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总结可以提炼出我们在军训中学到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以下是一些写作考试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一1、抗生素: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种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的目的。 (1)抗生素多是一些带有环状碳链的化学物质。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给药途径,主要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2)抗生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很快就到达身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但是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抗生素一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只有游离形式的抗生素才能发挥其药效;结合形式的抗生素可作为储备力量,当血清中游离抗生素浓度下降时再逐渐释放。 (3)孕妇血清中的抗生素可以顺利地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中,为防止抗生素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抗生素产品说明书中都有“孕妇慎用”的提示。 3、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中有好转现象时停止用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尽量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对症下药不盲目;适时用药抓战机;集中药量打歼灭;切勿滥用抗生素。 4、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耐药菌株的增多,使得抗生素效果下降,不宜用抗生素做预防性使用;对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如果使用抗生素,会掩盖临床表现,延误对疾病的诊治;不要只看广告吃药,服用抗生素药要遵照医嘱。切勿滥用。 5、怎样使用抗生素才能治病,又能尽量避免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避免破坏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呢?首先,生病时应经医生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同时,瓜果蔬菜食用前应充分洗涤,以出去残留的耐药性细菌和抗生素。第三,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应尽量控制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农畜产品中抗生素含量的检测。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二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在背诵知识点时,可以发散思维,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和想象来促进记忆。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三(1)森林具有减尘、滞尘的作用。森林形体高大、枝叶茂盛,可使大粒灰尘因风速减小而降落到地面;植物叶片表面多绒毛,粗糙不平,有油脂或黏性物质,能吸附、滞留和黏着一部分粉尘。据计算,松树林每年每公顷可滤除粉尘36t,橡树林56t,山毛榉林63t。 (2)植物的分泌物。我们知道许多植物含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并非副产品,而是植物对抗昆虫、草食动物等的一种重要防御手段,在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多肽抗生素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细菌或真菌的作用,有些还具有抗原虫、病毒或癌细胞的功能。又如,大蒜分泌的大蒜辣素也是一种植物抗生素,它对化脓性球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炭疽杆菌、霉菌等均有抑杀作用,同时还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吸收作用、固定作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一些植物对污染环境产生了适应性,能够吸收一种或几种污染物,特别是有毒金属,并将其转移、贮存到茎叶中,从而达到净化污染的效果。例如,十字花科天蓝遏蓝菜可以从土壤中积累高达4%的锌而没有明显的受伤害症状,芥菜可以积累高浓度的铅。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在根部的累积、沉淀,并将其移出农田,可以减少土壤污染物,减少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甚至还可以提炼出某些重金属,如铜、铅等。 在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方面。在浓度较低时,植物可以吸收so2(阔叶树比针叶树能够吸收更多的硫);当空气中碳氢化合物浓度大于5mg/m3,co浓度大于1mg/m3,no浓度为1.5~2.0mg/m3时,就有可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具有较大的毒性。橡树和刺槐等可以吸收光化学烟雾;柑橘可以吸收低浓度的hf;而夹竹桃、芒果、细叶榕等树种可以吸收cl2等。 (4)挥发作用。植物可以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再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在这方面研究得最多的是植物对汞和硒元素的吸收挥发。 (5)降解作用。植物可以用于石油化工污染物、泄漏燃料、农药、废物、氯代溶剂等有机污染物的治理。例如,裸麦可以促进脂肪烃的生物降解,水牛草可以分解萘。植物降解的原理有:吸收降解、释放降解酶和通过根系分泌物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来加速污染物的分解等。 2.微生物为什么有净化作用? 微生物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净化。 (1)降解作用。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如好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球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有机磷农药、甲草、氯苯等;霉菌可以降解石油烃、敌百虫、扑草净等;藻类可以降解多种酚类化合物。例如,1989年,美国阿拉斯加州最早大规模应用微生物降解油轮搁浅后泄漏的3.8t原油,在投入特殊的氮、磷营养盐后,促进了当地石油降解菌的生长和繁殖,加速了油污的分解。 (2)共代谢。微生物的共代谢是指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基质,但是却不能利用这种基质作为能源和组成元素的现象。这类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诺卡式菌属、芽孢杆菌属等。 (3)去毒作用。微生物通过转化、降解、矿化、聚合等反应,改变污染物的分子结构,从而降低或去除其毒性。如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可以在微生物的水解作用下,被分解为含有一酸或二酸的物质。 但是,微生物的作用是复杂的,有些微生物在净化作用的同时,也有毒化作用。这类微生物可以使无毒物质转化为有毒物质,从而产生新的污染。如三氯乙烯能够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氯乙烯,这是强致癌物质。因此,在利用微生物进行净化的同时,要密切监视系统中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及其毒性。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四一、核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核苷酸有8种。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它的载体。 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核糖和脱氧核糖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它们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二糖中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糖,乳糖、糖原是动物糖;多糖中糖原是动物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糖,糖原和淀粉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脂质主要是由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p(如磷脂)。