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选择一个研究方向,进行调研并提出独立见解。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借鉴一些经典范例,但同时也需要注重个性化和自身研究的特点。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为解决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论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印证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对企业起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富铁轨枕有限公司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上提供借鉴。 国内: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能发挥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成本管理比较单一。成本管理的内容由产品成本逐渐向企业成本和战略成本管理发展,理论研究者和企业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拟采取的办法:实地调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分析、规范研究等。 难点:成本数据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术问题可能会导致相关数据偏离真实值。 解决:技术分析与逻辑分析,实地调查。 第六周至第七周开题报告准备及开题答辩。 第十一周论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论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论文定稿、答辩准备。 第十六周论文答辩。 [1]冉秋红.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15,(05). [2]于婕.基于客户价值创造的营销成本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 [3]张智洪.战略成本会计在黑龙江省制造业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4]韦德洪,王珊珊.成本管理系统的柔性研究[j].会计之友(下),2015,(01). [5]葛兆强.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5,(01). 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不确定性会计是财务会计的组成部分,这是指不确定性经济业务会计。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是相对于确定性经济业务而言的。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和恰当反映,致使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稳健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制约了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是现行财务会计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寻求其解决方案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研究会计不确定性目的如下: (1)完善会计这门科学。 会计到目前为止还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可靠地表述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计通过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披露、确认与计量,有助于消除财务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所以,研究不确定性会计问题,有助于会计学的完善。 (2)建立不确定性会计的理论框架。 对于在经济领域中“未来事项”存在的研究,有助于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们建立一个共同的基础性框架。这个框架会有助于促进各国会计准则发展的早期协调。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有助于建立一个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理论框架,以指导包括会计估计事项或有事项、未来事项等在内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 (3)导致良好的会计实务。 目前不少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尚无成熟的会计规范。这必然会导致会计处理上的不确定性(如会计处理不一致)。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形成比较科学的不确定性会计概念框架,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不确定性会计准则,从而有效地减少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最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营风险的增加,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评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这样,在会计中如何减少、处理不确定性成为国内外会计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在现存的各种文章和文献中,系统的讨论会计不确定性问题的著作罕见,这就更加坚定了我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做系统探讨的决心。 我国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务方面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一套公认的、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理论方法体系。 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科重要的一个分支,它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经济事项。通过对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也就是在将不确定性经济事项转换成确定性经济事项的过程中实现了会计学的动态发展。因此,作为“前瞻”性会计的不确定性会计无疑将会是今后会计学研究发展的重点。 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全球的经济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企业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有的关于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会计信息是十分有用的,但现行财务会计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反映有的不恰当、有的落后于时代要求、有的极其不足,因而有碍于财务会计信息有用性目标的实现,制约了财务会计作用的发挥。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必须积极探索,以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如何合理估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不确定会计事项作出恰当反映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论文主要从六个部分来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课题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方法、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是介绍会计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并从外部和内部性不确定性因素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会计不确定性的原因。 第三部分着重从会计要素、会计基本假设及基本会计原则三个方面探讨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对财务会计体系的冲击。 第四部分是对不确定性会计基本理论的思考,包括对会计本质和会计原则的再认识。 第五部分是探讨控制会计不确定性的具体措施。 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预测发展趋势。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在广泛收集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会计不确定性这一问题的学术观点以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确定性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不确定性会计的概念、目标、会计原则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有关会计不确定性的著作,从理论上提升研究深度。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全国各种有关资料对会计不确定性的原因、影响及对策问题研究成果。 (2)归纳总结法。通过各种途径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后,归纳总结出新的观点,尝试为不确定性会计构建一套理论与实务框架,以期对此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1、第7周:整理资料并做开题报告,撰写论文提纲。 2、第8周---第12周:消化整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撰写论文初稿。 3、第13周---第14周:在初稿基础上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4、第15周:继续修改论文,最后定稿,交指导老师。 5、第16周:组织论文答辩。 6、第17周:整理论文资料并装订成册,同时做好校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摘要]独立学院办学层次具有特殊性,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生。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性强,着重培养学生对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步入会计工作岗位做好技术储备。本文研究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而以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为例研究如何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0引言。 独立学院和公办高校在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上都有一定区别,其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独立学院更多强调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计算机取代手工来进行会计处理,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这项实用技能。独立学院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安排适应本校的电算化教学非常重要。 1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式采用较多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1)演示教学法。这一方法是独立学院采用最广的,即教师借助多媒体讲解和操作演示,学生一边观摩,一边操作,全程基本跟着老师的进度进行。 (2)案例教学法。它是通过模拟一个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运用具体数据进行练习,尽可能使学生形象地体会到企业会计处理的流程以及如何用会计电算化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任务驱动法。它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一个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老师的地位被弱化,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中心地位。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学生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演示教学法加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改进。首先,教师演示程度过高。学生跟着老师的演示一步步操作,不能真正提高学生操作积极性,而且存在老师演示时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自己练习时无从下手,导致一个知识点不断重复的问题。其次,上机操作组织方式不合理。