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白石先生之所以健康长寿,是因为他一生恪守自己规定的养生八戒。 2、在灾难降临时,她总是既不恐惧,也不怨恨,永远心平气和、心情舒畅。 3、另外,白石老人每天都睡得很早,从不贪晚,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而且讲究睡眠质量。 4、她这样有规律地生活、工作,带给她的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功,还给她带来了一个康乐晚年。 5、他还很喜欢拉二胡,特别在晚年,傍晚常一个人坐在房前树下,一边轻轻拉二胡,一边低声哼唱。 6、三戒太静。重视锻炼,是齐老健康长寿的经验。跑步、爬…、游泳、划船、日光浴、冷水浴,他样样享受。 7、他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他的画室里有一副哑铃,作画之余经常拎起来练几下,坚持锻炼身体,也借以锻炼腕力。 8、一直到晚年的时候,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自家的菜园地里,为葡萄、丝瓜、花生等除草、施肥,长年坚持不辍。 9、七戒空度。白石老人常说人生不学,若混一天,他一生勤奋劳作,每天绘画不止,乐在其中,逝世前一年仍作画600余幅。 10、另外,他定时睡眠,从不熬夜,晚间读书、写作,一般以二更鼓尽(相当于晚间10点左右)为限度。睡眠是消除疲劳的最好办法,经常熬夜,必然影响健康。 11、苏雪林,女,汉族,1896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农历二月十四生,安徽省太平县人,原名梅,笔名甚多。她住在台南市安南区北安路二段80号的私立美德护理之家。 12、诗坛巨匠臧克家老先生走过了九十多个春秋,历经人生沧桑,使他洞晓了人生的真谛。人到暮年的臧老先生依然鹤发童颜、笑声爽朗,他的健康长寿秘诀是什么呢? 13、一戒烟酒。人们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说的是许多文人都好饮酒。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吸烟很凶。可齐老先生终身禁烟忌酒,即使在宴会上,他也是以白开水代酒,滴酒不沾。 14、六戒狂喜。他的画享有盛名,经常获大奖或被选人国际画展,虽然如此,但他能够保持平静坦然、不动声色,毫无常人的狂喜之态。他一生轻看名利地位,喜欢过平淡、宁静的生活。 15、八戒悲愤。齐白石处世悠然,既不大喜过望,也不大悲大哀,始终保持平静、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所以,虽然他一生经历不少挫折、磨难,但总能泰然处之,不以个人得失而悲愤、恼怒。 16、他一生极为勤奋,同时又非常重视生活规律。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去跑步。写作的时候,写到一定时间就活动活动,有时候去散步,有时候去游泳。晚上也是定时休息,而不是疲劳作战、通宵达旦。 17、四戒懒惰。他一直坚持自己料理生活,比如洗碗、扫地等活,能做的他都亲自去做,绝不求助别人,五戒空思。他要求自己力戒空思,避免不切实际的思想,每天踏踏实实地工作,聚精会神地绘画。 18、陆游有诗写道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陆游写作时很专心,同时他也忙里偷闲,抽出时间与天真、活泼的儿童在一起蹦蹦跳跳、打闹戏耍,像孩子一样痛痛快快地游戏,开怀大笑,放松身心。 19、他走过科举成名之路,也任过多年的地方官,虽然多次遭到秦桧等投降派的攻击和排挤,但他一概置之不理,坚持自己的抗敌主张,至死不渝。他不但气节崇高,而且胸怀宽广,这也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 20、在其就学期间,不论读书还是写作,冰心都能取得好成绩。她牢记17岁离家时祖父的赠言:勤、慎。80岁时她在《三寄小读者》序中说:生命从八十开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符合儒家的积极养生观。 21、腿骨跌断后,她以年纪太大为由拒绝住院手术,儿孙只好请骨科医生到家里设置家庭病床,为她作牵引处理。这种连青壮年都难以忍受的治疗,她从不呻吟。经过近半年的治疗,她不仅站起来了,还能拄着拐杖或扶着凳子从卧房走到客厅。 22、齐白石先生是我国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大师、雕刻家,生于1863年,卒于1957年,享年94岁。他一生经历诸多坎坷,但年近百岁之时,仍然耳聪目明,身强体健,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挥毫不止,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珍品。那么,他的健康长寿有哪些经验呢? 23、((屈赋新探))是苏老的杰作,洋洋180万言,独树一帜,这是她数十年研究的成果。她做学问,有一种独得之秘,喜欢另辟蹊径,发现前人所未发现的问题,索隐钩沉,解决前人积疑已久的悬案,直到浑然忘我,欢喜雀跃,犹为赤子,故文学界称赞她为文坛名探。 24、老人饮食很随便,以吃饱为度。改革开放前,粮油、肉都有定量,谈不上吃什么好东西,青菜、米饭能吃饱就满足了。