依。持五戒。断习气。正知见。念弥陀。到彼岸。 99、慈善是一种德行,慈善没有附加条件。任何带有附加条件的慈善,都是对德行的玷污。谁在借慈善之名行假慈善之实,谁在打着慈善的旗号干着玷污德行的勾当,谁心里明白。既然明白为什么还要公然去做?究其原因,一是没有起码的道德底线,二是敬畏心的缺失,三是社会未建立必要的甄别和惩罚机制。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