我院会计电算化上机只采用混岗方式,即账套主管、制单员、出纳这些角色都由学生自己来充当,操作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操作员,使学生感到混乱,也无法很好地体现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以及会计岗位分工与内部牵制制度。再次,缺乏全面系统的案例。目前可应用的案例比较碎片化,不能很好满足单项和综合实训时对资料的要求,学生很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企业财务处理流程的概念。最后,考核方式不能很好体现培养目标。我院目前采取的是学生上交平时操作的账套和期末进行笔试的考核方式。平时账套存在抄袭蒙混过关的情况,最终采用传统的笔试方式也不能体现出学生掌握实际操作的情况,这与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 3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教学模式改革建议。 3.1将演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时,对基本理论和主干操作需要教师来讲授和操作演示,借助案例和情境对抽象的理论进行讲述,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演示完基本和主干部分,其他的模块老师可以放手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自主去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集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统一讲解演示,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中可以先采用分岗实践,以3-4人为一组,分角色扮演账套主管、出纳和制单员的角色,角色要注意轮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分工完成单模块操作中的相应任务,在综合阶段让学生进行混岗实践。两种方式相结合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提高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3.3总结设计全面系统的案例。 收集教学资料,包括教材的案例和手工实验的会计资料,形成涵盖教学知识点,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几套案例。把手工会计的案例和财务软件结合起来,更能使学生体验到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在实践中还可以让学生分团队设计案例,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学生设计的案例进行评比,优秀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共享。 3.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现在专业的财务软件公司都开发了比较成熟的考试系统,所以我们教学的考试也可以采用上机操作考试的方式,可以从源头上避免抄袭现象,体现每位同学的真正学习情况。此外,还要注重学生平时出勤和课堂表现,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心得。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考核,能更加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任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把多种教学法灵活应用,实现教学与就业的双赢。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开始全面接轨,国内企业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一部分国外施工企业涌入国内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日益国际化。国内施工企业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施工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也很难有突破,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产品和劳务成本,从而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经营过程中所采取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提高施工项目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对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目前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二、文献综述。 针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和学者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王满,高岩(2003)在《试论成本管理的演进及发展》一文中,阐述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中,企业若想拥有一席之地,关键要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树立现代成本管理思想和观念,因而,研究成本管理的演进过程,探求当代成本管理的发展方向很有必要。 冯金英(2008)在《论企业成本管理》一文中,阐述了现代成本管理的产生,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同时还列出了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几个新方法。 张晓光(2006)在《浅谈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一文中,在对传统成本管理作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企业成本管理改革的措施及前景。强雪峰,高峰(2008)在《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一文中,提出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且日益壮大,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管理,控制施工企业成本。 梁明(2007)在《浅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一文中,从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加强全员的成本意识、控制施工成本几方面对施工企业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了论述,着重对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定额管理的实行、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及强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靳刚(2009)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探析》一文中,阐述了成本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尤其是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作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成本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姚庆国(2001)在《论安全成本与安全成本核算》一文中,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安全成本”概念及“安全成本核算”问题,在定义安全成本的基础上,对安全成本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安全成本核算的分步核算法和同步核算法。李洁玉(2008)在《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一文中,首先谈了建筑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措施。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给出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第一章)介绍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发展。 第三部分(第二章)分析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第四部分(第三章)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改善措施。第五部分(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及文献研究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阐述成本管理理论,再分析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从而指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四、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陈传德,吴丽萍.施工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王满,高岩.试论成本管理的演进及发展[j].经济与管理,2003(07). [4]冯金英.论企业成本管理[j].科技信息,2008(05). [5]张晓光.浅谈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改革与发展[j].今日科苑,2006(07). [6]强雪峰,高峰.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j].西部财会,2008(11). [7]王昆芳.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9(09). [8]梁明.浅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07(29). [9]李国彬.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浅析[j].交通财会,2009(12). [10]陆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浅析[j].水运工程,2003(08). [11]靳刚.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探析[j].金融经济,2009(24).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 本文从去年11月份确定研究题目后,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收集、整理。从3月到4月初完成。 (含文献综述)和前期正文的编写。计划到4月底完成初稿,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修改。争取5月中旬完稿,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 文献综述。 摘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化。 关键词:资本运营;并购。 1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1.2.2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937年,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 合同。 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 产权理论要求产权必须明确.必须能够白由流动.这将从如下方面对资本运营产生推动作用。首先,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动公司并购的社会化。其次,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进企业资本运营市场化进程。第三,产权的白由流动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有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表明: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谋求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与兼并,日本在不到xx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经济学分析,从而形成多种并购理论。 。 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此,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正确运用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而是在会计核算中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做出合理预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企业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因此,采用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采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真实考核经营者,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由此我们看到,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 (二)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三)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开始于1992年,在近十年的应用中,可以按其运用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2年至1997年。