20世纪90年代,家里经济状况改善了,她年纪也大了,晚辈经常问她想吃什么,要弄点好的给她吃,她总是回答一句话:你们煮什么我吃什么,吃饱就行。 25、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足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陆游将洗足上床当做人生一大快事,并非言过其实,足体相依,穴脉相通。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可以促进体内血液、淋巴循环,也使全身感到一种轻松和愉快,还可以促进睡眠。 26、他的心始终为国家而跳,笔始终为人民而写,临终时他在病床上写下了((示儿》的绝笔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诗中我们见到诗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希望收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真不愧对爱国诗人的伟大称号。忘我爱国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 27、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他是个脑力劳动者,却热衷于体力劳动,他知道人不活动就不健康,同时认为其他活动都不如扫地方便易行。扫地虽然是一种轻微的日常劳动,但扫地时必弯腰屈臂,活动四肢,不失为一项老少成宜的健身劳动。 28、她生活有规律,早晨5点多起床,自己拎水瓶到门口去打开水,先吃豆奶粉,早餐时再吃稀饭,早上喝100克粥,中午125克软饭,晚上125克面条。一天荤一天素交替,饭后就散散步、讲讲话,中午睡1小时,然后又起床活动、散步,晚上7时后就睡觉,睡眠良好。她性格开朗,待人和气,从不为小事与别人争吵。此为长寿关键。 29、老人有着和谐的家庭。她虽没读过书,但明白事理,待人礼貌、和气,关心人,处世公道,能忍让,深得家族晚辈和村人的敬重。1975年,她成了本村年纪最大的老人后,大家更是敬重她。儿孙轮流着去看望她,逗她高兴,村里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都喜欢到她家坐坐,陪她闲谈。所以,她的晚年并不寂寞,她一直感到很幸福,心情舒畅。 30、二戒饱食。他每天早晨7点起床,做完简单的体操后,喝一碗白米粥;早餐后散散步,看看报;看过报纸后,10点左右喝一杯加奶的咖啡;然后绘画,12点吃顿清淡的午餐;下午3点,喝功夫茶,吃小点心;傍晚5点半,吃简单的晚餐;晚上10点,喝碗稀粥,然后上床睡觉。这样,早餐、早茶、午餐、午茶、晚餐、夜宵,他每天都吃6顿饭,但每顿都是半饱。 31、她还十分注意起居自律、生活有序,凡事皆讲计划性,不随意耗费精力,工作之余即使是很有吸引力的影视或文娱节目,她也会忍痛割爱,保其精锐,以便能全力集中在儿童健康事业方面。同时,她认为老人对影视节目应有选择,不要不管什么影视节目,天天看得很晚,那样对视力保健很不利。视力不好就会产生行动不便,使活动减少,对外界事物降低兴趣,从而形成心理衰老。 32、老入与世无争,知足常乐。她长期生活在农村,又是一个普通的农妇,使她得以免受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她既未参与过整人,也没被人整过,精神、心理上没受过创伤,也没有思想包袱。由于家里人口多、劳力少等原因,生活也不富裕,但她有个比较,总觉得新社会比旧社会好,今天比昨天好,相信明天会更好,满怀信心地过日子。她的一生与世无争、知足常乐,保持了身心健康。 33、早餐冲一袋麦片喝,吃两三块饼干;午餐、晚餐由孙子送去,基本上是农家的普通饭菜,连饭带菜吃大半碗;星期天、节假日,在城里工作的孙子回去看望她,带些茶楼的点心给她,她也只吃一点。农村老人习惯以太阳当时钟。她不下田劳动后天黑就去睡觉,天亮就起床。她从未发过福,也未出现过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肠胃疾病也极少,虽瘦但很精神,这可能得益于她良好的生活习惯。 34、臧老在饮食上从不挑食、贪食,各种菜类兼顾,适量吃些肉蛋。作为山东人的臧老,每顿不可离开大葱、大蒜、花生米这老三样。臧老认为:大葱大蒜不但好吃,还能防病,吃了不容易感冒。他从来不吃补品,烟、酒从不沽唇,对于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也不喜欢。他的饮食还有个特殊之处,就是每天晚上要喝一碗杂粮粥,大米、小米、红豆、黑米各一把,夏天加绿豆,冬天加红枣,美极了。 35、臧老以前是个视药物为救星的人,经长期实践,他体会到,药物只能医病,而不能强身。欲求身体健康,锻炼最为重要。他把过去的药物、营养、锻炼,改为锻炼、营养、药物,把锻炼放在了首位。他每天早晨约6点钟醒来,就到室外散步半小时,午饭、午休、晚饭后都各要散步半小时,而且是晴天、雨天雷打不动。臧老总说:我能活到现在这个年纪,每天坚持散步两小时,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6、毕焕,女,1897年农历十二月初四出生,广东花都市狮岭镇合成村紫石岗人。与前边几位长寿人不同的是她不是什么名人,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人,17岁时嫁入杨家,只生养了一个儿子。39—43岁曾到新加坡做工(橡胶园除草,锡矿山洗矿),其余时间均在家务农。