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单糖(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就称为单体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五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六(1)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 溶液渗透压: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七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 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 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完全适合生物领域。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5、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 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八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氨基酸 元素组成:chons等 基本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及其种类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种类:约20种 通式: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3.最小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其r基为h 4.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婴儿有9种),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叫必需氨基酸。另外12种氨基酸是人体能够合成的,叫非必需氨基酸。 5.蛋白质的结构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有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6.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肽链盘区折叠方式不同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九上课的目的性要明确,要带着预习时不懂的问题听讲;听课时精力一定要集中,跟上老师的思路,特别要注意老师的语气和所强调的关键内容;认真记笔记,笔记要记重点、要点。板书既能反映知识的要点,又能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应该记录的。如果听课与记笔记发生矛盾,应该先以听懂为目的,可以暂时不记,课后再回忆、补充、整理;上课要动脑筋、想问题,特别是老师提问,要积极思考,举手回答,一个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敏性、流畅性,都比不举手回答的同学强得多;听课要抓住重点,一节课讲的知识太多,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求不同,老师会教给学生区分重点和非重点的方法,对于重点内容学生要很好掌握,学好教材最基本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掌握基本观点和原理,比如"进化"的原理:进化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统一的原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矛盾的原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等。 2、上注意巩固 教师授课如果用15~20分钟,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巩固复习。巩固内容可以由教师带领,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复习。学生自己复习时,对教材内容要先理解,再尝试记忆。学会识图,对图是否理解,是否会画,各部分名称是否记住了。觉得自己对教材问题不大,可以做题检验效果。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十一宏观层面上可以把整个国家制度提取出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国家机构、国家职能、公民与国家关系等六个板块。 2、联系比较,混错了然 把相近的、相反的知识归纳到一起加以联系比较,并进而形成易混易错知识群。这样既能举一反三提高复习效率,又能增强辨别选择题错项异项的能力。比如:将政治常识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汇集到一起进行比较理解。 3、对接事例,理材成块 将重点理论与典型的时政素材配对,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把主干知识与本年度大政方针对接起来,既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又提高解读时政材料的能力。最好借此用本年度高考热门时政材料按角度辐射教材知识,形成材料块。比如:将利率变化与今年国家先后两次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接起来,全面理解三种货币政策的来龙去脉。 4、多看多练,多习多见 学习学习,边学边习。教材和资料的规范格式反而会钳制我们的思维。试题设置的信息和障碍是随机的、多样的,它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知识,并因此激发不期而遇的思想浪花。练习不在多,在精、在透、在归纳、在消化。 5、归纳错误,提炼领悟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十二必修三的生物知识是高中生物中比较重要的的内容,对于理科生来说,掌握好必修三的生物知识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你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6、(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9、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0、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1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1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5、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6、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7、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20、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的快。 2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2、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23、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25、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免疫调节 1、基础: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淋巴细胞t细胞 作用细胞)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3、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4、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疫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5、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自身组织、细胞、器官) 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具有特异性) 6、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 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b、b细胞的感应有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没有t细胞时也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 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 d、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7、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作用: (二次免疫)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8、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过强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b、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c、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9、免疫学的应用: 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24、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26、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十三(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