1992年发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同时,在行业会计制度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1、在1992年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了资产项目计提准备的范围,即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时,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灵活。 2、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有所放松。 3、对无形资产、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修订,由原制度中无形资产的`“不少于10年”、开办费的“不少于5年”,分别调整为“不超过10年”、“不超过5年”. 4、对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做出了规范,规定或有资产或有利得不予确认,一般也不予披露,或有负债不予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5、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收益和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负债,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 6、对于收入的确认,在确认标准上更加谨慎。如无论是《收入》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还是《建造合同》准则中关于跨期合同引起的收入确认,均将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三)2001.2001年1月财政部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三个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并同时修订了《投资》、《债务重组》等五项准则;2001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些新的准则和制度中,谨慎性原则体现为: 1、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期期末和年末除了计提原有的“四项准备”外,新的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还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准则中,改变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标准,并明确了暂停资本化的条件,避免固定资产价值虚计。 3、改变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规定“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改变了以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确定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同时,租赁过程中发生的或有租金一律计入当期损益。 4、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要求企业管理部门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谨慎的估计。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不确定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多,所以会计信息使用者也越来越关心与不确定事项相关信息的揭示,关心企业所提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此,谨慎性原则的正确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也不得设置秘密准备。文章以国际会计惯例为基础,首先从会计结构的角度,分四个方面论述了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其次,从资产的定义、收益的确认以及财务分析的角度详细论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广泛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更能使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最后,在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专业判断,防止滥用谨慎性原则。 主要内容: 1.引言。 2.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2.1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2.2谨慎性原则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2.2.1我国的会计结构中包含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2.2.2谨慎性原则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3.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3.1谨慎性原则在资产减值中的应用。 3.2谨慎性原则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金额确认中的运用。 3.3谨慎性原则在企业投资中的应用。 3.4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 3.5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4.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4.1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条款会计人员在核算方法的选择上具有主观随意性。 4.2谨慎性原则与税法政策不能协调一致。 4.3谨慎性原则与其它原则的冲突。 4.4公允价格难以取得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制约。 4.5谨慎性原则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横向不可比。 5.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措施。 5.1增强谨慎性原则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5.2缩小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的差异。 5.3完善市场信息报价系统。 5.4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约束。 5.5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其职业判断能力。 5.6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在约束机制。 5.7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机地结合起来。 6结论。 参考文献。 预期目标: 毕业论文预期将于2016年3月2日前完成初稿,并上交导师,作进一步修改润色;2016年4月12日前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完成毕业论文第二稿,交指导老师审阅;2016年4月26日前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完成毕业论文第三稿,交指导老师审阅。2016年5月10日前论文定稿并打印上交。预期字数达到学校所规定的字数。并按学校统一规格打印成文。 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论文题目。选题之后,利用课余时间寻找与论文题目相关的资料。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1.归纳法针对这一研究领域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文献着作,充分利用数据库,专题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2.分析法对国内外就该论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现状及最新进展、研究动态等进行比较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综合分析,对这一领域研究现状做到充分了解。 3.比较分类法对已有的学术成果做比较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勇于探索前人工作的不足,积极挖掘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创新,阐述新的观点和见解,以此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的理论价值。准备工作:已大量阅读了与本论文有关的国内外参考文献。主要措施:广泛查阅资料,理清思路,草拟开题报告和着手文献综述,作好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然后草拟论文提纲,着手撰写论文。 四、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sanders,t.h.,hatfield,h.r.,moore,v.,1938:astatementofaccountingprinciples. [2]wattsr.l……conservatisminaccountingparti:explanationsandimplications[j].accountinghorizons,2003,17,(3)。 [7]何光明.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交通财会,2009,07. [8]汤云为.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1,(5)。 [9]李娜.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财经论坛. [10]马文娟.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j].甘肃科技,2010年12月,第23期. [11]马义华.浅议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几点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年4月期刊. 五、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2015年10月10日前确定论文题目和提纲。 2015年10月12日上交论文选题。 2015年10月20日之前接受导师下达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015年10月25日前完成文献综述。 2015年10月29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填写。 2015年11月2日开题答辩。开题后正式着手撰写论文。 2016年3月29日前完成论文初稿。 2016年4月12日前完成论文二稿。 2016年4月26日前完成论文三稿。 2016年5月10日前论文定稿并打印上交。 2016年5月29日论文答辩。 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加味芍甘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专业名称:药物制剂。 1 说明。 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审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毕业实习开始后8周内完成,各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报药学院。 2 3 4 5 参考文献:。 附: 中药颗粒剂的概述。 中药颗粒剂是指中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与部分药材细粉混匀,制成的干颗粒状剂型。中药颗粒剂是一类常用的中药剂型,具有易溶解、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等特点。颗粒剂最初多含药材细粉,工艺凭经验而定。随着制剂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种新辅料和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效率和成品质量。 中药颗粒剂按溶解性能和状态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可溶性颗粒剂又可分为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1]。 一.中药颗粒的优点。 中药颗粒剂与以往剂型相比,有如下几项优点[2]。 1.方便:中药的配方颗粒剂用量小,使用方便,剂量小于传统的中药汤剂,方便携带。 2.