她进入中老年后虽已眼蒙耳背、行动不便,但头脑清醒,记忆尚好,穿衣吃饭、大小便尚能自理。她之所以能够健康过百岁,有 1.知足常乐 37、苏祖斐自己没有生养过孩子,可她非常喜欢孩子。60多年来,天天为孩子们操劳,她早年建立湖南湘雅医学院儿科专业,建立上海儿童医院,建立儿童营养研究室,为儿童预防疾病写书。她说:我生活得很愉快。与疾病斗争了60多年,虽然很辛苦,但我在战胜病魔时则有‘潇洒走一回’之感,其乐趣是难以描述的。已近古稀的苏祖斐在文革浩劫中,一度被罚以扫地、拖地板的劳动改造,但她泰然处之,利用劳动有意识地来锻炼自己的形体。 38、苏祖斐说:我比较注重营养平衡。我的饭量不大,早晨喝一杯牛奶,吃点儿点心;午餐和晚餐虽然只吃半碗饭,但小菜讲究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我喜欢吃豆制品和蔬菜,不喜欢吃肉。在蔬菜中,绿色的、红色的、紫色的,都吃一些。她不吃零食,不吃人参(包括西洋参)、燕窝等高级补品。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注意少食,也是苏老的饮食特点。她认为:吃得少,体内残留的食物毒素就少,胃、肠、肾、肝、心的负担就少,这对健康长寿非常有利。 39、臧老晚年以和孩子们在一起为乐趣。他喜欢与小外孙在一起,不厌其烦地回答小外孙提出的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孩子们成为他的感情寄托,成为他与疾病斗争、保持良好情绪的精神支柱。他在散文((我和孩子》中写道:我喜欢这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也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个。正因为如此,臧老才能享如此高寿。臧老从不去想自己来日无多。一颗心跳动了90余年,仍是一颗童心。赤诚的童心、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笔耕,是他健康长寿、精神不老、诗文常青的秘诀。 40、老人还有闲不住的性格。她娘家很穷,她很小就上山割草,下田劳动,嫁到杨家后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她跟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一样,天天起早摸黑地干活,农忙时节,她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晚上八九点钟才收工。1970年以后,家人不让她下田劳动了,她就主动种自留地,做家务,带曾孙,总是闲不住。直到1997年10月13日不慎摔断了右腿股骨,才真正不干活了。可能是一生的劳碌造就了她良好的体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她极少生病,没住过院,有个伤风感冒稍一用药就好了。 41、苏雪林年轻时,毕业于安徽省立女子师范,后赴法国留学,先进里昂大学分部艺术学院,后入法学院。回国后,遵父命,与学工程的张宝龄结婚。先后执教于苏州东吴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安徽大学。1931年,转任武汉大学教授,一直到1950年再度赴法。1952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6年受聘于成功大学,为中文系系主任,1973年在成功大学退休,一直住在成功大学的东宁宿舍。 苏老在新旧文学方面的造诣都很深,是一位有性格、有自我,而且绝对自信、要求完美的人。无论对人对事,她都要辨明是非曲直,用词直接、锐利。 42、笑迎中老年,人生六十才开始人生60才开始!大多数60岁左右的老人,都有充裕的时间、广阔的空间、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他们也不用再为衣食、为子女、为名利而操劳奔波,这个时候才可以真正地欣赏人生、享受人生、品味人生……伴随无声岁月,优雅地老去◎中老年期到来,衰老不可避免衰老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它受遗传、生活环境、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个性品质、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功能均降低,无论在结构或功能方面,都可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衰老改变。 43、有的老作家一过八旬就宣布停笔,可臧老不这样。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也不放下手中的笔。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作斗争的一种手段。勤于动脑动笔也是臧老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臧老在诗作中写道:胜景贪看随日好,余年不计去时多。年景虽云幕,韦光犹灿然。日沐朝晖意蓊笼,休凭白发便呼翁。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从大诗人这字字句句中我们能感到这位诗坛高龄大师的不畏老、乐观豁达、健康的人格,感到他对攀登生命高峰充满信心。