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篇一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彷徨》收入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小说集呐喊野草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而已集二心集 坟热风 2、关于《祝福》 《祝福》写于1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19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来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反映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 鲁迅通过祥林嫂的故事所显示出的摧残和杀害劳动人民的有形和无形的刀子,有些也正属于鲁迅所要探索和要改造的“国民性”,其实所谓“国民性”正是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作者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鲁迅全集》第一卷《灯下漫笔》)。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篇二一、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及学习需求各不相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设计思路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六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围绕角色间的对话来学习。理解什么是称赞?谁对谁的称赞?为什么要称赞?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什么是称赞? 课文中谁称赞谁? 因为什么而称赞? 称赞的结果怎样? 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让我们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课文。 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同学们读的怎么样?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生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指名汇报。 (开火车读、齐读生字) 5、把生字带回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思考:听了这个故事后,你知道什么是称赞了吗? 2、如果你得到别人的称赞心情会怎样呢? 3、课文中是谁称赞谁的事?怎样称赞的呢?为什么呢? 4、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 指名朗读课文, 回答:他们是怎样称赞的? 指导朗读。 5、学习小獾称赞小刺猬。 小组自学汇报。 6、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为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吧! (四)分角色表演读 小组练习,指名汇报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读,然后在向大家汇报。】 (五)写字指导 学习本课中的采、背 指名认读,组词。 师范写,学生写仿。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篇三一、课文悟读 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致词,是把自己对同时代的艺术大师发自内心深处的敬意,以及其逝世所引起的无比悲痛和遗憾的情感,用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的沉思和感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仰慕和怀念的是那些用一生的时间、热情和生命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爱与关怀的人,巴尔扎克就在这样的人群中达到了从肉体到灵魂的穿越,他知道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的人类的病态的疯狂,他解剖了那个时代人的灵魂,同时也为那个时代以至于后代和未来的人呈现了一颗痛苦而又伟大的受难的灵魂。毫无疑问,巴尔扎克是那个时代的精神之王、思想之王。雨果,作为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法国文坛的巨匠,他的心与巴尔扎克的心是息息相通的。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对于伟大的心灵来说,地狱之痛苦与天堂之极乐是相通的。 盖棺论定。雨果先生在对巴尔扎克的人格作了高度评价后,又分析了巴尔扎克那比岁月还多的作品。那些用生命同现代社会进行肉搏而写就的饱满的深入灵魂的伟大作品《人间喜剧》。 一个天才的死亡让人扼腕叹息。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死亡使伟大的天才像天空的星星一样熠熠闪耀。伟大的天才的死亡让世人看到了人的生命可能有过的如此之大的热情,生命可能有过的如此之重的苦难与致极的欢乐,生命可能有过的可以永垂不朽的灵魂。 所以说,雨果以真挚、深刻、充满哲理与激情的语言表达了一位文学大师对另一位文学大师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对一位伟大作家、伟大思想家的高度评价与理解,也是雨果本人一生对生命的观照和对灵魂的理解。正如阿拉贡所说,我一直把雨果的一生看作一篇庞大的寓言故事,这篇寓言的教育意义也就是生活的教育意义,他不停止变化,并不是为了某种利益,而是由于他对于历史的运行无比地敏感。这就惹起了当时的毁谤,招致迫害与放逐。但是也正因此,雨果博得世界人民的爱戴,博得不可磨灭的荣誉与超国境的光彩。不仅如此,作为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雨果在散文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散文表现出了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伟大作家的胸怀,目光敏锐,激情澎湃,于浪漫主义的情感中蕴涵着现实主义的冷静。他的大量游记作品,也展现出一个认真、准确、快活和用笔迅速的雨果。本文行文平缓凝重,不事雕琢,与他以往的雄辩夸张、气势磅礴的风格不尽相同,但与笔下时时流露出的沉重心情甚是相合。 所以说不论是巴尔扎克,还是雨果,他们都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进人了永恒。 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本文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人生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们看出,整篇葬词,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与景仰。 二、亮点探究 1.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说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探究学习:重点把握虚构这个词。这里可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人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二是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他在虚构小说。这一句话,雨果沉痛宣告文学大师的逝世,提醒人们直面这一伟大的死亡。 2.课文第3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的? 探究学习: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评价的。第一,整体评价。雨果认为巴尔扎克的作品是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第二,从反映社会现实角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认为它是一部历史。雨果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这种贡献超出文学的范围而进入了思想、历史和政治领域。高度的评价中,蕴涵着深刻的悼念、无限的敬仰,蕴涵着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学的自豪感。第三,从文学角度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认为它是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 3.为什么说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探究学习:巴尔扎克利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反映漫长岁月的伟大作品。这是客观评价巴尔扎克的社会作用,因而短促的生命是充实而有意义的。这一句中的岁月的用意:作品可以计算,而岁月却无法计算。这样行文是雨果对巴尔扎克的独特评价,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4.全文的思路及感情脉络是什么? 探究学习:作品先是对巴尔扎克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举国哀悼他,一个天才之死举国为之震惊;进而对巴尔扎克的作品进行整体评价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又对他的人格和他对社会的价值进行讴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悲壮的,对巴尔扎克及社会的研究深刻、透彻,神情无比激越,最后表现出对巴尔扎克无限的景仰。一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结束了,因为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他对法国社会的贡献,足以使他升入天堂。 5.课文是如何把与理融合在一起的? 探究学习:这篇葬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富哲理,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的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哀悼、崇敬之情。