易贮存保管:中药颗粒剂采用药用复合膜包装,不易受潮,使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得以保证,不易出现虫蛀发霉变色变味等由于保管不善所出现的问题,保证了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3.剂量准确,方便调配:中药颗粒剂在调配时,按方取药,无需称量和抓药,方便核对,能有效防止人为差错,且清洁卫生,并使药房人员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省时省力。 4.提高我国中药产业在国际上的声誉与竞争力:我国虽是中药发源地,自古以来,大量先贤为中医药技术的发展殚精竭虑,但由于历史和思想方面的制约,大多数都处于比较初级的加工水平,其原因主要是中药的疗效不稳定,中药颗粒剂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5.中药无糖颗粒剂:中药无糖颗粒剂在原有的优点上,还具有以下的优点[3]:(1)药物稳定性好;(2)减少了药物赋形剂用量,改善了中药制剂形象;(3)扩大了应用范围。 二.中药颗粒发展的不足[4]。 要了解中药颗粒剂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了解目前中药颗粒剂在制取中还存在的问题。 1.溶化性不符合规定:主要原因:(1)产生浑浊;(2)产生焦屑;(3)其他异物。 2.微生物限度不符合规定:微生物可能由以下3方面带入制剂中:浸膏、辅料、生产环境污染。 3.染色泽不均匀:色泽不均匀通常有2方面的因素(:1)有色差的原辅料混合不均匀;。 (2)用一步制粒技术的时候,喷雾的速度过快,抖袋的频率不当,物料沸腾的状态控制不当。 4.水分不符合规定:水分不符合规定通常发生于颗粒剂贮藏流通过程当中。(1)内包装材料的材质不符合要求;(2)内包小袋封合不严,使小袋漏气吸湿。 5.含量测定不合格:(1)原材料相关成分的含量不符合规定;(2)提取与制剂过程中有不合理之处,使得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破坏或被破坏损失。 三.研究现状[2]。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分为提取、浓缩、制粒、干燥、包装等工序。根据中药含有效成分的不同,其处理方法各有所异。但在大量生产中其过程一般采用煎煮法或水煎醇沉法提取,对提取液常采用常压蒸发或减压蒸发,获得浸膏,将适量的糖粉、糊精或药物细粉混合均匀,加入一定比例的浸膏制成软材,软材过筛制得湿颗粒,经干燥后整粒进行包装。 1.提取工艺。 提取工艺是制剂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不同的提取方。 法对不同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不同,所以应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处方中药物的化学性质及所制备的剂型的要求,选择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中药传统的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等。目前,煎煮法仍然是最常用的提取工艺。 2.纯化分离工艺。 中药提取液成分复杂,以前的提取、浓缩、制成制剂的工艺方法使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得不到有力保证如何纯化分离有效成分,保证制剂的质量稳定是中药制剂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水提醇沉法,此法操作简单,但乙醇用量大,耗费成本高,药物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有机酸等活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3.制粒工艺。 中药颗粒剂制粒技术主要分为: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快速搅拌制粒和流化床制粒。 3.1湿法制粒:近年来,药学工作者通过正交、均匀设计等优选试验[5-7],通过考察辅料种类、用量、混合辅料比及制粒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颗粒质量的影响以、以颗粒得率流动性脆碎度等为评价指标,筛选湿法制粒的技术参数,有效地提高了湿法制粒的质量[8]。 3.2干法制粒:干法制粒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制粒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湿法制粒避免了加入大量的糖和糊精等辅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辅料的用量。同时干式制粒法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短的有点,使其在颗粒剂制备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应用中,可减少物料浪费,降低成本,市一中环保式的制粒工艺,值得在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制粒工艺中推广应用[9]。 3.3快速搅拌制粒:快速搅拌制粒技术利用快速搅拌制粒机制得的,颗粒均匀、辅料用量少、制粒过程快。由于药物与辅料被共置于制粒机的密闭容器内,混合、制软材、切割制粒与滚圆一次完成,故制成的颗粒圆整均匀,流动性好,辅料用量少,制粒过程密闭、快速、污染小[10]。 3.4流化床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又称沸腾制粒、一步制粒。该技术为混合、制粒、干燥一步完成的新型制粒技术,可大大减少辅料用量,并且使浸膏在颗粒中的含量可达50%~70%,制出的颗粒大小均匀、外形远征、流动性好、可压性好、生产效率高,便于自动控制。同时由于制粒过程在密闭的制粒机内完成,生产过程不易被污染,使成品质量得到保障。 四.中药颗粒剂的展望。 中药颗粒剂作为汤剂的改进剂型,发展比较迅速,但由于中药制剂不同于基本以单一化合物为原料的西药制剂,其成分比较复杂。因此,在其生产制备过程中,应结合中药成分与其药理药效的研究,充分了解制剂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测,优化工艺。在保证颗粒剂有效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制剂水平就成为中药颗粒剂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兼顾随症调方和复方合煎两特点的汤剂发展方向,中药颗粒剂今后应当以成方颗粒剂为主,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为辅。同时,通过一些新型辅料、制剂设备、制备技术在颗粒剂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中药成分制备过程中的变化与其药理作用之间关系研究的深入,颗粒剂的质量必将得到有效提高,在保证有效的基础上出现一些新型颗粒剂,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用药需求。 五.参考文献: [1]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94,404。 [10]把挹,徐玲玲,年华.中药颗粒剂制粒技术综述.中国药师.2016,13(5)。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此,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正确运用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而是在会计核算中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做出合理预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企业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因此,采用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采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真实考核经营者,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由此我们看到,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 (二)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三)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开始于1992年,在近十年的应用中,可以按其运用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2年至1997年。1992年发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同时,在行业会计制度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1、在1992年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了资产项目计提准备的范围,即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时,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灵活。 2、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有所放松。 3、对无形资产、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修订,由原制度中无形资产的“不少于10年”、开办费的“不少于5年”,分别调整为“不超过10年”、“不超过5年”。 4、对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做出了规范,规定或有资产或有利得不予确认,一般也不予披露,或有负债不予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5、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收益和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负债,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 6、对于收入的确认,在确认标准上更加谨慎。如无论是《收入》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还是《建造合同》准则中关于跨期合同引起的收入确认,均将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三)2001年1月财政部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三个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并同时修订了《投资》、《债务重组》等五项准则;2001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些新的准则和制度中,谨慎性原则体现为: 1、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期期末和年末除了计提原有的“四项准备”外,新的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还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准则中,改变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标准,并明确了暂停资本化的条件,避免固定资产价值虚计。 3、改变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规定“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改变了以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确定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同时,租赁过程中发生的或有租金一律计入当期损益。 4、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要求企业管理部门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谨慎的估计。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不确定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多,所以会计信息使用者也越来越关心与不确定事项相关信息的揭示,关心企业所提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此,谨慎性原则的正确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也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文章以国际会计惯例为基础,首先从会计结构的角度,分四个方面论述了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其次,从资产的定义、收益的确认以及财务分析的角度详细论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广泛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更能使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zui后,在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专业判断,防止滥用谨慎性原则。 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 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论文题目。 选题之后,利用课余时间寻找与论文题目相关的资料。