满目春光人未老,臧老是那样坦诚、那样热情,年虽耄耋,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的确令人敬慕。 44、南宋大诗人陆游,给后人留下诗文万余首。他同时又是一位长寿老人,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活到85岁高龄才仙逝,是历代文豪诗圣中的寿星。其实,他在40岁时,身体已经衰弱,药物不能离身,但77岁时他描述自己的身体是八十老翁顽如铁,三更风雨采云归,80岁时摇齿徐自定,发脱却重生。从体弱多病到健康长寿,原因是什么?他自己总结的养生经验是:夏天开门得风,冬天修房避寒,吃饭不可太饱,饮酒不要过量,睡觉应有节制,读书不必终卷,穿衣需看天气,走路疲倦则止,有地种些花木,有病不乱吃药等。他一生中写过许多论养生的诗文,我们通过研究这些诗文,可以探寻其长寿的秘诀。 45、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人活百岁已不稀奇,人类的长寿时代已经来临。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学习的无价之宝,希望广大中老年朋友认真学习这些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也像这些老人一样健康长寿、长命百岁…一苏祖斐的营养平衡健康秘诀苏祖斐(1898~199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1948年赴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儿科进修,回国后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儿童医院、第一所儿童营养研究室,获得过上海市和全国三八红旗手以及樟树奖(以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名义,奖给献身儿童事业的杰出人物)等。苏祖斐之所以能活百岁,主要受益于她自己总结的养生经验。 46、其实,人体衰老在一个人的青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并且各组织器官开始衰老的时间不一致。据国外抗衰老医学家研究发现,肌体各器官的衰老过程有先有后,有早有迟,而且差距很大。研究结果是:20岁开始老化的有肌肉、动脉系统、心脏、喉头、胸腺和大肠;30岁开始老化的有食管、气管、胃、咀嚼肌、肾脏、输尿管、膀胱、指甲;40岁开始衰老的有软骨、骨、静脉、硬膜、毛发、耳鼓膜;50岁开始老化的有肌腱、牙齿、红细胞、皮肤;60岁开始老化的有神经、角膜、巩膜等。20岁左右,听力最灵敏,30岁开始减退。35岁左右肺活量开始下降,至80岁时下降25%。从30岁起,人的身高开始缩短,到90岁时,男性平均缩短25%,女性缩短5%。30~90岁,身体表面积可减少5%左右。60岁 因此,就养生学观点来说,老了还是得服老,凡事必须量力而行。中老年人制定目标要切合中老年期的实际情况,首先是要运用科学的健身方法,争取延长生活自理的时间,推迟和缩短别人照料和护理的时间,这样才能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有了健康,才可言及其他,否则不管其他目标如何诱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支持,均只是一句空话。 47、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叫做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意思是高龄老人外出易发生意外。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各脏器的功能都在慢慢地发生退行性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疾病的发生。就心血管而言,中老年人的冠状动脉因弹力纤维减少,血管变脆变窄,加上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膜粗糙,以及血脂增高所致的血液黏稠度改变等,都容易使老人发生急性心梗。高龄老人的脑血管也有类似改变。据检测,高龄老人的脑血流量比青年人减少17%。高龄老人心脑血管的这些变化,是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梗、心衰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病基础。高龄老人在心情平静、生活规律的情况下,心脑血管一般较少发病。如果外出旅游或做客,生活规律突变,.或过度劳累、兴奋,容易引起上述疾病急性发作。为了保证安全,高龄老人尽量不要外出探亲访友,特别是现在兴起的中老年人外地旅游热,在高龄老人中不宜提倡。高龄老人如必须外出,要注意 冰心是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等职。冰心的作品除 3.勤奋上进,精神充实一位哲人曾说过:积极的人生使人充满希望,而颓废的人生却使人夭折。冰心一生勤奋,笔耕不息,出版了三十多本著作。 微信公众号搜索 说说网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