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蜡烛教案设计意图篇一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朗读法、引导法。 :录音机、投影仪。 (学生讲的实在很精彩。)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蜡烛教案设计意图篇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 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 半截蜡烛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准备工作。 五、布置作业 。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蜡烛教案设计意图篇三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 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蜡烛教案设计意图篇四设计理念: 学生的语文学习要具有语文的"滋味",教学中必须咬文嚼字.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必须要让学生走进文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与文字"亲密"接触,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巧妙,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变:从学习者转变成为课堂的主人,文本的知音,教师的朋友. 设计特色: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导演剧本中习得语言的精妙,在争辩中放飞自己的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参与导演剧本,深入体会"急忙","轻轻地","慢慢","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4,思索编者选入这篇课文到教材中的意图. 教学重点: 1, 弄懂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生字词. 2, 转变角色,以导演的角色文本,咬文嚼字,体会人物品质. 3, 在争辩中,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字中"瞻前顾后"的能力,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清晰明确的思维. 教学难点:教学中教师密切关注学情的变化,适时恰当地把握好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课堂资源利用.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字词 2,介绍作品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 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最后以中国,英国,法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军获胜,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失败而结束.本文故事发生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 3,教师继续板书: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 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插问:你知道法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夫人吗 (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4,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绝妙", "危机", "厄运"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6,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1)绝妙:伯瑙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 教师点拨:"绝妙"是万无一失的意思吗 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 (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2)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教师点拨: 用上"一旦 意味着 意味着 意味着 ."说话.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 (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3)厄运: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 而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 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板块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结合老师要求,自己练习复述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 当 , 心想 于是就 .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点燃——端起——夺回—端上楼.(设计图文并茂的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敌我双方围绕"半截蜡烛"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斗争.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 )的故事! 板块三:学做导演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 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 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 3,组织学生交流: (1)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急忙","轻轻地"以及人物语言一突出哪个字或词 并且要说明理由!(扣住人物语言中瞧,这盏,亮等词体会意义,感受导演们扣住不同词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杰克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慢慢","从容"和人物语言.思考为什么关注这些! (3)杰奎琳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娇声","镇定","道声晚安"以及语言和说话的对象. 板块四:思索胜利的原因 2,引导感受:母亲与哥哥也功不可没!让学生到文章中走个来回,找出理由! 3,小结:情报站能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板块五:总结升华 1,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 (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加深认识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象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 (战争)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吧! 蜡烛教案设计意图篇五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光盘、图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2 半截蜡烛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布置准备工作。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第三课时 一、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学生交流体会。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3、其它角色怎么演?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二、第三场戏的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常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学生交流体会。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 《蜡烛》教案合集九篇 讲究学习方法教案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