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1、归纳法 针对这一研究领域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文献著作,充分利用数据库,专题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2、分析法 对国内外就该论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现状及zui新进展、研究动态等进行比较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综合分析,对这一领域研究现状做到充分了解。 3、比较分类法 对已有的学术成果做比较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勇于探索前人工作的不足,积极挖掘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创新,阐述新的观点和见解,以此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新的理论价值。 准备工作: 已大量阅读了与本论文有关的国内外参考文献。 主要措施: 广泛查阅资料,理清思路,草拟开题报告和着手文献综述,作好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然后草拟论文提纲,着手撰写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为解决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论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印证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对企业起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富铁轨枕有限公司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上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英国教授罗宾-库珀(robingooperand)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对手动向的变化,从而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会计岗位--战略管理会计。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及其竞争情报的应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这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成本信息分析,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较,来设计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成本达到最低,其本质是一种对企业未来的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 国内: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能发挥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成本管理比较单一。成本管理的内容由产品成本逐渐向企业成本和战略成本管理发展,理论研究者和企业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办法。 拟采取的办法:实地调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分析、规范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办法。 难点:成本数据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术问题可能会导致相关数据偏离真实值。 解决:技术分析与逻辑分析,实地调查。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此,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正确运用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而是在会计核算中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做出合理预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比如金融**、债务人的死亡、企业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因此,采用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采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真实考核经营者,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由此我们看到,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 (二)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三)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开始于1992年,在近十年的应用中,可以按其运用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2年至。1992年发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同时,在行业会计制度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1、在1992年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了资产项目计提准备的范围,即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时,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灵活。 2、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有所放松。 3、对无形资产、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修订,由原制度中无形资产的“不少于”、开办费的“不少于5年”,分别调整为“不超过10年”、“不超过5年”. 4、对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做出了规范,规定或有资产或有利得不予确认,一般也不予披露,或有负债不予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5、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收益和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负债,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 6、对于收入的确认,在确认标准上更加谨慎。如无论是《收入》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还是《建造合同》准则中关于跨期合同引起的收入确认,均将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三)2001.1月财政部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三个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并同时修订了《投资》、《债务重组》等五项准则;20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些新的准则和制度中,谨慎性原则体现为: 1、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期期末和年末除了计提原有的“四项准备”外,新的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还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准则中,改变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标准,并明确了暂停资本化的条件,避免固定资产价值虚计。 3、改变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规定“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改变了以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确定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同时,租赁过程中发生的或有租金一律计入当期损益。 4、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要求企业管理部门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谨慎的估计。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不确定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多,所以会计信息使用者也越来越关心与不确定事项相关信息的揭示,关心企业所提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此,谨慎性原则的正确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也不得设置秘密准备。文章以国际会计惯例为基础,首先从会计结构的角度,分四个方面论述了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其次,从资产的定义、收益的确认以及财务分析的角度详细论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广泛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更能使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最后,在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专业判断,防止滥用谨慎性原则。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选题的意义: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的成本信息,它贯穿于产品供、产、销的各个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重要,成本会计可以立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为企业的发展更好地奠定基础。注重对成本会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企业成本会计应用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使小型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本身的竞争能力。 2、内研究状况: 我国对成本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成本会计才逐渐被关注。许多学者结合西方管理会计出现的新思维、新方法对中国的企业成本会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由于环境的变革而应采取的对策。在《企业成本会计的管理与应用》中,作者王昕、魏宁薇研究了企业成本会计的风险类型及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对策。岳鹏成在他的文章《企业成本会计的科学应用》指出了成本会计数额较大,隐含着较多的坏账将会影响企业整体的资产质量。帅革在《企业成本会计的应用现状及改善对策》一文中指出了企业成本会计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法。余绪婴、欧阳清等学者从总结我国成本会计发展历程的角度,探索新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的适应模式。传统的理念认为,成本会计主要目标是正确进行成本计量。因此,成本会计的范畴就是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核算与报告。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计量成本、分配费用、报告成本核算信息。早期的成本会计理论大都是这种观点,将成本会计看作制定和公布成本标准,计算和记录成本的实际发生额,将其与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并将与此有关的资料向经营管理者报告,以便采取措施降低成本。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成本会计即处于此状态。 3、国外研究状况: 日本和欧美从九十年代开始全面推广以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会计学权威罗伯卡普兰和罗宾,库拍为代表所建立的面向流程管“作业成本法管理”.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加企业价值的目的。而在20世纪初,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推行泰勒制度,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用于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标准成本法,使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计算进而扩展到成本控制和分析。西方国家对成本会计的研究经过了一个多世纪,不断对成本会计的管理及应用进行研究。戴维德·莱肯在他的《成本会计论》中,从企业成本角度出发,认为成本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运营,由于企业间的这种经济活动导致了他们相互竞争,并对企业成本会计的管理程序和质量做出定量相关性的分析。在近代的成本会计,主要是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的新职能。