作品中含蓄深沉、意义深远的语句比比皆是,有着巨大的容量。比如说: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句话,含蓄地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另外,我们也要看到作者思想的局限笃信宗教。再如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了作者的生死观,一方面赞颂了巴尔扎克的精神价值:自己走向永恒,激励后人前进。 三、选题设计 巴尔扎克、莫里哀、卢梭等三位作家的作品风格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社会剖析派的比较。 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之比较阅读法。 参读书目: (1)《高老头》。 (2)《欧也妮·葛朗台》。 (3)《伪君子》。 (4)《恨世者》。 (5)《无病呻吟》。 (6)《吝啬鬼》。 (7)《忏悔录》。 (8)《论科学与艺术》。 (9)《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0)《社会契约论》。 (11)《一千八百担》。 (12)《樊家铺》。 (13)《官官的补晶》。 (14)《天下太平》。 (15)《子夜》。 (16)《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17)《林家铺子》。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篇四〖教学目标〗 1.识记a.关于《彷徨》b.“烟霭”等词语 2.理解.分析 a.理解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b.根据人物描写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对主题的作用 d.倒叙手法(复习) 〖教学设想〗 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a.小说的环境描写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 5.三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 2.读2-3遍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 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 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历史 辛亥革命1911五四运动1919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3.以什么为线索 5.给你感受最深之处是?说一点理由 6.列出情节提纲 明确: 1祥林嫂 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 柳妈 我 不需很精确,旨在训练学生理清人物关系的能力 2.倒叙3.我的见闻感 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 鲁镇卫家山贺家墺 浓缩在旧历的年底的鲁镇由此辐射 短篇小说的时空安排 6.见板书 三.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 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1.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 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脸色表黄----生活艰辛 红润----青春的活力 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 第二次 两颊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 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 没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次 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3.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四.练习 从文中再找出一此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细节 六.布置作业 熟读文中关于祝福景象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情节内容顺序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突然死去倒叙 开端初到鲁镇 发展被卖改嫁 高潮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 2.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上节课的课后练习一 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的一些容易忽视的信息 二.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点拔:1)关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关于环境描写的类型及要求 1.文中几处写祝福景象,三处祝福景象的描绘目的何在? 研读开头一节 a旧历的年底最像年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但地上而且天空中也有近新年的气息? b.将到新年是一种怎样的气氛? 2.研读第一次祝福景象的描写 a、此段描写最突出的是什么,找关键词 都没多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 3.作者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有什么特征,层如其人,表现了什么? 明确总结 1.沉闷压抑的气氛 2.封建的风俗习惯迷信根深蒂固(尽管封建制度已s终正q) 3.保守虚伪反动 三.研读冬季日短一节 1.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2.为什么说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则无聊生者不生------ 明确:渲染社会环境的黑暗与可恶,营造悲凉气氛,表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与愤激 四.研读小说的结尾 这一结尾的作用,与文章其它部分的关系 点拔a、在结构上b、对于中心的表达上 明确: a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 五.总结性讨论 1.小说为什么题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 a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 b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祥林嫂,她死于祝福中,强烈的对比,增强悲剧性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不是凶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伤痕 b.同情她却给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我与鲁四老爷 b:我的说不清 也许有---自以为慰藉,不忍心增其烦恼 也未必---意识到增添苦恼,只好吞吐,支吾其辞 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具有进步的思想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却软弱无能,没有改良的办法.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六 2.自选角度,写一则读书笔记 七、作业反聩及校正 祝福教案设计一等奖篇五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一、学前准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 2、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 (1)板书:39 请说出3和9各表示的意义。 (2)板书:0 请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3页例5。 (1)提问:哪个数和5相乘得0。 (2)列式计算:0÷5=0 (3)理解0÷5为什么等于0。 (4)结合算理说一说,0÷20÷8各得多少。 (5)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学习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题。 (2)板书:208÷2 (3)学生独立完成笔算。 (4)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5)观察思考: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观察学生的笔算,讲清算理。 (7)自主回顾笔算过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3、学习例6中的(2)题。 (1)板书:216÷2 (2)探究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用2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2,2除以2得,在百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够商1,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0乘1得0,1减去0还得1,最后被除数十位上的1与个位上的6合并成16,16除以2得8,在商的个位上写8。 (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计算。 (1)独立完成。 (2)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 (3)对学生计算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4)了解学生是怎样验算的。 2、病题门诊。 (1)出示题。 (2)理顺思维,观察发现。 (3)说一说,这道题错在什么地方。 (4)指明学生板书并口述怎样改正。 (5)说一说,做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四、思维训练 笔算: (1)尝试计算。 (2)质疑。问:为什么商中间要写两个0?(商中间应该商几个0,就写几个0,不能只写一个0) 五、板书设计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