正因为成本会计扩大了管理职能,于是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 4、研究大纲: 一、引言。 三、小型企业成本会计应用的现状。 (一)对成本效益的内涵理解不正确。 (二)对成本会计的职责分工不明确。 (三)会计电算化应用系统没有完全形成。 1.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程度不高。 2.复合型人才缺乏。 3.办公软件的局限。 (四)新制造环境无法准确的计算产品成本。 (一)正确理解成本会计效益的构成。 1.降低成本。 2.增加企业的利润。 (二)明确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三)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 (五)树立长效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思想。 五、结束语。 5、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了解小型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获取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状况,并采用实地调查企业等方法来了解成本会计的现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方法进行论文写作,分析小型企业在成本会计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对策。不断完善初稿并最终定稿。 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分析法、比较法。 6、参考文献: [1]垢世强。浅析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j].商场现代化,(24)。 [2]朱斌。现代企业金融体系中成本会计的应用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 [3]邢启亮。新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 [4]邓斌,周超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与变革[j].特区经济,(9)。 [5]李文波。成本会计的变化趋势及对策[j].新乡学院学报,(3)。 [6]王希春。成本会计的研究现状[j].经济研究导-t0,(19)。 [7]赵平。成本会计的发展及策略论析[j].财会研究,2009(14)。 [8]裘卫红。浅谈成本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 [9]欧阳清,万寿义。成本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0]昊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研究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算化会计逐步的将代替传统手工会计,而手工会计的发展历史悠久,有着较为成熟的思路与规范,而电算化会计则有许多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搞清楚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势,差异,达到优势互补。 2、应用价值: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会计。 (一)传统会计的含义。 (二)当前传统会计的发展。 1、发展速度慢。 2、发展范围广。 3、发展潜力小。 (一)电算化快的的含义。 (二)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及影响。 三、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四、电算化会计与传统会计的优缺点对比。 主要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收集法、分析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实际操作法。 研究进度计划: 1001到20101105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010.11.06到2010.11.06开题报告答辩。 2010.11.06到2010.12.30完成初稿。 0101到201102完成修改初稿。 2011.02到2011.03完成初稿。 2011.。03到2011.04定稿。 2011.04到2011.05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 [1]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于庆华.审计学与审计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曹慧明.审计探索与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李秀乾.关于网络审计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三)现金流量假说(freecashflowhypothesis)。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源于代理问题。在公司并购活动中,自由现金流量酌减少可以缓解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现金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npv)为目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詹森(jensen,1986年)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股东,这将降低代理人的权力,同时再度进行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更新筹集将受到控制,由此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避免代理问题的产生。 (四)市场势力理论(marketpower)。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并购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长期潜在获利的能力。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不代表规模经济或协向效应的实现。只有通过水平或垂直式收购整合,使市场占有份额上升的同时又能实现规模经济或协同效应,这一假说才能成立;反之如果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建立在不经济的规模上,则收购可能会带来负效应。 (五)财富再分配理论。 财富再分配理论的核心观点为,由于公司兼并会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兼并利益从债权人手中转到股东身上,或者由一般员工于中转到般东及消费者身上,所以公司股东会赞成这种对其有利的兼并活动。 (六)市场垄断理论。 由于企业购并等资本运营本身的特点所在,就是在产权理论形成。 以后,关于购并对市场力量影响的讨论依然在进行。从经济有益的一面来看,购并带来的好处也许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此我们前面已作了很多的说明。从对社会经济不利的一面来看,购并活动有可能带来垄断。但是现在关于垄断也有人认为其有好的一面,或至少是不可避免的一面。因为垄断集中本身是竞争的产物。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竞争己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发展成为质量、技术、服务、产品类别等诸多方面立体的竞争,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之间也很难就垄断达成什么共谋。此外,大公司和大企业在现代科技中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也是购并等资本运营活动对现代经济发展贡献之一。 除了以上各种理论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购并中获利一方的收益来源是对企业中其他利益主体的剥夺。如股东为企业内部人,而债权人为企业外部人,在信息方面股东有优势,因此股东有可能通过企业购并来提高股票的价值,而降低债券的价值,由此来对债券持有人进行剥夺。这就是所谓的再分配理论。另外,按照并购的分类不同,早期的理论还包括横向兼并理论、纵向兼并理论、混合兼并理论等,此后再做阐述。 购并活动是导致企业规模扩大的经济行为。在实际的资本运营活动中,也存在着通过出售和分立等方式来减小企业规模的活动。在分析这方面的活动时,也形成了关于公司分立的理论。几从分析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来看,可以说都是我们在上面讲述企业购并理论时已经使用过,因此这里不打算对关于分立的理论进行论述。 基本上可以说,在产权进论形成以后,直到它在50年代—60年代兴起,它与同时代兴起的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结合在一起,对开阔人们的视野,提供新的分析工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由此资本运营理论也大量地涌现出来。但总体上看,现代的资本运营理论大都还是一种假设或假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理论体系。 1.3.3并购效应。 并购的效应包括:(1)佯量资产的优化组合效应;(2)资产与经营者的结合效应;(3)经营机制的转换效应;(4)劣质资产淘汰效应;(5)产品升级换代效应;(6)进入利润水平更高的行业。 1.3.4并购方式。 (1)横向购并,是指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而在同一类产品的产销部门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2)纵向购并,是指为了业务的前向或后问的扩展而在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相互衔接和密切联系的公司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3)混合购并,是指为了经营多元化和市场份额而发生的横向与纵问相结合的并购行为。 (1)规模型购并,通过扩大规模,减少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 (2)功能型购并,通过购并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 (3)组合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减少风险。 (4)产业型购并,通过购并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扩大整体利润。 (5)成就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企业家的成就欲。 (1)协商型,又称善意型,即通过协商并达成协议的手段取得并购意思的一致。 (2)强迫型,又可分为敌意型和恶意型,即一方通过非协商性的手段强行收购另一方。 (1)新设法人型,即并购双方都解散后成立一个新的法人。 (2)吸收型,即其中一个法人解散而为另一个法人所吸收。 (3)控股型,即并购双方都不解散,但一方为另一方所控股。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企业作为运用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单位,是资本生存、增值和获取收益的客观载体。企业对生产经营进行组织与管理,实质上是对资本进行运筹与规划,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根植于资本运作的基础之上,都必须借助于资本形式转换。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生产经营可以视为资本经营的实现形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资本运营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有着战略意义。 首先,资本运营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实质是要由行政机制配制资源转向市场配置资源,使资本机制得以生产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资本运营将推动想带企业制度的完善。 另外,资本运营思想的确立将推动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促进企业经营理论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资本运营为政府宏观调空提出了新的课题。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界一直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重视增量投资,忽视存量资本。重视内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忽视外部交易型战略的实施,这些误区已经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离不开资本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是经济活动得以持续运行的标志,资本就像一块巨大的礁石,将社会各种生产要素吸引到它的周围。资本流向何处,何处的经济运行就会活跃起来,资本聚集在何处,何处的经济就会不断地走向繁荣。 在强调资本运营的同时,我们并不否认产品经营的重要性。事实上,资本经营并不排斥生产经营。在生产领域内的资本运营,必须通过生产经营进行转换。只有通过生产经营的途径,资本经营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正是产品运营如此重要,有关生产经营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而对资本运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却很少,也正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才将资本运营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做一展望。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3]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4]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5]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6]卢梭.忏悔录[m].范希衡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7]卢梭.新爱洛漪丝[m].伊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卢梭.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m].袁树仁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9]卢梭.政治制度论[m].崇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0]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1]卢梭.政治经济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2]卢梭.致博蒙书[m].吴雅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3]卢梭.植物学通信[m].熊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4]卢梭.山中来信[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5]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模仿[m].吴克峰、胡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16]卢梭.文学与道德杂篇[m].吴雅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17]卢梭.卢梭自选书信集[m].刘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8]霍布森.狄德罗与卢梭:启蒙脉络[m].胡振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9]凯利.卢梭的榜样人生――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m].黄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1]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m].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22]列奥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m].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3]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4]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m].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5]列奥施特劳斯.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施特劳斯思想入门[m].郭振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6]列奥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m].李世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7]布鲁姆.巨人与侏儒(增订版)[m].张辉选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8]布鲁姆.美国精神的封闭[m].占旭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9]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0]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此,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正确运用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而是在会计核算中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做出合理预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比如金融**、债务人的死亡、企业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因此,采用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采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真实考核经营者,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由此我们看到,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 (二)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三)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开始于1992年,在近十年的应用中,可以按其运用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2年至。1992年发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同时,在行业会计制度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1、在1992年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了资产项目计提准备的范围,即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时,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灵活。 2、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有所放松。 3、对无形资产、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修订,由原制度中无形资产的“不少于”、开办费的“不少于5年”,分别调整为“不超过10年”、“不超过5年”. 4、对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做出了规范,规定或有资产或有利得不予确认,一般也不予披露,或有负债不予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5、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收益和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负债,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 6、对于收入的确认,在确认标准上更加谨慎。如无论是《收入》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还是《建造合同》准则中关于跨期合同引起的收入确认,均将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三)2001.1月财政部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三个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并同时修订了《投资》、《债务重组》等五项准则;20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些新的准则和制度中,谨慎性原则体现为: 1、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期期末和年末除了计提原有的“四项准备”外,新的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还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准则中,改变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标准,并明确了暂停资本化的条件,避免固定资产价值虚计。 3、改变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规定“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改变了以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确定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同时,租赁过程中发生的或有租金一律计入当期损益。 4、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要求企业管理部门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谨慎的估计。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目的: 视觉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争取目标顾客、扩大市场影响和突出品牌形象,因此,绝不能只满足于热热闹闹的促销宣传和心血来潮的煽情手段。同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一样,视觉营销也必须坚持既定的理念和一贯的策略,并且在设计上予以充分体现。 意义: 视觉营销并不是新的“武器”,而是一门被我们遗忘了的“武器”。作为一种直观的营销手段,它其实一直默默“呆”在每个终端的幕后台角,人们对它的作用了解甚少,如同一个被“雪藏”的歌手。近几年当我们重新审视和了解它的作用后,“视觉营销”就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而其更大的意义是:商家们已经开始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掘它的潜在威力,同时在终端中进行系统的运用。 课题的主要任务;研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主要任务: 1.论述服装视觉营销的含义和范畴。 2.针对一个服装店而言,在色彩、造型、声音这些相关的影响视觉注意力方面进行分析。 3.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4.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可能遇到的问题: 1.现有资料和信息不足; 2.对现在服装卖场中的视觉营销的应用与服装本身认识不足。 3.视觉营销的应用于卖场销售是否成功。 解决方法及措施: 积极到阅览室,图书馆等有价值的位置查阅;学习研究,向指导老师请教;从自己实习单位的情况为起点,然后再到各大中小型服装卖场中更好的了解服装视觉营销对服装服装卖场的影响状态,从实际出发,慢慢学习服装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作用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完善课题。 众所周知,人们所感受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传达到人们心智的。也就是说,视觉使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通道。现代营销知识告诉我们,视觉营销是作好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从服装卖场角度来阐述服装视觉营销的作用和影响。 正文: 1引言服装视觉营销概论。 1.1服装视觉营销的概念。 2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具体应用。 2.1服装店铺的整体色彩应用技巧。 2.2服装卖场的陈列设计。 2.3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3视觉营销的一些实例分析。 3.1zara店铺的空间设计与陈列形态。 3.2森马。 3.3jackjones。 4视觉营销迎来了春天。 4.1视觉陈列专家韩阳与《卖场陈列设计》。 5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6结束语。 7致谢。 前期的文献资料收集、调研、实习及设计条件准备情况。 搜集关于服装视觉营销和陈列设计等的相关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马赛。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毛春义。服装展示。湖北美术出版社,xx。 [3]杜异,傅祎。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xx。 [4]王春杰。世界展览新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xx。 [5]赖涛。服装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韩阳。卖场陈列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xx。 [7]许亮。展示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xx。 [8]陆华祥等。最新展馆展台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xx。 毕业设计主要工作的进度安排。 1-4周搜集,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毕业实习。 5-6周毕业作品服装效果图的设计、毕业作品结构图。 7-8周毕业作品服装制作。 9-10周服装效果图、结构图及文字说明。 15周论文的目录、缩写稿、中英文摘要、致谢。 16周服装动态展示设计。 17周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部内容。 毕业设计每周指导时间、地点安排及毕业设计纪律要求。 每周指导时间: 每周一、周四下午在逸夫楼四楼,不早退;不迟到。 一、导师对开题报告的评语: 指导教师**年**月**日。 成绩。 二、开题报告答辩评语及成绩: 答辩小组负责人**年**月**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目的:。 目前,租赁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经济活动,租赁会计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租赁具有多种功能,租赁行为覆盖面广,涉及金融、贸易、法律等多学科,而我国租赁业务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租赁会计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促进租赁业的迅速发展,本文力图通过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新颁布的租赁会计准则中涉及的有关租赁业务的一些会计问题,结合中国租赁业的发展,解决中国融资租赁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完善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有效措施,同时更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租赁会计行为。 研究意义:关于租赁会计的研究,从理论意义上讲,可以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界对具体会计准则的探讨,推动和促进《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完善和发展;从实践意义上讲,可以对《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从而使租赁会计准则更加具有操作性,更有效地指导会计人员的操作。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租赁会计概述。 1.1租赁的定义。 1.2租赁的特点。 1.3与租赁会计相关的概念。 2、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2.1租赁类型的确认与计量。 2.2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特点。 2.3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 3、租赁会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租赁会计现状。 3.2租赁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3.3我国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关于租赁会计整改的一些建议。 4.1租赁交易界定标准不统一的改进。 4.2租赁资产入账价值规定的改进。 4.3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处理的改进。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对于租赁会计问题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我国企业租赁业务的现状的分析;二是对租赁会计准则和实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三是对如何完善租赁业务寻找对策。 纵观大多数学者对租赁会计的研究,他们定义了租赁的概念,并对租赁种类进行严谨分类,各租赁研究专家及其他有关人员不断撰文对租赁实务的若干问题提出有用的建议,积极推动租赁会计的发展,并对会计准则的推广做出了卓著贡献。 上海理工大学的张萍萍在04期的商业经济中发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浅析》。 她认为:我国融资租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行业进入门槛较高,缺少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租赁管理专业人才,以及融资产品创新不足等。 我国政府应从建立健全融资租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发挥政府在融资租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全国租赁业协会,实现行业规范化管理;建立租赁业风险控制体系等方面入手,发展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同时租赁公司还要重视对租赁从业人员的培养。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王毅在第9期财会月刊中发表的《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特色研究》中,他指出,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对租赁的划分在定性和定量上都给出了较好的说明,租赁标准中把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采用的资产公允价值改为账面价值,我国在缺乏可靠的公允价值的情况下,用账面价值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体现了会计的本国化。 对于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强调了融资租赁收益的分配结果应使租赁的投资净额有一个固定的.投资回报率,这种方法就是实际利率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计算比较合理,分摊也较准确。 而租金逾期未能收回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我国规定:超过一个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的租金,应当停止确认融资收入,其已确认的融资收入,应予冲回,转作表外核算。 在实际收到租金时,将租金中所含融资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 我国承租人拖欠租金已成为制约租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影响了出租人的资产质量,为真实反映出租人的经营成果,根据谨慎性原则,应对此作出相应规定,这才体现了我国国情。 王世玉、申军学在中国证券期货的08期《租赁会计准则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对新会计准则应用中的几点不足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是关于新的准则对于融资租赁标准的界定,建议准则制定部门进一步细化划分标准,加强会计人员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分类时严格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简化未担保余值减值的会计处理,在发生减值时,不再重新计算内含利率,同时根据一致性的原则,可采用提取减值准备的方法。 同时加强对会计准则的学习和宣传,规范租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披露,也对加强租赁业的风险防范和培育租赁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外研究情况:。 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成立后的七八年时间中,fasb花费了它的将近一半的人力资源来研究租赁会计问题。 1976年,fasb出台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no.13——租赁会计,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然而,虽然fasb后来还制定了9个补充公告,6个解释公告,12个技术公告,以及大量的紧急事项处理意见,fasbno.13依然被公认为没有能够达到其所陈述的目标,因此依然需要对no.13进行重新考虑。 作为对sfasno.13重新考虑的成果,fasb和其他g4+l成员组织共同推出了租赁会计的两份特别报告。 这两份报告提出了租赁会计的新观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新观点不再区分资本租赁和经营租赁,而是要求承租人将所有租赁引起的权利和义务都确认为资产和负债。 两份报告推出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可以说代表了未来租赁会计的发展方向。 通过查阅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都花费了很多精力来研究和完善租赁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而在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现行的租赁会计准则仍然暴露了很多的局限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租赁业务也越来越复杂,租赁会计也在发展中不断变化。 本课题就租赁业务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做了深入研究。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分析我国企业租赁业务的现状。 2.研究租赁会计现行规定内容和实务上存在的问题。 3.完善租赁业务管理的措施。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 首先介绍租赁会计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其次诠释了新准则中承租人和出租人租赁的判断标准、会计确认、计量、披露,以及承租人和出租人租赁的会计处理,并就需要思考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新准则达到向上推动的作用;最后提出如何有效进行租赁会计业务管理和处理的相关对策。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借助图书馆、期刊资料室、中国知网等论文数据库和经济类网站及政府信息网等,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 2.比较分析法:通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对我国新租赁会计准则中涉及的有关租赁业务的一些会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完善企业租赁会计的措施。 3.实践观察法:利用实习机会,多实践、多观察、多思考,从实践中汲取智慧。 六、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1、第20周(1月7日-1月11日)选题;。 2、第1周(203月4日-3月8日)完成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 3、第2-10周(年3月9日-5月10日)完成论文一稿;。 4、第11周(2014年5月13日-5月17日)完成论文二稿;。 5、第13周(2014年5月27日-5月31日)完成论文三稿;。 6、第14周(2014年6月3日-6月7日)论文定稿;。 7、第15周(2014年6月10日-6月14日)准备论文答辩;。 8、第16周(2014年6月17日-6月21日)论文答辩和毕业鉴定。 七、参考文献。 [1]entofaccountingstandardaccounting,。 [3]曹伟.会计准则导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4。 [4]吕春艳,江霞.高级财务会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9。 [5]王淑敏.金融信托与租赁(第二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3。 [6]张士建,张彪.融资租赁承租人会计判断与政策选择[m].北京:财务与会计,(5)。 [7]常勋.高级财务会计(第三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2。 [8]罗素清.租赁会计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2。 [9]李鲁阳.融资租赁若干问题研究和借鉴.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1。 [10]王毅.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特色研究[n].武汉:财会月刊,(9)。 [11]韩绪军,余苗荣.关于租赁准则中几点不足的探讨,武汉: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1)。 [12]杨宗昌,乔旭东.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太原:会计之友,2000(11)。 [13]林斌.对租赁准则若干问题探讨.兰州:财会研究,(9)。 [14]会计准则编写组.新会计准则[m].北京:财政科学出版社,2006。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xx年3月27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xx年11月―xx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xx年2月―xx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xx年3月―xx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xx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